有吉佐和子的《恍惚的人》与翟恩猛的《疯祭》

时间:2024-12-26 15:20:42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要:有吉佐和子的《恍惚的人》和翟恩猛的《疯祭》,这两部作品都以老人为题材,描述了患有老年智呆症的老人的晚年生活,展示了家庭成员对于照顾老人所抱的不同的态度。这两部作品在创作背景、故事构成、人物塑造等方面有一定的共同性,但是两部作品却反映了不同的主题,折射出了不同的文化观念。

关键词:恍惚的人;疯祭;老人;文化

比较文学研究是文学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大致分为“比较”和“对比”两种。比较研究主要分为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重视实证研究的法国学派以存在影响关系的作家和作品为研究对象,其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梳理它们之间的关系,而美国学派则把研究对象集中那些即使不存在确切的影响关系,但经过两者的对比研究,能够发现它们之间共同点的文学作品上①。本论文将以美国学派的对比研究这一视角来对比这两部作品。

《恍惚的人》与《疯祭》的创作背景及故事构成

《恍惚的人》和《疯祭》虽说是在不同国家、由不同的作者在不同的时间创作的作品,但是这两部作品的创作背景却有着惊人的相似。《疯祭》出版于2005年,据2004年我国的人口普查,当时人口众多的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的比例已经占到了全国总人⚥口的10.97%②。另一方面,1970年(昭和45年),日本的高龄人口数量为739万人,高龄人口的比例为7.1%③。根据联合国的规定,当时两国已经®过渡到了人口老龄化的社会。并且,当时两国都处于高度经济增长期,都以追求经济增长为目标,却忽略了人口的老龄化。

高龄老人的护理问题已经成为老龄化社会中共通的、不可避免的问题。这两部小说都以这个问题为中心,围绕家庭成员的关系变化展开。

主人公昭子在一家律师事务所上班,其丈夫立花信利也是个靠工资过活的人。儿子阿敏还在读高校二年级。在院庭的另一所房子里住着公公茂造和婆婆。某个周六,下着小雪,昭子的婆婆突然离世,不知是婆婆之死的刺激,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其84岁的公公突然患上了老年痴呆症。在夫妇共同工作的家庭里,照顾公公茂造的事情就自然地落在了昭子身上。平时既要上班又要忙家务,再加上照顾茂造,同时还要照顾即将要高考的儿子阿敏,昭子每天都累得半死,《恍惚的人》主要描写主人公昭子如何护理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人,刻画了昭子伟大的女性形象,同时又涉及到怎样对待老人、妇女参加工作、日本的家庭制度、老人自身怎样对待自己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而小说《疯祭》主要讲述了谢母一家四世同堂的普通生活,母亲梨花一生命途多舛,对儿女呵护无微不至。在经历了种种苦难之后,把几个儿女拉扯长大,与自己的儿子儿媳谢天书、林香雨一起生活在城里。然而在她80岁生日那天,她突然疯了,谁也没有注意到老人的异样。在得知老人的病情之后,谢家的生活乱套了。为了照顾患有老年痴呆症的母亲,谢天书和林香雨只好轮流请假,同时他们还要照顾就要中考的女儿。小说描述了谢天书夫妇对老人无微不至的照顾,同时也通过多出细节描写表现出老人对子女的爱。小说中也描写到的家庭成员当中的琐事,日常生活、成员之间微妙的心理、存在的不同程度的矛盾等等。

两部作品都以老年痴呆症为题材,描写了在痴呆老人的照顾问题上,家庭成员所做出的努力,也都重点描写了随着痴呆老人病情的变化,家庭成员之间微妙的关系变化。两作品都通过细节描写强调了虽然老人已经痴疯,可是他们仍然有自己特殊的情感表达方式,他们仍能感受到世间的美好。

中日两国文化观念的差异

在以男性为中心的日本的家庭制度中,女性的地位是低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的女性也渐渐从家庭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不再只以家庭为中心,她们也开始出入于职场,可是她们的地位在本质上却没有改变。作者有吉佐和子笔下的主人公昭子就是这样的一个普通的女性。既要工作又要照顾家庭这样日子已经让昭子忙得不可开交,而她还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照顾一个痴呆老人。在这样的一个三口之家,除了儿子有时帮忙,几乎没有其他人可以分担,自己的丈夫从内心深处就认为这些是作为妻子的义务,而在妻子每天累到半夜还要照顾老人时,他也只是说了一句对不起,并没有想要帮忙。小说批判了日本传统的家庭制度,而主人公昭子也没有想要挣脱这种束缚,而是把它作为自己的应尽的义务,尽心的照顾痴呆老人。日本的家庭观念意识薄弱,这种形式下的照顾只是道义上的尽孝心。最终在老人茂造去世之后,除了昭子,竟然没有人为他的死伤心流泪,包括他的儿子、女儿,可能对他们来说这对双方都是一种解脱。

而《疯祭》却不同,它以中国的传统大家庭为舞台,从封建时代开始,一直到建国后,虽说中国一直强调男女平等,女性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还存在有男尊女卑的观∞念。然而,这两部作品所描绘的景象却是不同。照顾老人不是儿媳林香雨一个人的事情,丈夫谢天书也一直分ป担,再到后来当老人的其他儿女知道老人痴呆的事实后,更是改变了以往相互猜疑、不信任的态度,家庭更加和谐,更加有凝聚力。几个儿女开始轮流照顾老人,每个人都尽心尽力,虽然他们的生活环境,所从事的工作不同,但他们都有一颗诚挚感人的孝心。孝道是中国的传统文化道德观念,母亲是整个家庭的核心,他们发自内心的无微不至的照顾,化解了他们之间的矛盾、纷争,整个家庭和谐相处、关系融洽。梨花也在照完全家福之后,幸福地去世。

《恍惚的人》着重个人描写,围绕老人看护问题,主要刻画了个人的形象、态度,而小说《疯祭》,比起个人形象的刻画,更多想表达的是整个家庭的和谐、凝聚力。两部作品一个“散”,一个“聚”,反应了不同文化观念。但是两作品都直面痴呆老人的照顾问题,在作品中都描绘了对当时社会,老人福利设施、医疗设施等的不健全。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高龄老人的看护照顾已经成为了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家庭、国家都在老人福利设施的健全上做出了很大的努力,直到现在两部作品也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作者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

参考文献:

[1]有吉佐和子.恍惚の人「M」.新潮社.昭和47年

[2]翟恩猛.疯祭「M」.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年

[3]金仁京.『恍惚の人』についての视.「と深化」の次世代女性リ`ダ`の育成 : 「魅力ある大学院教育」イニシアティブ(人社系)プログラム.海外研修事I.2006-09-01.P143 -146

[5]魏华.透视《恍惚的人》所折射的日本文化观念[J].现代企业教育.2006-07-15

[6]陆晓鸣.从电影《恍惚的人》看日本老龄化社会[J].电影文学.2010-05-05

[7]孙ฬ家泽.苦难遭遇对幸福现实的反弹―试论长篇小说《疯祭》的现实意义[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3

注解:

①渡边洋著,张青编译.比较文学研究导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P15

②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2006年

③国菡{蟾.t帐〗y局.昭和45年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