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教学法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探讨
一、关键词的内涵
所谓历史关键词,是从历史教材中提炼的教学内容,包括概念、事件、线索等,将历史知识简单概括为一个焦点。该焦点聚集了知识与思维,同时也发散着知识与思维。高中历史课程是高中重要的课程之一,在新课改的形势下,使用符合新课改发展趋势的关键词教学方法,有力地消除了历史教材内容复杂冗长的局限,使得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对知识进行拓展与延伸,学生学习更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
二、运用教学法的必要性
首先,这是新课改发ค展趋势下的必然要求。新课改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结合为目标,课程结构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改变繁杂、难偏、过时的教学内容,注重学生的自主性,把要学生学的理念转变成学生要学。比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美国、英国、中国成立的反法西斯联盟,联合打败了德国、日本的过程是漫长的,抓住联合的关键词,学生自主探究哪些国家进行了联盟、联盟的原因以及联盟的性质与结果,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路线明了化,学生就容易记住二战的相关历史知识,ฏ把握历史线索。
其次,运用关键词法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行之有效的办法。教师通过概括历史文章的关键词语,让学生自主寻找一件历史事件的起因、经过与结果,激发了学生积☣极思考、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从而不断深化学生的知识记忆,扩展学习思维。例如春秋时期的五霸,概括其关键词是五霸,从齐恒公称霸始,对时间、事件、称霸原因等事件进一步了解,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找到答案,明确文章的主要内容,思路清晰,从而提出更深刻的问题,教师再进行拓展引导,这样一来,教学活动变得切实有效。
三、关键词教学法的应用
(一)给予学生关键词提示,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对课文内容有初步了解
在进行新课教学之前,以问题的形式将学生需掌握的知识呈现出来,并以此为基础概括历史关键词,引导学生预习,对课文主干知识有所了解。例如人➳教版中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课,提炼的关键词是政治制度,引导学生找出古代中国的两大政治制度,即分封制与宗法制,进一步明确重点,再提炼关键词分封制与宗法制;接着提出简单的问题,如两大政治制度的概念、关系、特点等,使学生由关键词的引导去展开问题的探究,初步了解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性。
(二)通过学生自主预习
对课文知识有了进一步了解,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对问题再进一步讲解,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记忆,纠正学生的理解偏差与补充缺漏之处,并突出重点讲解课文的重点与难点。例如人教版《英国代议制度的确立与完善》这一历史课文,学生在确立关键词为光荣革命、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的基础上,对这些概念进一步学习了解,但部分学生容易发生理解偏差,误以为《权利法案》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标志,或是把君主制与君主立宪制的内容混淆,因此,这就需要教师进一步强化历史知识,将重点难点分析概括,全面教授主干内容,使学生在关键词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历史的重要知识点。
(三)根据关键词拓展新知识
教师根据关键词完成一课的教学内容之余,应对关键词进行分析总结,并进一步拓展与延伸新的知识点,通过练习训练法巩固旧知识并授予新知识,有助于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同时去接受新的历史社会问题。例如在完成分封制ฆ与宗法制这一教学目标后,引出井田制的历史知识,将其与分封制、宗法制的相关联系与区别进行总结比较,使学生对关键词的内涵、外延、意义更深入掌握,从而突破历史知识的重点与难点。
四、总结语
综上所述,关键词教学法能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更好地教授历史知识,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记忆,总体上把握整体教学内容、思路与易混淆的问题,并在教师引导下,进一步掌握相关延伸的知识点。因此,关键词教学策略值得在历史课程教学中大力推广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