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研究

时间:2024-12-26 15:57:35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 要】此论文针对当前我国社会管理的现状,从存在的具体问题入手,在政治学理论的领域逐步展开,探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具体思路与对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的迅速发展,体制转轨与社会转型全面推进,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社会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各种社会矛盾与社会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势在必行。

【关键词】社会管理;问题;创新

一、新时期我国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管理主体权责不清

我国在社会管理方面的主体权责不清,、“强政府、弱社会”的问题依然存在,没有清晰的界定政府职能的范围,导致政府缺位、越位、失位等现象时有发生,社会参与管理的程度也相对偏低。城乡基层党组织社会管理能力有提高,群众组织、社区组织等社会组织建设滞后,企事业单位社会管理责任不清,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渠道不畅,作用发挥不够。

(二)社会管理范围存在盲区

在长期“强政府,弱社会”的格局下,社会的参与度和自治能力有限,政府的触角还有很多接触不到的地方,如城市商务楼宇、集体宿舍、城乡家庭出租屋及城乡结合部还存在社会管理的盲区。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没有完全覆盖到社会各个阶层、各个角落,保障制度和社会管理的缺失,使处于管理边缘人群的各项权益到不到充分的保障,很容易论落成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同时也往往成为治安刑事等案件的高发人群,严重影响社会的安全稳定。

(三)社会管理能力有待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在长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下,我国政府致力于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而忽视了社会管理的完善。社会管理的问题被长期积压,经济建设和社会管理"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现象已经影响到了经济的持续稳i发展,以及社会秩序的安定有序。GDP的增长成为了几乎衡量各级政府执政能力的唯一标准,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相对落后,方式较为单一,没有突出社会管理的人性化和服务性。广大干部在领导经济建设方面得心应手,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领导能力,但是涉及到社会管理方面,面对日益凸显的社会矛盾和日益繁重的社会事务,一些领导干部各项能力还不适应。

(四)社会管理手段单一

目前我国社会管理的还不够科学化、人性化,社会管理的手段单一。有的仍然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管、控、压、罚,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亟待提高,社会政策不完善,道德教育跟不上,党的政治优势特别是群众路线、群众工作在社会管理中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尤其是服务职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管理的效果往往不能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满意。

二、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思路

(一)社会管理的主体由一元向多元转变

改革开放的过程是党委、政府、企业、社会彼此分离和分开的过程。政治组织、政权组织、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实现了结构分化、组织形式多样化和功能的分化、专门化。民众从计划经济时期的群众向市场经济时期的公民转变,权利意识日益高涨。一个相对独立与政府和市场的公民社会正在悄然出现。社会管理应该从国家这个唯一主体的单独管理走向政治组织、政权组织、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社区组织和公民个人等多元主体的合作管理。

(二)社会管理的载体由单位向社区转变

在传统的社会管理体制中,单位体制曾是国家对个人进行社会控制并提供社会福利服务的主要载体,单位构成社会管理的基本细胞。改革开放以来,单位的社会控制和福利服务功能日益弱化,逐步变成单纯的工作场所,个人逐步从“单位人”变为“社会人”,人们所居住和生活的社区的重要性日益增强。社会管理的中心需要适应这一新的形势从单位转到社区,强化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是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努力方向。

(三)社会管理的方式由人治向法治转变

计划经济有效运转依赖于对领导者和计划者个人意志的强力贯彻和群众无条件的服从,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转则依赖于私人财产的保护和契约的实施,只有法治才能为众多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交易行为提供稳定的预期并消除不确定性。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有机体的良性运行离不开政府的依法管理和社会的自治自律。依靠领导人的讲话批示、政策文件来进行社会管理,会因为缺乏约束的公共权力的自我膨胀和滥用而侵犯公民自由和权利。因此,必须逐步走向宪政法治,依法保障公民权利约束公共权力,是有效的社会管理的客观需要。

(四)社会管理的手段从行政为主向社会治理转变

随着社会管理主体的多元化以及人民权利意识和利益意识的日益觉醒,没☣有知情权和发言权就不服从、不合作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管理如继续采取封闭的和专断的决策方式,采取单向的命令――服从的管理方式,已经失去其正当性,社会的对抗、冲突和群体性事件在很大程度上肇因于继续沿用传统统治的方式进行社会管理。从行政手段走向治理和善治,实行开放决策、透明决策、协商决策、参与式决策,实现优质服务、问责与回应换取公民的自愿服从和主动合作,已经成为有效的社会治理的必山之路。

(五)社会管理的理念由管理向服务转变

计划经济靠以强制、限制和控制为特征的政府管制来完成计划任务和维护社会秩序,其结果是限制了个人的能动性、组织的自主性和社会的创造力。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要靠个人的、组织的自主和社会的创造活力来维系。如果继续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管制取向的方式来从事社会管理,限制个体自由、控制组织发展、强求思想和行动的一致,势必窒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活力。社会管理需要回归服从和服务于促进全体社会成员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一根本目的。管制不是目的,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服务才是目的。应当以此标准来衡量政府管制的方式手段和规章制度的适宜性,凡是背离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的方式手段和规章制度都应当加以摒弃。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社会过程中实现社会和谐促进社会发展,应当成为社会管理方式变革的方向。

(六)社会管ღ理的状态由静态到动态转变 ♚

在社会缺乏结构分化和利益分化情况下的社会稳定是一种静态的社会稳定,这种社会稳定是靠国家对社会的强力控制实现的。静态的社会管理意味着社会发展陷入停滞状态。改革开放后,我国出现了社会利益的分化和多样化、社会结构的分化和多样化以及组织形式的多样化,社会的创造活力得以迸发出来。在这种高度分化和多样化的社会中,依靠强力控制来维持静态的社会稳定巳经难以为继。多样化的社会需要有一种动态的社会稳定机制,这就是在鼓励各种利益和要求在体制内充分表达情况下,由执政党对社会政策法规进行动态调整来平衡各种利益关系,化解各种矛盾冲突。同时依靠社会自治自律所形成的自发性秩序的重要性将日益凸显出来,强制性秩序将更多作为自发性秩序的补充而出现。

诚然,创新之路需要"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改革的过程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碍和压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进程不可能是一路平坦、一帆风顺的。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