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专业经济法课教学的思考

时间:2024-11-10 17:32:16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要】经济管理专业中经济法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经济法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直接对经济管理专业人员的素质产生影响,进而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影响。

一、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配套教材陈旧。通常来讲,高校所选择的教材都是经过专家权威论证与推荐的,经过科学论证以及实践检验,结构层次更规范统一,体系更完善。可这些教材使用到经济法教学当中就显得较为陈旧,毕竟ง法律在实践中是不断完善与发展的,大部分法律条文都是按照实际案例进行变化的,教材上的规定已经陈旧,不能满足现实的需求。此外,教师在教学当中过分依赖教材导致教学模式十分僵化,影响了学生形成发散思维,不利于学生综合实际情况完成经济法的学习。2.教学手段缺乏新意。随着高校教学设施的不断更新,传统将黑板板书为主的教学手段逐步被多媒体幻灯片的教学手段所取代。可是大部分教师将原先黑板上的内容通过字幕的形式简单的搬到幻灯片上,内容未进行改变,只是不是教师手写出来的。这些幻灯片缺乏有关的技术支持,只是文字堆砌,教学手段缺乏新意,未充分发挥出多媒体教学应该有的生动形象性。并且在教学当中,只是根据幻灯片内容进行教学,导致学生不能获得良好的知识与充分的信息量,更不能真正的发挥出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效果。多媒体教学本身是一种多元化的教学媒介,可是从当前的教学现状来看,显然未能充分发挥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的真正价值。3.考核环节未引起重视。在经济管理类经济法教学当中,学校的考核环节直接对教学效果的好坏产生了影响。部分高校将经济法设置为考试课程,学生为了可以顺利毕业,非常重视这门课程,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相反,部分高校将经济法定为考查课或者是选修课,考核环节设置过于简单,教师未良好的引导学生,通常学生在课程结束后,不能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经济法属于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课程。可是受到教学时间、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资源等条件的约束,经济法教学始终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即使有实践性教学也只是局限在课堂案例教学当中。案例教学过程中,更加重视教师的分析,学生由于缺乏有关基础知识无法参与到互动当中,从而造成实践性教学课堂案例教学成为教师的一言堂,不能获得良性互动的效果,教学效果大大降低。实践教学方式单一,多种实践教学方法未被广泛应用成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经济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二、高校经济管理专业经济法课教学对策

1.慎重选择教材。第一,高校经济管理专业所挑选的经济法教材,一定要与法律专业所利用的经济法教材有所区别。从专业的性质来说,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将来大部分会从事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机关部队的工作,这些部门或多或少的会参与部分经济活动。所以,针对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来说,具备部分经济生活当中的相关的法律知识就显得尤为关键,所以一定要结合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重点设置实践性、实用性兼具的经济法知识,当做是专业经济法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从而确保学生所学到的法律知识可以充分满足职业岗位的需要。显然,在教材选择中,要严控教材理论体系结构与理论内容,优先对理论与经济实事相结合的教材进行考虑,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角度选择更适当的教材。第二,高校经济管理专业经济法教材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到这个专业其他课程的内容,综合这些课程内容来选择最适当的教材。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灵活应用,不能固守教材内容,要结合经济管理专业其他课程内容的情况合理的调整所选择的经济法教材,从而确保完整的经济管理专业知识体系,让学生学起来更容易,更能够利用课程内容来掌握法律知识。在教学中,有重点、难点、有方式的授课,将人才培养目标作为导向,综合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特点,从学生学习情况出发,针对性的展开教学,进而提高教学质量。2.发挥出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功能。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让授课方式变得更加便捷高效,节约了教师上课板书的时间,还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信息量的展示平台。虽然多媒体比较好,但是若不对其作用进行充分挖掘,就单纯是一个展示幕布,因此在经济法课程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发挥出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功能。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利用多媒体综合知识、图片与视频等教学资料展开教学,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教学当中抽象的重难点内容,让课堂教学变得生动形象,充满趣味性,进而活跃学生的思维,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值得特别关注的是,多媒体教学手段是教学的辅助工具,并不是教学的唯一媒介。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让教学内容变得更形象生动,可是多媒体的应用不能替代教师的讲授。因此,在充分发挥出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同时,要培养教师的讲课与多媒体演示同步进行的能力,防止出现教师讲完,多媒体还未进行展示,或者是多媒体展示完,教师还未讲到,要保证获得相得益彰的效果。3.创新教学模式(1)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属于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法学的多个学科的教学活动当中获得广泛应用。具体是指学生在掌握有关理论的前提上,针对性的选择典型案例,通过分析案例来介绍课程内容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选择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具有标志性、典型性的案例,提出问题,促使学生展开主动积极的讨论,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利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把教师单向的灌输知识转变为师生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学生积极发言,全班展开讨论,总结观点,让学生从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识,真正挖掘出学生讨论的亮点,补充完善学生的意见观点。案例教学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大有帮助。(2)情境式教学法。情境式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当中,教师要按照实际的教学内容,有意的创设具体的特殊场景,让学生保持模拟的身份处在高度仿真的环境中,从而加强学生的态度体验,调动起学生的思维能力,模拟现实情况中人物可能面对的任务与解决方法。在教师ม的引导之下,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展开深入理解与思考,通过利用法律,尝试对某种场景进行再现来解决问题。整个的教学过程中,包含法庭模拟、合同谈判模拟等方法,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深入了解教学内容,在教师的引导与启发下,培养出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践与互动性。4.提高考核方式的有效性。高校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为了顺利毕业,通常对考试课程非常重视,经济法课程是经济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学校要在教学大纲当中将这门课程设置为考试课程。即便现在许多高校将这门课程设置为考查或者选修课,也一定要适当的对期末考核方式进行调整。首先,在学期结束时,简单利用论文形式展开考核,未能良好的对学生总体的教学效果进行考察,所以,能够把考核的最终成绩分为出勤率、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三部分。出勤率反映出学生重视课程的程度与学习主动积极性;平时成绩可以按照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课堂回答问题的情况来确定。其次,设置期末考试的题型一定要灵活多样,考虑主客观题型,如果有案例分析题,选择案例要充分考虑是否为热点问题,要重视与经济管理类专业相联系,从而检验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重视各种实践活动。首先,组织学生旁听、观摩庭审的活动。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直接的感受到法律的威严,也能够让学生最直接、最有效的理解诉讼程序。有条件的高校要尽可能的组织学生到人民法院进行旁听以及观摩庭审。旁听之前,教师要先去法院充分了解开庭的案情,之后告诉学生,让学生独立联系课本内☁容分析判断案件,将自己的判断与法院的判断进行比较,经过这个过程,学生会更加透彻的理解诉讼程序与有关法律知识,印象更加深刻。条件不够的高校组织学生观看电视台播放的庭审录像。观看后,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掌握其中涉及到的法律以及正确处理方法,启发学生深入思考,进而帮助学生提高分析处理法律实务问题的能力。其次,学校可以举办法律知识竞赛与以案说法的活动,☠然后,在学校当中展开“学生与法”的专题节目,接着设置法律咨询与服务信箱,最后开设校园法制宣传园地。总而言之,大部分高校开设经济法课程成为专业学习的首要选择,让经济法知识变成一种通用知识,让经济法观念变得大众化,变成高校培养人才当中的一种普遍共识。增强对经济法课教学方法的研究,为学生良好学习、应用知识发挥出真正的价值,为建设现代化法治国家带来一大批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春雪.应用型经济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合理构建[J].科教导刊,2018:120-121.

[2]倪淑慧,严嘉琪.经济管理专业《经济法》课程改革浅析——以北京城市学院为例[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7:71-76.

[3]蔡先红.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98+201.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