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大学生网瘾的危害及对策浅谈大学生网瘾的危害及对策
"
论文关键词:网络成瘾 大学生 危害 对策
论文摘 要: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在给大学生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危害。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干预自控能力较差的大学生、加强网络的法制化管理等是防治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在给人们沟通信息
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让一些人受到极大的伤害。在大学校园内,互联网已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交流思想的重要途径。但部分大学生上网成瘾,不仅对其身心的健康、正常的学习、人格的发展等产生了极大的危害,而且对学校的学风、校风的建设以及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大学生网络成瘾已经成为当前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网络成瘾对大学生危害的主要表现
1.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据研究,网络游戏的画面是上下左右跳跃式的,变化十分迅速,玩游戏的人长时间盯着屏幕就会使眼睛过度疲劳,患网络成瘾症的大学生极易患眼科疾病,轻者引起近视,重者导致视网膜脱落;同时,不断地操作键盘和鼠标,也会给手带来患肌腱炎的可能;而久坐于计算机前,重复、机械的运动和操作可引起腰酸、背疼及全身不适,并可引起以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等为多发部位的关节无菌性炎症。可见,网络成瘾对大学生身体健康极为不利。
2.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学习
部分大学生由于长期沉溺于网络,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受网络中不良信息的影响,导致他们丧失学习目标,学习兴趣下降,频繁迟到、早退、逃课,因此而学习成绩下降,多门课程不及格,毕业时拿不到学位证、甚至无法毕业的学生比比皆是。据统计,在考试科目数门不及格的大学生中,因沉迷于网络而导致成绩急速下降的几乎占80%,网络成瘾已经成为摧残大学生的罪魁祸首。
3.大学生人际关系严重恶化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本来就不善于与人沟通,如果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不与人交流就会更加缺乏人际交往能力。患有网络成瘾症的学生一般都会产生与老师、同学的交往障碍,与家长产生较深的“代沟”问题。另外这部分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在人际互动中常表现为不尊重他人、以自我为中心、过于功利、过于依赖、妒忌心强、自卑、有敌意、偏激、退缩、不合群等等,甚至产生自闭倾向,并有可能埋下人生悲剧的种子。
4.严重影响心理健康,导致人格异化
长期迷恋网络游戏的大学生在心理上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其主要表现是:首先,长时间玩游戏之后会产生幻觉,注意力下降,反应能力变差,影响智力发展,影响学习,如果过不了某一关,在心理上还会产生焦虑情绪;其次,大学生玩网络游戏成瘾后,一旦停止网络游戏活动,便无心做其他事情,情绪低落,思维迟缓,记忆减退,食欲不振,形成精神依赖和相应的生理反应;第三,网络游戏成瘾还会使大学生变得自私、怯懦、自卑,失去朋友和家长的信任,人格发生明显改变。
5.不良网络信息诱发大学生犯罪活动
网络是个信息宝库,但也充斥很多黄色信息、暴力信息等垃圾信息。据有关专家调查,网上的非学术信息中有47%与色情有关,而接触过黄色信息的大学生90%以上有性犯罪动机或行为。这些不良信息严重污染了大学生的思想,导致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道德感弱化,甚至扭曲了大学生的心灵,诱发了大学生网络犯罪。另外,一些大学生受游戏的影响,
误认为通过伤害他人而达到自己目的的方式合情合理。一旦形成了这种错误观点,就会不择手段,欺诈、偷盗甚至对他人施暴。目前,因为网络成瘾而引发的道德失范、行为越轨甚至违法犯罪的问题正逐渐增多。
二、防治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对策
1.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构建心灵“防火墙”
1)加强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提高他们的自律能力、自控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帮助他们建立起心灵“防火墙”,完善其人格。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互联网,更好地利用网络便利的功能,抵御网络的各种不良信息的侵害。
2)加强网络安全及案例教育,把沉迷于网络游戏、无节制上网聊天所带来的危害,通过一件件活生生的事例展现给他们,特别是有网络成瘾倾向及已患有网络成瘾的学生,让他们从思想深处认识到网络成瘾的严重后果,尽早改变这一不良行为,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自☼己的专业学习中去。
3)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对刚进入大学的大一新生,要及时进行网络知识教育和网络道德规范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合理使用网络的意识,使他们正确区分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能够在发生心理冲突时做出合理的判断和选择。平时,利用报刊、网站等宣传阵地提醒学生要规范上网行为,通过邀请专家作主题讲座、举办漫画展、张贴警示语、播放教育影片等活动,使学生意识到过度上网的危害,时刻提醒学生要合理安排上网时间。
2.重视对网络成瘾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开展心理调适和咨询活动
1)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对大学生上网心理、网络人际交往的心理特征、网络性心理障碍等网络心理问题的研究,培养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自我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角色适应和扮演能力,学会正确地处理网络世界和现实社会的各种关系。
2)在学校里全面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咨询和辅导,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心理咨询室和心理档案的建设工作,在充分利用传统的门诊、电话、信函、现场等咨询方式的同时,大力开展网上心理咨询,引导大学生学会调整不良¿交际情感,要提升大学生的情感境界,维护其心理健康。
3)学校心理健康中心应加强对网络成瘾问题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帮助,对个别陷入网络太深的同学,应注意采用个别辅导的方式对其进行循序渐进的心理疏导、治疗。在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前必须充分了解原因,对症下药。辅导员要认真倾听学生的诉说,通过谈话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情况,当学生能够把自己沉迷于网络的原因诉说出来的时候,他也会对自己上网的行为有所醒悟。学生倾诉的过程也是自我醒悟、自我教育的过程。对已经产生网络成瘾综合征、情感冷漠症等严重问题的大学生,则应该请专家做行为治疗,必要时配合适当的药物控制,避免产生更大的生理和心理上的伤害。"
3.加强对自控能力较差的大学生的教育引导
网络成瘾的大学生往往自制力差,学习基础薄弱,性格内向,不善于和别人进行交流沟通。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干部和学生家长要配合起来主动干预,加强对网络成瘾者的教育引导。
1)建立家长陪读制度,对于自制力差的网络成瘾者,学校要和学生家长保持经常性的联系沟通,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家长在校陪读。家长要帮助网络成瘾的学生合理安排课余时间,帮助其制订学习计划,✌监督其学习过程,使其学习生活逐渐转变到➳正常轨道上来。
2)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作用。针对经常出入网吧的学生,学院可以安排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班干部对他进行监督,以“一帮一”或“多帮一”的形式,进行帮带。如陪同他自习,给他做必要的辅导,同时可督促其按时休息、按时上课,在学生中尽量营造一种团结互助的氛围,做到以情动人。另一方面,班干部可在班级活动中有意识地给其安排一些任务,积极带动其参加班级活动,使其增强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逐渐融于班集体。
3)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大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创造条件让学生展示才能,把学生的兴趣吸引到健康向上的活动中来。通过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教育和引导,教会他们正确认识处理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感受人际交往的乐趣,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帮助他们克服压力,正确面对挫折和挑战,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4.加强网络的法制化管理,建立网上监察机制
1)通过加大网络立法力度、完善法规来治理网吧经营秩序混乱的问题。提高网站主持人、软件生产商、网页制作人的社会责任感,净化网络环境。对违反法规、提供不良信息网站和网页的,要依法严惩。要逐步建立网上信用制度,增强大学生网上交际的责任感、安全感。有关技术部门应承担起保护青少年的重大职责,要利用技术力量,加强对网上不良信息的过滤,对网上不良交际渠道进行封堵,为大学生输送科学、正确、健康的信息,规范网络市场,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
2)健全网络游戏行业的协会组织,规范网络游戏企业行为,使网络游戏企业依法经营。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对可能诱发网络游戏成瘾症的游戏规则进行技术改造。同时,开发网络游戏产品身份认证和识别系统软件,对其中依靠PK来提高级别的游戏应当通过身份认证登陆,实行实名游戏制度。
3)加强校园网络的监督与管理。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大学生进行网络活动的地点逐渐由校外网吧转向学生宿舍。加强校园网络ป监督和管理,是干预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有效措施。一方面,利用技术手段,在网关处对非法数据包进行屏蔽,不断净化网络环境,将IP地址和网卡MAC地址绑定,对访问非法网站的计算机进行准确定位,加强对大学生浏览网络信息的监管,对浏览、观看、传播不健康信息的学生进行警告,视情节严重程度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另一方面,学校要出台校园网络管理相关规定,倡议低年级学生在学习基础课阶段不要购买电脑,引导高年级学生合理、文明使用网络,增强大学生上网的法制意识、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规范网络秩序,严肃网络纪律。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网络成瘾给当代大学生所造成的危害。但我们相信,只要正确地认识网络、对待网络,科学构建适应网络化时代教育的新模式和新管理体制,大学生一定能自觉抵制有害的网络信息,消除网瘾,以良好的姿态去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
参考文献: [2]戴鸿.网络成瘾的成因和预防措施[J].发展研究,2006
.
[3]张丽.网络对大学生心理的负面影响及教育对策[J].才智,2009
.
[4]钟光明.关于大学生网瘾问题的探讨[J].科技资讯,2009
.
[5]王国曾.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与对策研究[J].陕西教育,2008
.
[6]王丽坤.关注大学生网瘾,加强矫正治疗[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
.
[7]胡宏建.大学生网络成瘾症的成因及其对策思考[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