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的酒文化漫谈
[摘 要]金代的酒文化在女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体现,在生老病死、婚丧嫁娶重大活动之时都离不开酒的存在。金代独特的饮酒习俗文化,在今天的东北地区的仍有遗留。
[关键词]酒文化;金代;女真人
金代的酒文化的产生、发展,带有明显的东北区❣位的印记和风格。you are what you eat(人如其食)。探讨金代的酒文化能有助于我们了解其颇具特色的民俗及其民族性格,对金代当时的社会生活有更为全面的了解。
一、金代社会生活中的酒文化
在金代女真人社会生活中,真可谓无“事”不酒。婚嫁之时,离不开酒:“婿纳币,皆先期拜门,戚属偕行,以酒馔往,少者十余车,多至十倍。”[1]在金代私有财产观念之中,酒馔是男方财产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当于其重要的彩礼。祭祀之时,人们通常会给死者送去酒饭。各种祭祀仪式中,更是少不了酒。通过给祖先神灵献祭美酒佳肴来祈求能得到他们的保佑,人们用酒虔诚地祈祷祝福,希望能免灾除病,降福给人们。这种习俗祭祀方式,在金代的统治阶级中已经形成礼制,有严格的规定,民间祭祀也是普遍使用酒水,直到金朝末期,这种祭祀方式仍然有遗留痕。在民间,多能看到百姓以酒祭天的事情,人们希望能借此祈福驱病:乾道六年(1170年)奉命使金的范成大,在其行程中写下的《揽辔录》中记载,其使金经过邯郸县,看到“墙外居民以长竿磔白犬,自尻洞其手。别一竿,缚茅浸酒揭于上,云:女真人用以祭天禳病”。酒是人神沟通的必不可少的媒介物。在重大的节庆中°,人们畅饮更是尽兴至极。(南宋)范成大在其《使金绝句七十二首》之中的《燕宾馆》这首诗中写道:“九日朝天种落欢,也将佳节劝杯盘。苦寒不似东篱下,雪满西山把菊看。”原文有注释云:“至是适以重阳,虏重此节,以其日祭天,伴使把菊酌酒相劝。西望诸山皆缟,云初六日大雪。”可见,金代重阳节那天还要举行祭天仪式,祭天仪式中离不开劝人饮酒之类的程序。
在“重五(五月五日)、中元(七月十五日)、重九(九月九日)”这三个节日中,女真都会举行有宗族特色的活动就是“拜天射柳”,即一年正规的会有三次重大仪式。有史料多处都记载过,每遇到过端午、中元、重九等三个节日,人们都会“择宽敞之地,多设酒醴、牢饩、饼饵、果实,祭于其所,名曰拜天”[2]。所以,拜天等重大节日都会离不开酒水的参与,无酒不成席。
有文献记载之外,还有考古资料的佐证。在山西省的繁峙县岩上寺,其创建于金正隆三年(1158年)。在岩上寺的西壁的左上方,绘有一座酒楼,反映的应该就ღ是当时真实的市民生活。在画面中酒帘高挑,上面写着:“野花攒地出,村酒透瓶香。”[3]酒楼里面坐客满堂,有形形色色各行各业的人群,其中有品茶饮酒的角色,这些都是市井生活的生动体现,更是金代社会史中丰富形象的考古资料的体现。金代,酒店茶坊等处所是当时人们交往生活的重要场所,其中的一些大酒店还从事酿酒生产,自产自销吸引了更广阔的客源。这些资料都反映了饮酒是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事实。
金代女真人有独特的饮酒方式,有的地方与现今社会是有很多差异的。按照金代制度规定是酒后食饭。“彼方(指宋朝),酒一行、食一上必相须成礼。而国朝之例,酒既罢而食始进。”[4]
“女真人行酒的次数大多为奇数……行酒都是三行、五行、七行、九行(也偶有称‘盏’或‘巡’的),乃至高兴时不计巡数,以醉为度,皆旧例也……女真人行奇数酒是有一定文化内涵的。”[5]女真人喝酒也多用木制的酒器。《三朝北盟会编》卷3引《女真传》记载:“其饭食则以米酿酒……冬亦冷饮……饮酒无算,只用一木勺子,自上而下循环酌之。”女真人金初时期居地多林木,所以饮食器具多用木制是自然之事,现在有的东北农村之地,仍然可见这些木制的酒杯,酒碗之类器具。女真民族都是擅长歌舞的,所以宴饮之际以歌舞助兴是最常见之事,男女皆可以借酒兴翩翩起舞,或者即兴歌唱。(大定)二十五年(1185年)四月,据《金史》卷39《乐志上》记载:“宗室妇女起舞,进酒毕,群臣故老起舞,上曰:‘吾来故乡数月矣,今回期已近,未尝有一人歌本去者,汝曹来前,吾为汝歌。’”
二、金代酒文化中的悖论
金代从上到下,可以说女真人的男性都几乎嗜酒成性,有的因为喝酒导致荒废农业,有的甚至酗酒危害到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大金国志》附录1曾记载,金世祖劾里钵时期,为防止喝酒大醉导致的危害,有的会把喝醉的人绑缚起来,等待其醒酒,即“醉则缚而俟其醒,不然杀之,虽父母不能辨也”,酒喝多到连自己生身父母都不认识的地步,可见酒劲很大,是烈酒,或者是饮酒者贪杯,嗜酒如命。有很多人也将这些错误归咎在酒的身上,许多人被酒毒害丧失理智和良知,其实酒的危害性的发挥程度,也的确是因人而异的。金朝的统治者多次严令禁酒,规定了许多关于饮酒的多方禁令,《金史》本纪中多有记载。金海陵王完颜亮时期,“禁朝官饮酒,犯者皆死”,之后又规定,扈从人员亦不得“游赏饮酒,犯者罪皆死”,饮酒居然能导致死罪,虽然饮酒就要被判处死刑,统治者为了保证禁酒令的实施,采取严厉的刑律惩处饮酒者 ت,达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这样有悖人之常情,是封建社会不以人为本的本质体现,但是通过这样的规定,仍然可见金朝统治者对治理饮酒之事下了很大的工夫与决心,也能推论出当时社会因酒误事的现象十分严重。金世宗时期也规定,猛安谋克人“虽闲月亦不得痛饮,犯者抵罪”。总之,可以看出,金代统治者对禁酒的态度非常严厉。
女真人嗜酒好酒是有很多的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大金国志》附录三《初兴风土》记载,当时,“冬极寒……厚毛为衣,非入室웃不撤衣,衣履稍薄则堕指裂肤。”女真初兴之时,其生活的环境处于东北地区,冬季寒冷干燥的气候特点。为了能在这种寒冷的地理环境下生存,人们创造了多种多样的保暖御寒的方式,饮食文化也受其影响,颇喜饮酒就是其御寒的方式之一。东北人常称酒为“水棉袄”。酒不仅可以御寒解忧、消除疲劳,还可以活筋通络,更可以入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饮酒食肉与地域、气候环境有密切关系。寒冷的气候也需要高能量高热食物,酒可以取暖,这是女真人嗜酒的自然原因之一。另外,除了地域(最主要的)原因,民族性格、生活习俗、长时期形成的信仰等原因,都是女真人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的饮酒文化的原因。饮酒活动透射着金代女真人的性格特征、情趣倾向和精神寄托。通过对其饮酒习俗的探讨,可以发掘出其民族心理的饮食文化的积淀,这也是中华民族酒文化内涵不能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分析了饮酒文化在金代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的体现,也指出了嗜酒在金代是突出问题,但是不能归咎于酒的弊端,是饮酒者不能自控,金代统治者的政治导向不健全的表现。对于饮酒文化来说,其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的。金熙宗时期,确立了全面学习汉文化的政策,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中等各方面对汉文化进行吸收,仿照汉人饮酒方式丰富了其饮食文化,金世宗时期,“燕饮音乐,皆习汉风”[6]。随着金代封建化的发展,金代传统的酒文化不断地与契丹、渤海、中原地区等各种文化发生接触互相影响与整合,酒文化的内容随之变化、丰富和发展,这在金中后期尤为显著。各族互相影响,以民间交流为媒介,浅层次的饮食文化交流,具有直观文化的特点,促进文化深层心理认同,使女真族饮酒文明向前跨进很大。在其吸收融入整合的过程中,其饮食文明的程度,也因与农耕文化的远近存在着地理分布的不均衡状态,由北向南,几乎是越靠近中原农耕文化的区域,受其影响越大,其饮食文明程度也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