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英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及其启示

时间:2024-12-26 15:39:11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

[论文摘要]英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经过宗教化、宗教与世俗化并进、世俗化三个阶段的发展,形成了宗教性、隐蔽性和多样化的突出特征。英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发挥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两种方法的优势,努力构建全社会合力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全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论文关键词]英国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许多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教育,国外是没有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这种偏见,我们在做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研究时,首先要明确的就是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有意识的教育活动,并不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就存在的,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后产生的,随着阶级的出现而出现。在阶级社会中,不同阶级因为不同的社会经济地位而形成了不同的思想,统治阶级有统治阶级的思想,被统治阶级有被统治阶级的思想。“在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只能是统治阶级的思想,这是统治阶级利用他们手中的权利对全体人民实施政治灌输造成的。这种灌输也就是所谓的思想政治教育~。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性和阶级性,在社会主义国家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在资本主义国家其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传播维护其统治需要的世界观等方面的内容。但无论是哪种性质的国家,思想政治教育都是必需和必要的,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英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沿革

从人类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来看,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前4世纪的古代希腊、罗马时代,但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在大学成立之后开始的。现代意义的大学起源于欧洲的基督教会学校和神学院,12世纪末成立的牛津大学开启了英国高等教育的历史,英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也从此开始。英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从时间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中世纪的思想政治教育、近代思想政治教育、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从英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史上看,思想政治教育传递统治阶级思想的共性虽然不曾改变,但是因为时代的不同,统治阶级需要的变化,每个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也体现出不同的内容与侧重。

1 —宗教化的中世纪思想政治教育

在中世纪的英国,基督教在意识形态领域处于主导地位,统治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在宗教教育的名义下进行的。基督教鼓吹上帝是创造天地万物的神,人人都要信仰上帝服从教会和教皇,君主是上帝在人间的代表,人民都应服从他的统治。同时,基督教宣扬人的原罪说,就是要人在现世忍受苦难,死后才能进入天堂,藉此麻痹人民的精神,让他们放弃对统治的反抗。由教会直接开办的学校,也都是将公民培养为“上帝的永恒天国的公民”作为教育的目标。在课程的设计上也都是围绕基督教教义展开的。所有课程都集中于宗教道德的学习。这一阶段的英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质上就是宗教教育。

2 宗教与世俗相妥协的近代思想政治教育

资产阶级革命到19世纪末经过一系列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封建制度土崩瓦解,资本主义制度取而代之,欧洲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英国成为近代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其历史中最鼎盛的发展时代。从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来看,虽然在时间上是远远早于欧洲其他国家,但是在革命的深度和广度上却逊色很多。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最终以资产阶级与贵族阶级妥协结束,建立起资产阶级与贵族的联合专政的君主立宪制。♋英国思想政治教育上也深深烙下了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相妥协的印记,呈现出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宗教化与世俗化齐头并进,宗教教育与世俗教育并存的局面。

3 世俗化深入发展的当代思想政治教育

19世纪末到二次大战结束,资本主义开始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各国垄断资产阶级为了称霸世界,同时缓和国内日渐高涨的阶级矛盾,更加注重意识形态的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更加明确,内容也逐渐清晰。英国的思想政治教育除了宗教教育外,世俗化教育有了更深入发展,从内容上逐渐分为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教育、公民美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几个大的方面。在二战期间,为了战争的需要更是直接地进行战争宣传教育,成立了“时事局”用来专门进行战时思想鼓动,出版《战争》、《时局》等小册子,作为英国军队政治学习材料。二战结束后,受到当时国际形势以及新技术革命的影响,英国的思想政治领域发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上就是加强学生的政治、道德与宗教教育,在教学内容上更加意识形态化,而在教学的方法上则强调“去意识形态”的中立化。

二、当代英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来源

英国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过程中曾深受古代城邦政治理论、中世纪宗教神学理论、近代天赋人权理论的影响,形成了系统而丰富的学说。从现代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来看,对英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较大影响的有永恒主义教育理论、新托马斯教育理论和乔治·凯兴斯泰纳的公民教育理论。

1 永恒主义教育

永恒主义教育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赫钦斯、艾德勒,英国的利文斯通和法国的阿兰等。永恒主义是现代西方教育思想流派中提倡复古的一个流派,它主张恢复文艺复兴运动以来资产阶级古典主义的教育传统。它的哲学基础是古典的实在论,即认为“一般”是先于“个别”而客观独立存在的,“真理在每个地方都是一样的”。由此出发,它认为教育的性质是不变的,教育的基本原理也是不变的、永恒的。在思想政治教育上,永恒主义鼓吹所谓的“共同人性”,主张加强“理智”训练,培养“民主公民”,提出教育应集中于发展人的理性。在它看来,“教育就是理智的培养。理智的培养对一切社会里的一切人都是同样适合的”。永恒主义者从“永恒真理”中引申出“永恒的学科”认为永恒学科是“理智”的训练的最好办法,提出要以“永恒学科”作为课程的核心。所谓“永恒学科”主要是历代特别是古希腊、罗马的伟大思想家和伟大著作。在“学习希腊思想”、“回到柏拉图”和“回到古人那里去”等口号下,对学生进行“品格的培训”和宗教教育,使他们形成所谓的“理性的人生观”。

2 新托马斯主义教育

新托马斯主义实质上是中世纪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经院哲学的复活。它公开进行宗教说教,把神学凌驾于科学之上;将宗教教育作为教育的核心和最高目标,把教会的权利提高到至高无上的地位,提倡非理性的直觉主义,强调信仰和盲从。它从人的本性是灵魂和肉体的统一,而灵魂又是第一性的观点出发,鼓吹应以培养“真正的基督教徒”和“有用的公民”为目标,使学生成为“上帝”的忠诚和信从者,为维护资本主义社会秩序服务。它主张设立以宗教原则为灵魂的课程,进行“道德上的再教育”和“宗教信仰的恢复”,强调学校学生要受宗教训练,以“训练青年具有基督教的虔诚信仰”。

3 公民教育理论

公民教育理论是由德国教育家乔治·凯兴斯泰纳提出的,他认为公民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有用的国家公民”。“有用的国家公民”要具备的三个条件是:对国家的政治任务有相当的理解;具有从事某种职业的技能;具有国家所要求的道德品质。公民教育的基本内容是国家意识和性格陶冶。乔治·凯兴斯泰纳认为国家意识教育是公民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他主张对学生进行有关公民知识的教学,教育者的职责是使学生了解国家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公民责任感及对国家的热爱。性格陶冶是指道德教育和道德训练教育工作必须进行性格训练,使受教育者形成公民的“道德性格”。他主张开设“工作学校”、“补习学校”等专门性的教育场所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指出的是,乔治·凯兴斯泰纳的公民教育理论仇视社会主义与革命运动,将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作为内部的敌人,他理论中的国家意识与性พ格陶冶教育成为了对抗社会主义思想、维护垄断资本和帝国主义利益的手段。 "

三、英国高校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1 宗教性

英国是一个具有浓厚宗教传统的国家,在英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史上宗教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英国1/3的学校是由教会开办的,宗教教育是所有学校基础课程中的必修课,集体礼拜是法定的学校活动的一部分。从历史上看,中世纪英国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就是宗教教育,一切道德教育都是由宗教教会以及教会学校来承担的。在中世纪宗教色彩的熏陶下,道德教育在当时具有强烈的政治目的,宗教成了剥削和恐吓民众的工具,利用人们对神秘力量的惧怕和崇拜,宗教成为了奴化民众思想的重要手段。这一阶段宗教带给道德教育的负面作用较多。中世纪后期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人的价值、人的理性逐渐取代了神的权威,宗教革命赋予了每个人接近上帝的权利,打破了教会独掌信仰权的局面。由此开始,宗教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积极前行。“现代英国宗教教育已经与早期的宗教教育大不相同,它早已摆脱了排他性的特征,不再以灌输基督教教旨为主体内容、以培养圣职人员为目的了,而是将宗教教育作为促进英国年轻一代的人身观、价值观以及精神、道德发展的必要手段,并以开放性、多元性的宗教教育为依托培养他们宽容、理解的国际公民素质”。宗教在现代英国思政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我们要给予客观的认识,要充分认识到宗教在调和社会各阶层利益、提供遵守道德的精神动力、树立全社会的道德典范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

2 教育目标的隐蔽性

从本质上看,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传播统治阶级的思想。当代英国将思想政治教育冠以“公民教育”的名称,实质上是将统治阶级的需要内化成整个社会公民自身要求进步的内在需求,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确立为培养社会的“合格公民”,从表面上看培养的目标似乎只涉及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的标准,没有太多政治化的内容,但是实际上却是以各种隐蔽的方式体现其政治性的要求。例如,虽然英国的国家规定课程中并没有称之为道德或思想品德的课程,但在其他ษ的课程设置中却处处可见思想政治教育的身影,例如个人社会和健康教育、宗教教育、公民教育等,在文学、艺术、历史等课程中也渗透着思想教育的内容。并利用各种公共的设施、公共仪式等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因此英国培养“合格公民”的目标本质上就是要培养“资本主义的合格公民”,其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秩序,为实现其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目标服务的。

3 教育方法的多样性

从教育方法上看,英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较少使用有领导、有组织的显性教育方式,而较多地使用间接、多渠道的方法,更注重潜在的影响方式。在具体的做法上多采用艺术型的暗示方法,借助教育、期望、理想、习俗、礼仪、文娱等手段艺术性地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例如像“在英格兰人尽其责”等期望性的口号、英国餐桌上的各种礼仪等都使学生变相地接受着思想政治教育。广泛利用各种纪念馆、纪念地、展览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场所,以生动的实物资料,运用光、电、声、色等现代化的科学手段,进行爱国传统教育,将这些社会公共资源变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基地。即使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也是多样的,例如教育学生向国旗敬礼、唱国歌、路过纪念碑时停下敬礼等行为规范,组织学生到法院、市长办公室、市政厅参观等等。英国高校中虽然没有设置专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但是在学校老师都是肩负着教书育人两项任务,有时育人甚至比教书更重要,牛津大学就提出“造就一个人,不是撰写一本书”的口号,在导师制的体制下,导师既管教更管导,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多样的教育方法使原本带有灌输性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变得面目可亲,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有效地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四、英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1 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宗教是英国传统文化中的主要内容,现代英国的宗教已经逐渐抛弃了原来愚化人民的目的,而更多是为人本身进行服务的,尊重人、关注人、爱护人成为其重要的理念。英国思想政治教育采用了宗教这种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形式,把新内容装进传统的外壳中,使古老的形式与时代精神相结合。这可以说是英国思想政治教育区别于其他所有国家的重要特点。英国思想政治教育这种在传统和变革之间相互融合协调渐进的特点,对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积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中国也是个具有悠久传统文化的国家,这让我们与英国有许多共同之处。目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攻坚阶段,各项改革不断深化,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整个中国社会处在一个大变革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要植根于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中,将变革与传统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大力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培养富有民族精神的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更具有生命力。

2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显性教育是指充分利用各种公开手段、公共场所,有领导、有组织、有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教育是指运用多种喜闻乐见的手段,寓教于建设成就、寓教于乐、寓教于文、寓教于游等,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其中,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英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强调隐性教育方法的使用,更重视营造有利的教育环境。他们认为,鉴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时间集中、观点鲜明的直接教育方式很容易给人以灌输的感觉,从而导致受教育者的反感而抵制。相比之下,隐性教育方式具有自然性和隐蔽性的特点,使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使教育从“无意识”开始到“有意识”的接受。目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以正面的、直接的、正规的显性教育为主,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课堂的教育以灌输为主,教师处于主体地位而学生处于客体地位,学生总是以一种被动应付的态度接受思想政治教育,难以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内化为学生主动的内在需求。对隐性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虽然这几年已经引起了广泛的重视,但在实践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隐性教育还没有能够很好地发挥作用。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两种方法,它们相互作用,互为补充,充分地发挥两种教育方法的优势能帮助我们有效地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3 构建全社会合力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英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体系,是一个融合了各种力量的合力育人体系。在英国,家庭、学校、社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分工明确、目标一致。家庭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英国家庭很重视子女的教育,注意培养孩子自立的思想和自立的能力,培养起居有序、对人有礼貌的文明习惯等。学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学生在学校通过课程系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并开展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增加学生的道德实践机会,✈拓展德育空间。社区教育ツ则通过社区民众自觉、自主地参与改善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过程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英国的社区教育从20世纪初的“睦邻运动”开始,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公民实现社会参与的重要平台,通过义务劳动、环境治理、教堂服务、选举竞选等社区活动,使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建立起对社会的责任感。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目前还没形成全社会合力育人的体系,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呈现保守性、自我封闭、自我循环的特点。学校依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力量,家庭和社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家庭、社区与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上还不能完6全一致,无法形成合力育人,严重地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教育过程的复杂性,只有家庭、学校、社会有效互动、达成共识,在全国、全社会形成统一的主流舆论环境,才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