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阅读教学的创新策略

时间:2024-11-10 17:26:38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教学是具有创造性的活动,尤其是小学阅读教学更具有创造因素。语言是人们交际的工具,本身就有严格的规范性。人们在交往过程中,随着交往的需要,表达方式丰富多样,有时可以用不同的句式表达一个意思。阅读教材就是作者的文学创作,小学生作文就是儿童的语言创作。而阅读教学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阅读过程中应尊ฐ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尊重他们多样的阅读趣味,引导学生感悟作品的精神,丰富并创造自身的精神世界。

一、善于启发,增强创新意识

课堂教学是认知与情感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过程。我们要想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就需要有一个友善的环境。新型课堂要求将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热情,旺盛的求知欲,持久的学习兴趣和愉悦的情感体验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来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诱发创新欲望,发挥个性潜能。一般来讲,创造就是把自己已知的材料重新组合成新的事物或思想。阅读教学的创造性,就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将已掌握的语言、思想、知识、方法进行重组而获得新的语言、思想、知识、方法(即与以前的不同)。必须明确学生学习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有自己的看法。但这看法要求并不高,只要不重复自己和他人,就有新意。同时还应该明确,学习的创造力不是孤立的,还必须与敏感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果断的判断力紧密结合。阅读教学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性的语言方面。而创造思维和形象思维是密不可分的,其特点,主要表现在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广阔性等方面。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不仅要转变教育观念,把学生看成有主观能动意识的人,是学习的主人。建立平等、民主、友爱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充满生机与活力。而且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挖掘教材中的潜在乐趣,重视班级学生间的认知差异,多层次的因材施教;尤其要关心的是学困生,少批评多鼓励,努力让学生获取成功体验;重视融洽的师生关系,把微笑带进课堂。激发他们学习知识的强烈愿望,让他们在宽松的环境中大胆探索。

建立生动、活泼、互动的课堂教学环境,就是明确学生是科学知识的探索者、构建者、应用者,而教师只是组织者、激励者、协同者。课堂应是学生的课堂,教师应当打破师“讲”生“听”、师“问”生“答”的教学模式,尽量让学生动手操作、参与实践,动口表述、交流评价,把大量的时间和空间归还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开展合作学习。使课堂教学成为活动式的教学,让学生亲自经历知识探索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萌发创新意识,诱♪发创造的灵感。

二、引导想象,培养创新思维

观察是思维的基础,想象又是拓宽儿童思维空间最好的途径。学生的想象力差在阅读中的表现,往往是对课文的情景理解很片面,在说话、作文中就表现为不会具体生动。想象力丰富的学生,会浮想联翩,思维活跃,创造力强,学习生动活泼。儿童想象力的发展,最初一般具有复制或再现的性质,逐步发展其独立性和创造性,创造性成分会日益增多。由于儿童的知识的限制,其想象的逻辑性和概括水平不会很高。阅读教学中创造思维的培养,不能脱离创造性语言训练;要在创造性语言训练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在教学实践中,有时以训练创造思维为主,发展学生语言的创造性;有时以创造性的语言训练为主,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怎样在阅读教学中发展儿童的想象呢?在教学中一般做法:

1.充分运用教材中生动、优美的语言,诱发学生的想象。在引导学生阅读时,一方面唤起学生的表象和联想,边读边想象课文所写的人和物的具体情境,把课文所写的在头脑中形成画面;一方面要学习✎作者运用了哪些色彩鲜明、具体生动的语言,写出了这个画面。例如《可爱的草塘》草塘大:写草塘绿得有层次;还有写水泡子鱼多和小河水清的句子等。凡是这样生动具体的语言,要求学生反复朗读、背诵;边读边想象画面;既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又发展想象力。

2.巧设问题有利于展开学生想象的翅膀。爱因斯坦也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有意识的巧设问题,为学生想象的驰骋提供广阔的天地。

3.教师生动、形象、鲜明、准确的语言,才能唤起学生的想象。想象与情感分不开,只有情感充沛,想象才会丰富。教师的语言充满感情很重要。以富有感情的生动语言,去唤起学生的想象;以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调动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在这一环节中使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不断涌现。

三、重视练习,发展创新能力

创新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超越和突破。它的显著特点是外向和开发。开发式的思维方式和个性品质是创新的基础,是创新教育应致力培养的重要素质。语文教学开发式的发散思维训练,主要在编制练习题时推出开放式的问题。

1.编制有发挥空间的练习。思维训练的开发,有利于对学生“全脑”的开发。例如,教学《火烧云》一课以后,我让学生结合生动体验、课文插图展开想象,描述火烧云形态的变化。学生两天后的作业让我大为吃惊。学生的笔下同样出现了变化“多”“快”的景物,有栩栩如生的动物,有生动逼真的植物,并且都能抓住变化极“快”的特点。就连基础较差的学生也仿照课文写出了语句较为通顺的片段。实践证明,诸如此类练习能够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2.编制多种答案的练习。答案具有不确定性的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也是一种创造思维训练。例如,《金色的鱼钩》一课时,学到老班长牺牲这一段,编制“面对老班长的牺牲,我想说……”的说话练习。

3.编制创新性的课外实践练习。创新是人人皆有的一种潜在心理能力,创造力要靠教育和实践来挖掘。放手让学生主动充当小编辑、小记者、小演员的角色,使他们能够独立地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的“小社会”服务,发挥主人翁精神。长期坚持练习,一定会发展创新能力。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互相竞争,又相互依赖的复杂而又多变的世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时代要求,也是当前教学肩负的重任。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