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发合理想象 激活学生数学思维

时间:2024-11-10 14:29:09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关键词】合理想象 数学思维

初中数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4A-

0108-01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维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引发学生数学思维,实现多向思维的跳跃式发展,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想象力与生活经验是紧密相连的,教师需要借助实物展示、利用多媒体技术、巧妙设计思考问题、建立质疑机制,才能快速激活学生的思维,ณ让学生获得数理素质成长的力量。

一、借助实物展示,激发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不妨借助实物展示的方法,结合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实际操作过程。如教学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时,可以引导学生看具体模型。此时,学生的思维会呈现立体感,由于有实践感知,可以实现思维主体和客体的 ☹有效桥接。特别是学生亲自参与的动手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图形、观察解剖实物等,可以提升学生思维的活跃度。

如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时,需要掌握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等概念,而且要求对其进行实践验证,从而掌握直线平行的基本条件。教师先让学生找来三条线段,摆出“三线八角”,标记出“八角”,厘清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然后调整线段,利用量角器测定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观察两条线呈现状态。教师总结两直线平行的基本条件,学生的认知自然实现理论与实践对接。收起线段,教师给出条件,让学生判断,学生自然会生发空间联想,结合已有认知进行思维推理。

二、利用信息媒体,培养学生多向思维能力

教师有针对性地选用图形、文字、视频、影像等多媒体形式,展示数学问题的构成要素、操作过程、解题思路等,可以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可以将教师难以讲清的数学概念和繁琐的演算过程成功展示出来,调动学生思维的能动性,增强学生的数理基本素质,训练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

如,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平移》时,教师很难将相关概念解释清楚,如果借助多媒体技术,这个问题就会变得异常简单。因为平移有不变性,我们的实际动手操作是不可能很准确的,但利用多媒体图形平移,不仅直观感强,还能够促使学生形成抽象思维。多媒体展示电梯的移动、大雁空中飞行等,学生在观看这些图形移动时,能够建立“不变性”的认知,也就是图形平移过程中,不能发生角度、位置、距离的不均衡运动。然后教师让学生举例说明,♚并给出方格进行平移展示,都能够引导学生思维呈现发散性。

三、巧设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思维快速拔节

教师常常在课堂教学中用数学问题串联教学环节,不仅有效衔接数理结构,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教学问题需要掌握几个维度:一是对教材文本有深入解析,二是对学生认知特点有清晰把握,三是要抓住文本生本二者之间的衔接点。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对数学问题的探究中,实现思维的快速成长。

如在学习《认识三角形》的三角形分类时,教师提出思考问题:三角形按照角来分,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为什么要将一个角是90°的三角形单独列为一类呢?三角形按照边来划分,可以分为不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是不是还有其他情况出现呢?是不是任意三条线段都可以组成一个三角形呢?这些问题都带有很强的思考性,学生在文本教材中♂很难直接找到答案,这就需要学生调动思维,对教师给出的问题进行探研,实现思维的快速成长。

四、建立质疑机制,创收学生思维成长平台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从质疑起步,质疑依然成为数学课堂教学中最关键的元素。教师要利用自身的知识优势,给学生更多的提示和启发,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学会质疑,让学生在不断发现和不断质疑中,掌握数理规律,实现能力迁移。

如,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时,很多学生对这两个概念理解不透。为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教师让学生自行推导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幂的运算法则,并提出自己的质疑,如果没有问题提出则要接受教师的质疑。学生当然不想被质疑,于是纷纷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并很快就找到一些质疑问题,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得问题得以圆满解决。积的乘方运算法则、幂的乘方运算和同底数幂的运算法则等易混淆概♒念得以很好厘清。

总之,数学教学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要鼓励学生发挥丰富的联想,建立数理概念和形象思维。只有学生大胆质疑,引发合理想象,才能让我们聆听到学生思维成长拔节的声音。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