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运动时期英国消费社会和女性作家群的兴起

时间:2024-11-10 09:10:25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要:17、18世纪的英国是一个消费社会大爆炸时期,消费社会的兴起引起了社会消费结构中有闲阶级对文化的炫耀性消费、对时尚消费场所之一剧院的奢侈性消费以及消费观念的转变,变革的社会为女性作家群体的孕育成长提供了自由的土壤。被认为是“第三种”人的特殊群体的女性作家,用手中的笔书写自己的生活、思想及诉求,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也作为一种反抗当时男权社会的方式,她们塑造了女性参与的阅读公众,无形之中创造着大众文化,自觉不自觉地充当了其他女性的启蒙者,并形成了女性的“公共文化空间”。本文试图探索消费社会中消费结构、消费场所以及消费观念的变化同女性作家群繁荣之间的ข关系。

关键♀词:英国、启蒙运动时期、消费社会、女性作家、女性“公共文化空间”

启蒙运动时期的世界变换不定,社会结构的调整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革,促使着新事物的出现与成长。启蒙时期的英国更是走在时代的前列,启蒙运动时期大量职业化女性作家群的出现,成了一种不容忽视的现象,当时曾有男性以讽刺的口吻声称:“这时期的女性作家的作品即使不在质量上占上成,也在数量上占了大部分”,抱怨的表达却道出了当时社会女性作品大量出版的事实,对女性的考察和解读更是全面诠释社会的窗口。①17、18世纪的英国已经处于比较成熟的消费社会,②消费能力的提高、消费场所的多样化,消费观念尤其是女性消费观念改变及社会束缚的松弛,促使社会出现了一批以大众消费为主题的女性作家。本文试图解释女性作家群体繁荣于消费社会之间的关系。

一、英✞国消费社会出现的社会革新

17、18世纪的英国已经是一个满载物品的天堂,消费观念的巨大转变促使人们开始享受消费带来的快乐与满足,出现了各式消费场所及休闲娱乐场所。大量文化消费载体的出现恰好满足了大众消费口味,同时也为女性作家群的出现提供土壤。女性以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双重身份踏入社会公众。

第一,消费结构的改变为女性作家群的孕育提供了前提条件,尤其是奢侈性消费和炫耀性消费的增长。商业社会中消费担任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以一种积极的方式推动社会发展,18世纪英国人的个人消费可以分成生存消费、奢侈性消费、炫耀性消费和合作性消费¿。但无论是哪种消费,都得到了迅速地增加。这个时期英国消费显著特征是基于富有基础上追求生活愉悦的奢侈性消费和炫耀性消费的显著提升,就连身处社会下层的民众也热衷于消费,书籍成为必备消费品之一。社会对书籍的消费不仅刺激了图书市场,同时也为有学识的女性作家提供了一个争取自我展现的舞台。

有闲阶级对文化商品的奢侈性消费和炫耀性消费为女性作家提供了市场,图书市场的形成促使了大众阅读公众的形成。英国是一个绅士的国度,为了更好突出自己鲜明个性,他们还注重精神上的炫耀消费。上流社会及绅士们都非常热衷于风雅的读书活动,经常定期举行聚餐、举办文化讲座、成立读书社团和图书会等,尤其是读书社团的成立大大促进了英国人文素养,刺激了图书市场,而这一时期女性职业作家的出现,她们以日记、小说和传记题材的著作,流入到巨大的图书市场并为中下层大众消费者所接触。这一时期显赫一时的女作家阿芙拉・贝恩就是代表,她是一位职业性的女作家,多产且具有多重身份,其作品有《机运》、《都市女财主》等,之后还出版小说《奥鲁若克,或王奴:一段信史》。贝恩的成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社会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优秀女性作家,比如德拉莉维埃・曼莉和伊丽莎・海伍德,其中伊丽莎・海伍德(1693-1756)写了一本名为《过度之爱》(1719),这部小说曾获得巨大反响,轰动一时并多次出版,之后还有凯瑟琳・菲利普斯、多萝西-奥斯本等女性诗人作家的出现。

炫耀性消费的突出表现在于社会上层或有钱阶级充当赞助人身份对女性作家著作的资助。对于缺乏完善的政府赞助机构体系的新教国家英国来说,社会个人赞助尤为盛行。文化的消费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有闲消费成为他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甚至居于他们生活的中心地位,成为有尊严的象征,对文化的资助成为一种诠释身份的方式和提高社会地位的行为。确保自己的作品获得最大限度的回报或许是每个“依附专业”的(dependent professional)作家关心的主要问题,尤其是对于女性作家,而到18世纪,取得这样目的的方式更加容易获得。这个时代的作家可以通过手中的笔获取一笔合理的甚至是一种舒适的生活,但这不仅仅需要文学技巧。成功的写作生涯需要良好的管理、好的运气、不懈的坚持和灵活性。

赞助体系这种永不消失的事物在地方上以一种社会的、经济的以及政治性的活动充满活力。成为上层阶级自我区分的一种方式。因此,整个18世纪有钱的个人都会通过赞助的方式向女性作家提供偶尔或是定期的经济资助。18世纪早期伊丽莎白・罗(Elizabeth Rowe)曾受到韦默思勋爵(Lord Weymouth)的赞助,因此《各种场合的诗》(Poems on Several Occasions)得以问世;1775年,玛丽・罗宾逊(Mary‘Perdita’Robinson)受到了德文郡公爵夫人(Duchess of Devonshire)的赞助,在她和丈夫因负债入狱期间写下的诗作手稿的以留存面世。一些赞助人以一种文艺复兴时期传统的风格行事,为他们的资助人提供庇护。18世纪伊始(1701年),凯瑟琳・特罗特(Catharine Trotter),为戏剧奉献一生的剧作家,在其赞助人皮尔斯夫人(Lady Piers)的住所完成了一生中唯一的一部喜剧 Love At a Loss.玛丽・拉特(Mary Latter)的悲剧The Siege of Jerusalem by Titus Vespasian(1763),它的担保金、住宿膳食都受惠于考文特花园剧院(Covent Garden theatre)的主人约翰・里什(John Rich)的赞助。 关于赞助人与赞助作者之间的关系除去仁慈的善举,还包括不同程度的共同利益。这点可以很清晰地从皮尔金顿(Laetitia Pilkington)与她的赞助人金斯布洛爵士(Lord Kingsborough)的实例中看出这种互换关系。她的诗歌、草稿以及书信集都带有此种印记。

金斯布洛爵士曾给皮尔金顿写信表达不满,“夫人,您的书信集将我描述成了一个孤身的人,但我期许您能写出我的风趣幽默”,而皮尔金顿的内心言道“无论我同意与否,都会如您所愿,赋予您幽默风趣的性格,服从您的命令是我的职责,我会滔滔不绝地讲述我脑中所有有趣的东西,但却不曾一刻想过我在空谈的人”③,由于双方之间的不愉快,皮尔金顿并没有从赞助人那里得到丰厚的报酬。相反,德拉利维尔・曼利(Delariviere Manley)却因为在其一首诗中赞颂了约翰・哈维(John Harvey)的妹妹而从他那里得到了20基尼的慷慨回赠。

二、女性“公共文化空间”的形成泰戈尔曾言,上帝在创造男人的时候,他是ธ一个校长的身份,他的袋子里装满了戒律和原则;可是他创造女人的时候,他却辞去了校长的职务,变成了艺术家,手里拿着一支画笔和一盒颜料。身居内室,相夫教子,这才被认为是女性的本职所在。女性,曾一度是愚昧的代名词。概而言之,男权社会下的女性永远处于附属和边缘化的地位。但是启蒙运动时期的英国社会中出现了一批不可忽视的女性作家群体,尤其是“蓝袜子”女性作家团体的出现,深刻影响了当时的文化公共空间,或者使得文化公共空间带有“女性化”的特点。自从阿芙拉・贝恩鼎力在写作事业上开辟出一年天地,女性作家层出不穷。启蒙运动中后期女性“出品”直击峰值并在此后几十年里保持数量优势。“据说,1760到1790年间的书信体小说中有三分之二到四分之三是出自妇女之手。”④18世纪后期,英国社会还出现了《新淑女杂志》一类的刊物,并且在刊物上登出题为“女性文学”的文章。虽然她们被称之为“社会的他者”,但是谁又可以彻底抹掉女性作家群体那率先“走出去”呼喊的声迹?弗吉尼亚・伍尔夫曾言“18世纪女性的写作比十字军东征和玫瑰战争更为重要”,女性以其在文化消费市场中占据的生产者和阅读者的双重身份踏足公共文化空间。“近来从事文学活动的女士比过去几年大大增加。她们成为一个阶层,吸引公众的视线,由此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影响和著作。”“她们确实为自己赢得了声音,获得了社会尊重。”

这些富裕的有闲阶级的知识女性,她们也模仿海峡对岸都市如巴黎、柏林等出现的时尚沙龙,期望文人清客围坐一起评论文学。其中伊丽莎白・蒙太古是其盟主,她们会定时的邀请一些社会贤达人士参与她们的活动,她们在这些聚会中传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实现着影响与被影响,成为文学社会上不可忽略的一角。她们的小说成为这个时代最畅销的作品,她们用作品获得了自我身份的认定和社会身份的独立。也就是说,女性参与并塑造了阅读公众,创造了面向大众的大众文化,哈贝马斯曾言“大众文化决不仅仅是背景,而是定期出现、反抗等级世界的颠覆力量。”因此,在男权世界排挤女性或是有厌女情绪的世界,他们在对女性进行压制和分野的同时,也会唤起无法抵消的对抗力量。

结语

启蒙运动时期的英国,消费社会日益成熟,社会观念随着时代的步伐点点更新,往往束缚于家庭范围的女性,却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女性作家。随着英国人口的增加,收入的提高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将文化视为一种商品成为一个普遍倾向。约翰逊谈到这个时期的英国曾自豪称为“读者之邦”。中产阶级的壮大,赚钱手段的多样化以及闲暇时光的增多,大众的娱乐休闲日益追求自己的品味,这些都在刺激和促进女性作家作品的创造与出版,事实证明,女性作家的笔下毫不逊色,得到社会的认可与尊重,并在获得日益成功的同时创造了女性的公共文化空间并取得了社会的独立身份。在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同时启蒙了周围的女性同胞,为后来的女权主义者奠定了基础。(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注解:

①Kaern O’Brien,Women and Enlightenment In Eighteenth-Century Britain[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9.p.1.

③Cheryl Turner,Living By the Pen:Women writers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M],New York:Routledge,1994.p104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