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西方会计思想演进研究初纲
人类社会发展与演进过程中的无数史实已经充分表明,会计是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办经济离不开,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早在140多年前,马克思就在其宏篇巨著《资本论》第二卷中就曾明确地谈到了会计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价值:过程越是按社会的规模进行,越是失去纯粹个人的性质,作为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簿记就越是必要;因此,簿记对资本主义生产,比对手工业和农民的分散生产更为必要,对公有生产,比对资本主义生产更为必要。 可见,随着会计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甚,对于20世纪西方会计及其思想发展研究具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而对不同会计名家学术贡献的系统研究更具学术意义。本文拟围绕此主题谈初步的研究构思。
一、国内外同类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外学者有关会计发展史与会计名家的研究
国外学者对西方会计及其思想发展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期,近百年来硕果累累。影响较大的文献主要有:Woolf(1912)扼要研究了古希腊、古罗马的会计与近代簿记学起源与发展,以及近代审计与会计职业的发生与发展;Littleton(1933)对1900年前会计发展的研究成ฆ果,系对会计发展史系统研究的奠基之作;Garner(1954)对1925年以前的成本会计的发展进行了专门研究;Chatfield(1974)则对西方会计思想的发展进行了专题研究,并对会计思想的发展进行了科学分期;Have(1976)则对以意大利为代表的大陆会计发展的重大事件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与总结; Yamey(1982)对全球会计发展进行的区域式研究成果影响很大;黑泽清(1982)全面研究了日本会计的发展特点;Соколов(1985)对20世纪80年代以前欧洲以及前苏联会计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Previst(1979,1998)最早从文化影响视角对美国会计发展及其演变规律的研究,以及Zeff(2005)对美国一般公认会计原则(GAAP)七十年(19322004年)发展所进行的全景式研究,其研究结论对经济全球化环境下会计的国际趋同均具重要指导作用。
西方会计界对于会计名家的专门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目前,已经有两个国家建立了会计名人堂。1950年,为了表彰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后对世界会计事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的会计大师们,美国俄亥俄州州立大学(Ohio State University)在时任会计系任主任、著名会计学家赫尔曼克林顿米勒(Hermann Clinton Miller) 教授的积极倡导下,正式建立了美国会计名人堂(Accounting Hall of Fame)。该堂设立六十多年来,经过科学的评选程序,先后有88位对美国及世界会计理论与实务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的会计学家入堂供世人观瞻,其中既有著名的会计教育家和会计思想家,也有政府管理机构的会计官员,更有誉满全球的会计职业组织领导人,还有国际著名会计公司的创建者和对其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的注册会计师。2010年10月,澳大利亚会计名人堂(Australian Accounting Hall of Fame)也在墨尔本大学正式建立,首批共有五位会计先驱入选。1976年,俄亥俄州立大学的Burns和Coffman曾著有《会计名人堂的36位会计大师》(The Accounting Hall of Fame: Profiles of Thirty-Six Members)一书,对19501976年间入选的36位会计大师学术生平与贡献做了综合性介绍,但此后并未见有新版的这种专题研究文献问世。
(二)国内学者有关会计发展史与会计名家的研究
我国会计界对于会计及其思想发展的研究,肇始于20世纪30年代。中国立信会计事业的创始人、被誉为现代中国会计之父的潘序伦先生,就曾于1933年在其主办《立信会计季刊》第2卷上撰写专文,系统阐述了人类会计发展历程的基本线索。更多的综合性研究则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以后,随着1980年中国会计学会成立,以及会计理论研究内容的不断深化与细化,会计及其思想发展的研究即一直是中国会计界的重要课题之一,三十多年来,已经取得了在国内外学术界有着重要影响的两大类学术成果。
第一类,是有关中外会计及其思想发展史的研究成果。著名会计史学家郭道扬教授(1984)在开创性地提出系统研究会计发展史纲要基础之上,全面梳理了中国会计发展的历史进程与规律(郭道扬,1982,1988),并率领其学术团队对会计的起源与发展、会计法制建设、单式簿记演进、复式簿记演进、现代会计发展和会计思想发展六个方面进行了专题研究(郭道扬,1998),尔后又站在历史、现实与未来三个不同的角度,对会计起源、会计组织部门产生与发展、会计法律制度、单式簿记和复式簿记发展演变规律进行了深层次的剖析与高屋建瓴的总结,在学术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郭道扬,2004,2008),特别是其在世纪之交时对20世纪人类会计发展的系统回顾与分类总结,更是对推进会计理论研究与会计实务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学术先导作用(郭道扬,2009)。围绕这一主题其他影响较大的成果主要有:王建忠(2003,2007)曾对中外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国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国外资本主义社会、新中国和外国的社会主义社会等不同社会形态与社会制度下的会计发展进行了纲要式研究;赵友良(1994,1996)系统研究了中国古代与近代的会计审计发展成果;刘常青(2005)与韩东京(2009)系统研究了中国会计思想的发展轨迹;宋丽智(2009)专门研究了中华民国时期的会计思想;杨时展(1994)和陈信元等(1999)则系统研究了新中国的会计制度发展与会计思想演进问题;查道林(2005)专门研究了商品经济发展与中外会计演进的关系;李国运(2007)专门研究了资本市场与中外会计演进的关系;康均(2006)则专门研究了中外产权会计的发展历史。
第二类,是有关中外会计史比较研究的成果。围绕这一主题影响较大的研究成果主要有:文硕(1987)在国内较早全景式地研究了文明古国、中世纪和近代会计的发展脉络,并从国家、民间与内部审计三个板块勾画了审计发展历史,以及其与会计发展相辅相成的关系规律(文硕,1996);杨宗昌等(1992)研究了西方会计发展的主要线索;李❣孝林等(1996,
2007)则从古代会计核算方法和古代会计控制两个技术侧面对中外会计进行了全面的比较研究;张连起(2006)更是以独特的人文视角对中外会计发展相关事件进行了比较研究与评述。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要评析
综观上述中外会计史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可见,不论是纵向研究,还是横向研究,抑或是纵横交错式的研究,其主要方式均是从不同侧面梳理并总结会计及其思想发展的过程与规律。但在其以不同方式所体现的研究成果中,却总是将会计发展阶段、发展特点、历史人物、重要文献、学术观点、学术组织、学术媒体、准则规范和重大事件等因素的分析与论述联系在一起,而对影响会计及其思想发展各项因素具体内容的专题性研究成果,在总体上关注不够,故而此类成果还极为缺乏。
因此,在我国会计史研究已经形成丰硕的综合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将其研究对象与内容向不同因素的专题系统研究层面(如会计名家、会计名著等)拓展,并分别厘清不同专题的具体内容,以及其发展与演进的脉络和规律,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由此可见,通过对20世纪西方会计名家的专题性系统研究,并在此基础之上,形成一本专门论著《西方会计名❤家传略》,具有重要的会计理论学术价值。
二、研究基础与研究思路的构思
(一)研究西方会计名家的已有基础
近十年来,笔者一直致力于会计发展史领域里专题问题的多角度研究,不仅从多个渠道广泛收集了丰富的中外研究资料,且已有部分阶段性成果相继问世:2004年1月,主编并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的《西方会计名著导读》一书,重点是对当时影响较大且已经译为中文的22部西方会计名著的作者与每一名著的重要学术观点进行了全面梳理与归集性研究,并辅以对其学术贡献的评析,该书出版后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国内众多财经高校均将其列为会计学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必须阅读的重要文献之一;2005-2006年间,在中文会计类核心期刊《财会月刊》上开设西方会计名著导读专栏将其核心内容予以连载;2008-2010年间,在中文会计类核心期刊《会计之友》上开设西方会计名家掠影专栏,连载了评介1950-1976年间入选美国会计名人堂的会计大师们学术生平与学术贡献的36篇系列论文;2011年1月开始,在《财会学习》杂志上开设了西方会计名家名师专栏,计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对入选 美国会计名人堂和澳大利亚会计名人堂的会计大师的学术业绩做系统介绍;2012年开始,在中文会计类核心期刊《财会通讯》上开设专栏,对尚未入选会计名人堂的其他会计名家的学术生平与学术贡献向国内读者做系统评介♀。为了完成这一浩繁的工程,笔者先后组织2000-2009级共10届200多名硕士研究生、2004-2009级共5届近百名博士研究生,以及20多名青年教师参与了这一工作,共搜集了3 500多份电子与文本文件,还搜集了不同会计名家在不同时期的珍贵历史照片300多幅。上述研究素材与资料的积累,为《西方会计名家传略》研究与写作工作的全面实施打下了重要基础。
(二)研究西方会计名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该书的基本目标,就是进行会计思想史研究的一个分支问题20世纪西方会计名家的专题研究,拟全面、深入、系统地研究他们的学术生平,研究他们对20世纪会计理论与实务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与学术贡献,从而编纂一部有关20世纪西方会计思想演进研究的著作《西方会计名家传略》的著作,该书的基本研究思路如下:
第一,在以不同方式广泛征求国内外会计专家意见的基础之上,确定收入本书的会计名家人选。本书共收入了目前会计学界公认对20世纪会计理论与实务发展具有突出贡献且有重大影响的120余位西方会计名家。这些会计名家,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已经入选美国会计名人堂和澳大利亚会计名人堂的全球93位会计名人;第二部分则为30多位其他会计名人,即其尽管暂时未入选会计名人堂,但其或者已有重要学术著作传世、或者在会计科学某一领域有突出成就、或者是某一文献在学界有着重要影响,或者是对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发展有某一方面的重要贡献。
第二,对每位入选的西方会计名家,按人分别编写传记。每位会计名的传记,重点撰著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个人简要生平;二是其对20世纪会计理论与实务发展的主要贡献;三是其主要论著简介与评析;四是其多角度的珍贵照片等档案资料;五是主要参考文献,以加强资料之间的相互链接。
第三,汇聚个人小传,编纂成书。即在完成每位入选的西方会计名家个人小传的基础之上,完成20世纪西方会计思想演进研究系列之一 《西方会计名家传略》的编撰与出版工作。
自2001年开始,笔者即开始编纂本书的资料搜集与整理工作,并按照所制定的研究方案分步组织实施,其基本步骤与方法如下:
第一,广泛搜集素材。2001-2005年间,通过各种渠道广泛搜集了20世纪以来有关西方会计名家的外文资料,包括其不同版本的生平简介、论著简介、书评,以及其发表的论文与论著原文,所搜集的文件总量达到3 500多份。
第二,全面编译资料。2004-2007年间,组织力量在对入选本书会计名家的外文生平资料与学术文献进行全面梳理、整理与甄别后,再将外文翻译成中文,然后进行编译。
第三,逐一校订信息。2006-2008年间,组织院内外英文基础好的青年教师,对所编译材料中的关键信息逐一校订,对于部分有疑虑的内容,我们还委托我院外派到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德国、比利时和英国等国访问学习的青年老师们,将译稿带到入选者所在学校甚至是其曾经工作过院系查找原始资料进行校订。
第四,撰写名家小传。2006-2009年间,组织专门力量对每位入选本书的会计名家,均整理出一篇10 000字左右的学术小传,一般情况下为一人负责一名会计名家小传的编著工作。
第五,精细勘校书稿。2009年后,对所完成的每位会计名家小传初稿,均安排两人以上分头进行勘校后,再由专人对全部资料逐一校订,然后整理成书。
三、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与理论创新
笔者认为,20世纪西方会计思Ⓐ想演进研究系列之一《西方会计名家传略》一书若能完成,其学术价值与理论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具有会计理论研究参考的重要学术价值
不论做任何研究,全面了解其思想发展与演变历史是极为重要的,但思想的发展与演变又是由不同时期、不同国家著名学者的重要文献所体现出来的,会计理论研究概莫能外。因此,需要设专题系统的来研究20世纪西方会计名家及其学术思想与学术贡献。由于该书涉及的知识面广泛,待全部书稿完成并出版后,即可为我国会计专业研究生、不同学校会计专业教师与科研工作者提供一本相对专业化、且较全面的会计理论学习参考文献,对于他们研讨会计专业理论问题,特别是研究20世纪会计理论与会计思想发展方面的问题,更是提供了一套宝贵的系统参考资料。因而,其具有重要的会计理论与会计思想研究的学术参考价值。
(二)属于会计思想史开拓性研究的基础工程之一
目前入选本书的会计名家,其区域范围主要涉及到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德国和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这些名家的研究领域主要涉及会计史、规范会计理论、实证会计理论、财务报告理论、国际会计理论、管理会计理论、和审计理论等多个方面。入选的名家主要系以美国会计名人堂和澳大利亚会计名人堂已经评选的结果为依据,故其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还因其广泛的选题范围前所未有,所涉及人物的代表性强,因而,完成后的该书即属于会计思想史开拓性研究的一项重要基础工程。
(三)属于填补国内会计理论研究与出版方面空白的一项工作
据笔者掌握的信息,目前国外会计专业图书市场上尚无此类书籍问世。而在国内图书市场上,虽然已经相继有西方经济学家、西方教育学家和西方历史学家等评传性论著出版,可并没有系统研究西方会计学家的评传类书籍。因此,该书若能出版,不仅可填补国内已经相当繁荣的会计专业图书出版市场上的一个空白,还有可能会被介绍到境外会计理论学术界传播与运用。
(四)具有拓展会计理论专题研究具有示范效应
完成后的20世纪西方会计思想演进研究之一的《西方会计名家传略》,既是一本会计名家的学术传记,也是一本重要的会计理论研究工具书。通过本书所提供的相关学术信息与研究线索,相信对其他有兴趣的研究者多角度、多层次地分专题深入研究20世纪西方会计名著、西方会计规范、西方会计组织和西方会计期刊等学术发展影响因素,会起到一定的学术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