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不想打赢甲午战争?

时间:2024-12-26 14:42:35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李鸿章被洋人捧为“领航员”,他自己则自嘲为“裱糊匠”。在绵延30年的洋务运动中,他仿效西方,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却最终一败涂地。然而,被日本人打败,似乎是一种对李鸿章个人较好的结局。

位子得之不易

权倾一时的曾国藩退隐江湖,继承他政治军事遗产的是他的战友左宗棠和弟子李鸿章。左李二人在“洋务运动”这个大方针上并无分歧,但他们需要争取清政府有限的财政资源。换言之,左宗棠多吃一口,李鸿章就得少吃一口。

同治时,左宗棠平回乱、收新疆,占了上风。他以西征为由,向朝廷申报1000万两的军费。朝廷一下拿不出这么多钱,胡雪岩就帮着“借洋债”,洋债以海关税为抵押 ☹,这就把清政府最大的一笔“流动资金”弄走了。左宗棠还借此在兰州建立“兰州制造局”,为西征军修造枪炮。李鸿章着急了:有限的资源被左宗棠弄走,自己就啥也搞不了了!因此,他抛出“海防论”来与左宗棠的“塞防”相争,主张放弃西北边疆的“塞防论”,将其军饷用于海防。

1874年,李鸿章提出组建北洋水师,并明确其战略对手就是日本:“今日所以谋创水师不遗余力者,大半为制御倭国起见。”但是,李鸿章挡不住左宗棠的西征和大捷。最终,沙俄归还伊犁,左宗棠任军机大臣兼在总理衙门行走,管理兵部事务。

直到中法战争之后,左宗棠病逝。李鸿章才逐渐崛起。他在北洋创立了中国第一条铁路、第一座钢铁厂、第一座机器制造厂、第一所近代化军校、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他的淮军几乎就是国防军主力,他也因此被梁启超称为“庸众中的杰士”。然而,李鸿章登上这个位置不容易,保住这个位置同样不容易。 被忌惮的掌权者 甲午战前,日本人评出当世五大伟人,分别是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美国废奴总统林肯、中国大臣李鸿章、意大利统一者加里波第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李鸿章居于第三,力压伊藤博文。

对此,梁启超给出的合理解释是:“日本像伊藤的人不下百人,中国只有一个李鸿章。”很显然,物以稀为贵。不过,这句话的另一层意思是:清朝的框架下,只能有一个李鸿章,最多有两个,多则必乱。如果晚清蹦出几十个李鸿章,有限的资源如何分配?谁听谁的?古代政治从来就是集权和一言堂,结果就是只有一个人“说话”,就他一个从聪明,其他人不能超过他,否则就是自己找死。这就是皇权专制统治下大清国的政治基因。

李鸿章自成体系,也就会被朝廷所忌惮。慈禧太后为防淮系独大,有意扶持了张之洞,以南洋制北洋。这样,朝廷就能时时刻刻控制着大局。为了维持自己的地位,李鸿章既不能稍有懈怠,也不能一家独大。

李鸿章的资源是淮系。他的淮军,以及围绕淮军建立起的近代化军工体系、近代交通、运输、通讯、矿物企业等等,加上那支名震天下的北洋水师,共同支撑起李鸿章在大清国的地位。正因为淮系是他生存的基础,他才极讲派系,所谓“国家利益”,或者说“大清国的利益”只能放在第二位。这和爱国主义没啥关系,因为当时“国家观念”尚未形成,李鸿章心里能装着太后、皇上就对了,装着“国家”“人民”是要造反的节奏。

对于慈禧太后和大清朝廷而言,李鸿章是能臣,他最好能稳住大局,保障爱新觉罗江山万年,但是千万别太积极了――你一个大臣这么积极,你想搞什么?对于李鸿章而言,他的核心利益就是保全淮系,并且以此为基础,步步高升,掌握更多的资源,获得更大的荣耀。这样才是一个做“臣子”的“本分”。谁是敌人?自 シ然不是日本人,他把日本当“假想敌”无非是想引起朝廷的重视,获取更多的资源。他的敌人是左宗棠,是张之洞,是翁同稣。

次优选择

晚清政府雇佣的英国雇员――中国海关的总税务司赫德做过一个很形象的比喻:“这个硕大无比的巨人有时忽然跳起,哈欠伸腰,我们以为他醒了,准备看他做一番伟大事业,但是过了一阵,却看见他又坐了下来,喝一口茶,燃起烟袋,打个哈欠,又朦胧地睡着了。”其实一个外国人怎么懂得,李鸿章这种精神状态正是朝廷最希望看到的。

东学党起义引发的朝鲜危机,对日本人来说是“机”,是千载难逢的攻打中国的好机会;对李鸿章来说则是“危”,他苦心经营20年,就是为了大局稳定,现在却全乱了,中日矛盾在朝鲜爆发,并且马上就要上升到一种军事冲突的边缘,而此时李鸿章却绝对不想打仗。

一般认为,1 894年是慈禧太后六十大寿,不能被打仗搅和。®这是中国政治的最本质的那一部分――就不想打仗。其次,李鸿章深知清朝30年的军事变革不过是一座纸片糊裱的破屋,实际上不足以战胜倭国。最后,李鸿章不愿意在这种没有把握的决战中消耗自己的实力。

实际上,即便甲午年没赶上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淮军的战斗力足以打败日本人,李鸿章的损失是可控的,李鸿章还是不愿意打这一仗。当时,李鸿章已经是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武英殿大学士、一等肃毅伯爵,位极人臣。如果他大获全胜,慈禧太后用什么赏赐他呢?

所以,李鸿章最希望的结局就是“平局”。如果李鸿章顶住了,像左宗棠收อ复新疆,或者中法战争的不胜不败那样,最好!朝廷的稳定大局保住了,自己又立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功,或许还能得到一些新的荣耀,扩展一下自己的权力,多得到一些资源。再过四五年,告老还乡,就是人生赢家!因此,李鸿章还没开战就想着怎么调停、和谈。

即便打输了,“胜败乃兵家常事”,朝廷还不至于杀了自己,最多是如自己的老师曾国藩一样,提前退休。所谓“享清福不在为官,只要囊有钱,仓有米,腹有诗书,便是山中宰相”,也是很不错的结局。

最℉糟糕的结局就是大获全胜。当初,太平军攻克金陵(今南京),咸丰发狠说:“谁要是克复金陵,不论满人汉人,直接封王!”等到曾国藩兄弟打下南京城,两宫太后假装忘记了自己老公的话,曾国藩更是完全不敢提醒那二位美女“封王之事”。不仅如此,他还赶紧把军队裁撤,争取早早退休回家。

如果李鸿章大破联合舰队,把日本彻底消灭。问题可就大了,慈禧太后肯定不是“喜”而是“忧”。在满洲贵族统治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大清国,一个汉人大臣如果获得不赏之功,他的下场很可能就是吴三桂。因此,在晚清的政治怪圈中,甲午战争的失败,在李鸿章那里已经是比较好的选择了。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