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流域水环境管理绩效动态评价

时间:2024-12-27 21:24:17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淮河流域水环境管理绩效动态评价

流域水环境管理不仅与流域各行政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更事关流域社会公众的生存安全以及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以建设生态文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的,把解决关系社会公众切身利益的水环境安全问题作为流域地方政府的重点工作,通过将水环境保护与治理、以及水污染防治等管理理念渗入经济社会发展之中,推动实现经济发展与水环境管理高度融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新形势下流域水环境管理的重要性,通过对流域水环境管理绩效进行综合评价,有助于剖析水环境管理体制的不足,完善流域水环境保护与治理、水污染防治等管理政策,提高水环境管理绩效水平。

1 文献回顾

但是关于水环境管理绩效评价的研究还很少。在已有的文献中,宋国君等[13-14]从社会经济、水☁资源保护、水质、水污染防治行动、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水环境保护政策和环境管理方面,首次对淮河流域水环境保护政策进行了全面系统地评估;李传奇等[15]把环境绩效评价应用到水源地保护,从环境状况、操作绩效以及管理绩效三个维度,构建了水源地保护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马涛等[16]建立了由职能指标、效益指标、潜力指标构成的城市水环境治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并以北京、上海和杭州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证评估。目前我国各大流域水环境管理绩效评价指标往往融合在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之中,尚缺乏独立全面的流域水环境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同时,缺乏定量的流域水环境管理绩效动态评价研究。

本文以淮河流域为例,确定水环境管理绩效评价的内涵,从社会、经济以及生态三个维度,构建流域水环境管理绩效评价目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的层次递阶结构,对淮河流域水环境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设计,并开发了相应的水环境管理绩效动态评价模型,对沿淮四省水环境管理绩效进行定量的动态评价。通过淮河流域水环境管理绩效动态评价,可以为进一步完善流域各地区水环境管理政策,提升水环境管理绩效提供参考依据。

2 淮河流域水环境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2.1 流域水环境管理绩效评价的内涵与目标

淮河流域水环境管理绩效评价是指从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维度构建流域水环境管理绩效评价目标体系,并将评价目标具体指标化,对沿淮各区地方政府不同时期水环境保护政策和水环境管理效果进行综合度量评价,全面体现不同时期沿淮各区地方政府水环境管理的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的综合绩效。通过加强沿淮所辖区域之间水环境管理绩效水平的横向比较,从而基于绩效动态评价结果,揭示沿淮四省水环境管理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进一步提出完善淮河流域地方政府水环境管理的政策建议,改进淮河流域水环境管理绩效提供决策依据。根据流域水环境管理绩效评价内涵,流域水环境管理绩效评价目标体系可概括为:

(1)社会绩效目标。水环境管理的社会绩效目标主要强调水环境质量控制、水污染防治两方面的属性。即通过严格控制水污染物排放总量、保障省界断面水质综合达标率以及主要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提高工业废污水排放达标率,以满足水质的资源属性。其中,水环境质量控制目标主要强调省界断面水质综合达标与主要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水污染防治目标主要强调严格控制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与氨氮(NH3-N)排放总量、提高工业废污水排放达标率。

(2)经济绩效目标。水环境管理的经济绩效目标主要强调水环境资源利用效率和水资源利用效率两方面的属性。即通过加强水资源的节约利用与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严格控制和降低国民经济总产值的耗水量与排污量,提高节水灌溉率,从而在保护流域水环境的同时,保障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其中,水环境利用效率目标主要强调严格控制和降低国民经济总产值的废污水排放量与水污染物排放量;水资源利用效率目标主要强调严格控制和降低国民经济总产值的耗水量,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3)生态绩效目标。水环境管理的生态绩效目标主要强调水环境治理和水资源保护两方面的属性。即通过污水和污泥垃圾的集中处理,提高化肥使用效率与生态环境的用水比例,加强水体的自净能力,强化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保障流域水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其中,水环境治理目标主要强调提高污水的集中处理能力与再生利用水平;水资源保护目标主要强调控制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提高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率。

2.2 流域水环境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淮河流域水环境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是对沿淮四省水环境管理绩效评价目标体系的指标化过程,可以明确并强化地方政府水环境管理的工作要点和努力方向,是开展水环境管理绩效评价的基本前提。水环境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遵循四大原则:①综合性原则。即指标体系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地反映水环境管理绩效动态评价的内涵、方向性与目标性,合理兼顾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三者效益;②代表性原则。即指标体系反映水环境各要素的状态、不同社会和经济活动对水环境的压力,便于进行时间以及空间上的比较;③可操作性原则。即指标体系的计算及其涵义的解释应规范,保证指标的可靠真实以及口径的一致性,便于水环境管理目标的实际测算。

基于水环境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结合淮河流域水环境管理的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绩效评价目标,采用文献阅读法、频度统计法、成果借鉴法、专家咨询法以及理论分析法等理论方法,基于AHP的层次递阶结构,建立淮河流域水环境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见图1)。

3 淮河流域水环境管理绩效动态评价模型

结合淮河流域水环境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改进的AHP、线性加权法以及改进的理想解法,对沿淮四省不同时期的水环境管理绩效指数进行测算,并对沿淮四省之间的水环境管理绩效水平进行横向比较。一方面,基于改进的AHP与线性加权法,确定沿淮四省不同时期水环境管理绩效指数的动态变化;另一方面,基于改进的理想解法,对沿淮四省水环境管理绩效水平的优劣进行对比分析。

3.1 沿淮四省不同时期水环境管理绩效指数动态变化

在确定沿淮四省不同时期水环境管理绩效指数动态变化过程中,由于水环境管理绩效评价指标既涉及定量指标,同时包括定性指标,因此,采用改进的三标度AHP构造判断矩阵,确定指标权重。在此基础上,采用线性加权法,确定水环境管理绩效指数。

(1)确定指标权重。

根据改进的AHP,设在同一层次上有n个指标,相对于上一层次中某一目标元素,参评者通过指标的两两重要性比较,即当由甲乙两元素比较时,若甲比乙重要,则用2表示;若甲与乙同等重要,则用1表示;若甲没有乙重要则用0表示。三标度比较矩阵C的一般形式见公式(1)。



=(cij)m×m(1)

其中cij=2 第i个元素比第j个元素重要1 第i个元素与第j个元素同等重要

0 第i个元素没有第j个元素重要且有cij=1,即元素自身比较重要性相同。

将三标度比较矩阵变换成具有AHP性质的判断矩阵,即AHP间接判断矩阵。ป可用式(2)给出各元素间的相对重要性程度,即判断矩阵的元素R=rij。

rij=ki-kjkmax-kmin

(bm-1)+1 (ki>kj)

kj-kikmax-kmin

(bm-1)+1-1 (ki<KJ)

(2)

kmin=mฅin{ki}

表示最小的排序指数,bm为一可变数值,bm的大小可反映元素间重要性差距的大小,由相关的水环境保护绩效考核方面的专家及参与者予以确定。

根据判断矩阵,采用方根法[17],求出最大特征根所对应的特征向量,并通过一致性检验。该特征向量就是各评价因素的重要性程度,将其归一化即得各指标权重]。

(2)确定水环境管理绩效指数。在确定指标权重的基础上,采用线性加权法,确定沿淮四省不同时期水环境管理绩效指数;mi=1(iddot;xji(t))

xji(t)=

aji(t)maxt=1,…,n{aji(t)}+

mint=1,…,n{aji(t)} aji为效益型指标

1-

aji(t)maxt=1,…,n{aji(t)}+

mint=1,…,n{aji(t)} aji为成本型指标式(3)中,WEPIj(t)为第t时期淮河流域第j地区水环境管理绩效指数,wi为第t时期第j地区第i指标的权重,xji(t)为第t时期流域第j地区第i指标经无量纲化的指标值。aji(t)表示第t时期第j地区第i指标值;

maxt=1,…,n{aji(t)}

表示第j地区第i指标值的最优值,

mint=1,…,n{aji(t)}

表示第j地区第i指标值的最劣值。

3.2 沿淮四省水环境管理绩效水平优劣对比分析

通过改进的层次分析确定各指标权重之后,可以算出淮河流域各个地区各指标的加权指标值,这些加权指标值的时间序列构成矩阵(4)。

es;n(4)

式(4)中,iddot;iddot;Hj(t)(5)

α+β=1

式(5)中,Z为时序多指标综合评价矩阵,既体现了沿淮四省水环境管理绩效指数的优劣差异,又体现了绩效指数的增长变化趋势,α为流域第j地区在第t时期的绩效指数axzji(t)的距离S+j与负理想点minzji(t)的距离为S-j。

S+j=∑nt=1λt(zj(t)-Z+(t))2

S-j=∑nt=1λt(zj(t)-Z-(t))2

∑nt=1λt=1

λt+1=λt+Δλ(6)

式(6)中,Z+(t)表示沿淮四省不同时期水环境管理绩效指数的正理想解集合矩阵,Z-(t)表示沿淮四省不同时期水环境管理绩效指数的负理想解集合矩阵。λt为对应的不同时期的时间权重,由于距离现在越近,各地区的水环境管理能力相对更好,因此,应赋予其更大的权重,可采用等差数列赋权方法确定时间未定的权重,Δλ为等差数列的公差。

则淮河流域第J地区水环境管理绩效水平Cj可表示为公式(7)。

Cj=S-j/(S+j+S-j)(7)

最终,基于改进的理想解模型,根据式(1)-(7),可对淮河流域各地区水环境管理绩效水平的优劣程度进行对比分析。

4 实证分析

4.1 沿淮四省水环境管理绩效指数动态变化

选择淮河流域2000-2010年指标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对淮河流域水环境管理状态进行综合分析。指标数据来源于淮河流域水利委员会门户网站,淮河流域四省水利厅门户网站、以及淮河流域四省环保厅门户网站。

4.2 沿淮四省水环境管理绩效水平优劣对比分析

参照表2结果,根据改进的理想解模型,对沿淮四省河南省、安徽省、江❣苏省、山东省之间水环境管理绩效水平进行横向对比,可得河南省、安徽省、江苏省、山东省之间水环境管理绩效水平优劣的评价结果(见表3)。

“十一五”期间,淮河流域城镇污水处理厂治污效率不高、ห基层环境监管能力薄弱等问题依然存在。“十二五”期间,在“东部开放、中部崛起”战略的大背景下,淮河流域城镇化速度将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城镇污染问题将更加尖锐。淮河流域水环境管理体制机制亟待进一步改革。这就要求建立健全淮河流域水环境管理问责制,推进实施水环境管理责任追究制,保障问责的顺利实施。本文提出的流域水环境管理绩效评价方法,可供淮河流域水环境管理问责制的实施提供有益参考。

5 结 语

目前我国各大流域水环境管理绩效评价指标往往融合在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之中,尚缺乏独立全面的流域水环境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同时,缺乏定量的流域水环境管理绩效动态评价研究。本文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运用AHP的层次递阶结构,结合流域水环境管理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从社会、经济以及生态三个维度,对淮河流域水环境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设计。同时,本文基于改进的AHP、线性加权法与改进的理想解法,构建了淮河流域水环境管理绩效动态评价模型。应用该模型实证分析了2000-2010年沿淮四省水环境管理绩效指数动态变化趋势,揭示水环境管理绩效指数动态变化的动因,并对水环境管理绩效水平优劣进行对比分析,为流域水环境管理绩效评价提供新的定量分析工具。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