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管理引入企业管理模式

时间:2024-12-27 00:41:37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要:高校管理水平是影响高校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高校应当采取相应措施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而引入企业管理模式就是其中一种方法。需要注意的是,高校管理模式与企业管理模式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因此高校管理不能一味模仿企业管理模式,而是应当在引入企业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进行高校管理创新,探索适合高校的最佳的管理模式。本文阐述了高校管理引入企业管理模式的必要性,分析了高校管理和企业管理的区别,探索了高校管理的创新策略,希望有助于我国高校管理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高校管理;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策略

高校想要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必须不断引入各种新型管理模式,并且还要借鉴其他机构的管理经验,在此基础上才能探索出适合自己提高的管理方式。因此,将企业管理模式引入到高校管理当中是当前高校管理水平提高过程中的必然要求。企业管理模式与高校管理模式相比,在管理效率、管理方法等方面都有着一定的优势,企业管理水平也通常比高校的管理水平要高,因此研究在高校管理的过程中引入企业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高校和企业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差别,因此高校管理在引入企业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其差别,然后借鉴企业管理模式中适合高校管理的部分,而不是全盘套用,这样才能保证高校管理水平获得稳步提高。

一、高校管理引入企业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1.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高校的管理向来比较宽松,许多学生在进入高校后,由于自制力较低,很容易将自己的注意 ﭢ力放到社交、个人兴趣爱好等其他方面,而忽视了对自己专业能力的培养以及专业知识的学习,这样不利于高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同时也不利于学生未来的个人发展。因此,高校必须加强对教师的管理工作,促使教师加强对这一方面工作的重视,从而积极引导学生将生活重心转移到学习当中,而且高校应当利用各种方式来锻炼教师的工作能力,从而提高其工作质量[1]。企业管理模式与高校管理模式相比,管理的严格程度较高,因此高校管理引入企业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教师工作水平,从而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是十分必要的。

2.增强教师的责任感

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除了要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外,还应当培养其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这样学生在离开学校踏入社会之后就可以很快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然后尽快融入到自己的新角色当中,从而在踏入社会后尽快获得成长和发展。而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并没有科学的量化指标来进行考评,这就导致部分教师对于学生这一能力的培养并不关注。而引入企业管理模式后,可以增强教师的责任感,让其始终将培养优质人才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这样在工作过程中教师会积极采取各种方式来锻炼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3.增加教师的紧迫感

随着社会竞争激烈程度的不断加深,高校也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才培养水平,才能获得长期稳定地发展。而高校想要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优质人才,必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使其成长为符合社会需求的优质人才,而在此过程中教师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必须加强对教师的管理[2]。而企业管理模式的引入,可以让教师体会到一定程度的紧迫感,这样才能促使其积极提升自己,从多方面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从而提高教师的教育质量的,促进高校的长期快速发展。这是由于企业管理模式在这一方面有比较显著的效果,因此高校管理引入企业管理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二、高校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区别

高校管理与企业管理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包括管理对象、管理理念以及管理环境等方面的区别,而这些区别也就导致高校管理无法完全照搬企业管理模式。

1.管理对象的区别

企业管理的管理对象是员工,企业的服务对象是客户,企业依靠员工为客户提供服务来获取收益,而企业管理的目的是促使员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对于结果的关注程度较高,而对于过程的关注则相对较低。高校管理的管理对象是教师,而教师的工作主要是教育学生,因此在高校管理的过程中不能只关注结果,而是对过程也要进行重点关注,这样才能保证高校在完成教育工作的同时,也能保证教师的教育质量,并且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各项能力都能获得提高。

2.管理理念的区别

企业管理的理念多是采取一定的激励手段来刺激员工的竞争性心理,这样在比较激烈的竞争氛围中,员工会积极提升自己竞争意识以求获得更好的工作成绩,以此来提高自己的个人收益。竞争管理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但是这种方式显然不适合高校管理。高校管理的理念除了要提高自己的教育质量外,还有促进高校科研、学术等方面的发展的任务。如果应用竞争管理模式,高校教师为了个人利益可能会选择保留自己在科研、学术方面的成果,而这种现象显然不利于高校在相关方面的发展。

3.管理环境的区别

企业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的管理相对比较严格,而企业的环境氛围也相对比较严肃。而高校管理的目的是为了给教师创造轻松、良好的工作环境,从而促使其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且促使其从多方面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高校管理相对比较宽松,高校的环境氛围相对企业而言要轻松的多[3]。

三、高校管理模式的创新策略

1.引入需求管理模式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类的需求进行了五个层次的划分,并且认为人类✿生活工作的动力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相应需求。而企业经常运用需求管理模式来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高校引入需求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其管理水平。高校在进行需求管理时,需要关注教师以及外部组织的需求,并以此为基础来调整自己的管理方式。比如,高校可以设置独立的部门定时对教师的需求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且设立一定的渠道让教师可以向高校相关部门反映自己在各方面的需求。而高校根据这些调查分析结果以及教师反映的情况就可以做出相应的工作调整,从而提高高校管理效率和水平。另外,高校应当关注外部组织社会的需求情况,比如企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情况等,在此基础上高校可以做出针对性地发展规划,并且对教师的工作进行相应地安排调整,在满足外部组织社会需求的同时,也促进了高校自身的发展。

2.引入柔性管理模式

柔性管理模式也是当前企业管理当中常用的一种管理模式。而将柔性管理模式应用到高校管理当中可以增强教师对高校的归属感,从而提高高校管理水平。高校管理的对象主要是教师,而教师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且自尊心较强,因此采用柔性管理模式可以让他们感受到高校对他们的尊重,从而增强高校的凝聚力[4]。另外,ห柔性管理可以增强教师的责任感,使其能够发自内心地为高校的发展而努力,因此柔性管理模式的实施有利于高校的长期稳定发展。除此之外,柔性管理可以创建和谐稳定的校园氛围,在这种氛围中更容易激发教师的积极主动性,使其积极工作和学习,为高校教育质量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3.引入多元化管理模式

为了充分激发教师的潜力,尊重教师的个性,高校可以引入多元化的管理模式。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兴趣、特长以及追求,而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下,高校应当通过多元化的管理方式为教师创造多元化的工作环境,并且让教师在这一环境ญ下发掘自己的潜力,进行教学和工作方面的创新,并以此为基础为自己创造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比如,高校在进行教师培训的过程中,除了设置必要的培训内容外,还应当征求教师的意见设置一些相关的培训项目来促进教师的专项能力发展,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促进其工作能力的进一步提高[5]。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地要求,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不仅需要高校持续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还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高校可以通过引入需求管理、柔性管理以及多元化管理等企业管理模式来创新自己的管理模式,从而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汪游峰.高校企业化管理的思考——以我院经管系班级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6,

(36):185.

[2]孙丹.高校行政管理现状及其仿企业化路径探索[J].中国商论,2016,

(34):107-108.

[3]史航.高校管理引入企业管理模式的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

(21):245-246.

[4]刁炜卿.高校管理引入企业管理模式的思考[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

(20):29.

[5]谢莉.论述高校管理引入企业管理模式[J].商,2015,

(27):65.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