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析阿多诺对文化工业的批判

时间:2025-01-13 20:09:36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

[论文关键词]:阿多诺;文化工业;批判

[论文摘要]:阿多诺从美学角度和意识形态控制角度对文化工业进行了批判,有着独特的魅力,但在实践中却遭到了失败。阿多诺文化工业理论的困境正是西方传统哲学的困境,即理论上的逻辑并未合乎实践的逻辑。我国在不同时期赋予阿多诺理论以不同的价值,表明了我国对待理论的实践态度。在我国,因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人们对文化产品需求的日益提高,有必要展文化产业,这是出于一种现实实践的考虑。

在文化工业发展日益强盛的今天,重提阿多诺的名字显得不合时宜,但是通过对阿多诺文化工业理论的重新审视,可以发现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那就是为什么在理论范围内能够自圆的学说、道理等,在实践中却遭到了失败。阿多诺对文化工业的批判无疑是精彩的,但如今世界上的文化工业发展同样精彩,现实中的人们总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而放弃理论。通过揭示阿多诺对文化➳批判的合理和不足之处,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实践哲学的优越性所在。

一、阿多诺对文化工业批判的前后经过

在历史上,工业首先是指手工业,后来主要指机器大工业,工业化就是用机器代替人力的过程。工业深入到其它行业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当工业化生产深入到文化这一领域时,是否也会带动文化的真正繁荣和发展呢?当然机器不会生产文化,而是对人类的精神产品进行复制。面对这一现象,很多人提出了疑问。有人认为文化工业有利于普及文化,使普通大众都能享受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有些人认为文化工业从属于商业的逻辑,是商人为了赚钱而从事的生产,根本不是在发展什么文化。阿多诺从后面一个角度出发,对文化工业进行了不留情面的批判,这是对文化工业进行的美学批判。

最初的艺术品是经作者本人亲自创作的,但是在工业化条件下,经过不断对原创艺术作品的复制,也能达到一定的艺术传播效果。到底拷贝的艺术还是不是艺术?像蒙娜丽莎的微笑、贝多芬的交响乐等经过复制之后,还是不是艺术品?阿多诺站在精英文化立场,坚决否认复制品的艺术性,认为那不过是商业化的产物。另外,阿多诺还从别的角度对文化工业进行了批判,那就是文化工业的意识形态控制功能。他认为,文化工业传达了统治阶级的意识,通过报纸、杂志、电台等媒介传达了统治合理性的信息,因为法西斯的上台就是充分利用了文化工业这一工具。在阿多诺与霍克海默合著的《启蒙辩证法》一书中有一篇文章,题目是“文化工业:作为大众欺骗的启蒙”,对文化工业进行了激烈和全面的批判。

起初,法兰克福学派并不怎么认可阿多诺。上个世纪40年代,二战爆发了,阿多诺是犹太人,当时为了避免法西斯迫害,在法兰克福学派的院长霍克海默邀请下,阿多诺逃到美国。他亲眼目睹了美国的商业气息,就在美国他们合写了此书。在此期间,形成了他们对文化工业这一现象的两个批判维度,即文化工业的商业化、标准化、技术化,以及意识形态控制功能。二战结束回国后,法兰克福学派对法西斯进行了反思,认为法西斯就是利用文化工业作为宣传工具和统治工具。

他们最初写这本书时,并没有用“文化工业”这一概念,而是用“大众文化”这个概念。但后来他们认为,“大众文化”一词容易给人以假象,使人误认为是大众的文化、人民的文化等,这样就不足以对文化的工业化形成批判。后来在1968年重写《启蒙辩证法》时,使用了“文化工业”一词。文化工业生产的文化不但没有艺术性,还有消极意义,那就是成为控制人的东西,阿多诺认为有必要对文化工业生产的一切进行大拒绝。在他后期写作的《否定辩证法》一书中,认为黑格尔三段式的辩证法——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不足以对现实构成威胁,必须对现实的一切进行彻底的否定,由此,他构建了自己哲学的大厦,他认为用彻底的否定态度对待现实才能救赎现实,从而他连现实的人也否定了,这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主义思想就背道而驰了。

这样,他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就与其彻底的否定精神、批判精神有关,他是有自己的哲学基础的。但是阿多诺否定现实的一切,却不会对他的理论提出否定,任何理论都不可能否定自身,这是整个西方传统哲学的困境,它看不到在理论范围内构筑现实的不可能性,这就是理论哲学的困境。我国有实践哲学的传统,很容易看到它的局限性。在西方.包括基督教都是否定现实的,而把理想的实现推到彼岸世界。

二、正确看待阿多诺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

现在,我们看一下阿多诺对文化工业的批判,会觉得他的论证是很有道理、很有魅力的,也就是说,他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有其理论的合理性。但是,这种理论却在实践中遭到了失败和破产,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就像对待资本主义社会这样一个事实一样,无论对它如ღ何批判,它却依旧存在。这便是理论哲学的局限性。理论哲学要求一个同一合理的论证,按照逻辑的推演,一步一步地向前推演,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它要求一种视角、一个角度,或者说,理论哲学是一维的,不然就论证不了自己的合理性。西方古代哲学就是追求逻辑的理论体系。马克思曾经非常强烈地反对这种理论哲学,但其后继者大都没有真正注意到这一点,特别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几乎又回到黑格尔以前的水平。这样一来,阿多诺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其局限性就可以看出来了。"

但是,阿多诺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并非一无是处。我们看到,文化工业确实生产了很多的文化垃圾,占用了人们大量的闲暇时光;有的文化工业产品还对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阿多诺对这一点看得很清楚,他抓住文化工业的消极面,不及其余,但就是这一点凸显了其批判的魅力,成为文化工业研究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页。我们研究一个问题,总要既看这面又看那面,看似非常辨证、非常全面,实际上并不能把问题研究深入下去。德国哲学有很强的思辨性和批判性,作为一个德国学者,阿多诺是很容易发出自己的批判声音的,它能够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并根据自己的理论体系批判现实。他从美学角度和意识形态控制角度对文化工业进行了批判,这也是一种社会思潮推动的结果。

阿多诺对文化工业批判的理论传到我国后,最初很受欢迎,因为在我国建国初期,对资本主义正处在敌对状态,从而也对文化工业现象进行批判,除了官方的批判外,大批学者、专家也对之进行了批判。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文化工业的发展非常快,像美国的好莱坞、日本的动画、韩国的影视剧等风靡全球,成了他们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这样,对阿多诺文化工业批判理论形成威胁的,不仅仅是一些与他的理论相对的学者的声讨,更主要的还在于实践上的遭遇,从阿多诺文化工业理论内部并不能找到过多的漏洞,其漏洞只有从理论外部的文化生产实践上来加以阐明。

改革开放前,我们用“文化工业”一词表示对资本主义的厌恶和敌对,改革开放后,为了适应国际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我国也有自己的文化工业,但在党的十六大之前,从来不敢有这一提法,只是说发展我国的文化事业,后来逐步有了文化产业的提法,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于是很多文章也都论证发展文化产业的合理性,我们用了“文化产业”一词,也是为了避免产生歧义。我国主要从经济角度主张发展文化产业,因为我国是文化大国,文化资源可以转化为经济上的利益。

三、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

我们看到,阿多诺对文化工业的批判是基于一定的“理性”需要的,对文化工业的批判实际上也是对大众文化的批判,说白了是对大众的欣赏水平、文化趣味抱有偏见,这是一种精英文化的立场,从他对文化工业的批判中可以看出这一点。阿多诺从否定大众的文化行为中否定了大众这一群体本身,说明他有基督教式的救世情怀,这在欧洲的一些知识分子中是很普遍的现象,对于作为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精通音律的阿多诺来说,批判世俗文化和文化工业是无可厚非的,但由此构成了对整个文明进程的否定,表明了他所看重的基督教文明的局限性。大众的需求多表现为一种感性需求,而精英文化者的立场多是基于理性上的考虑,对待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的不同态度,表现了是重视人本身,还是重视基于一种“理性”理想之间的冲突。

我们之所以选择发展文化产业,是基于一种事实上的考虑,因为谁都抵挡不住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休闲、娱乐等的需求,这是一种趋势,也是一种力量,并且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也是拉动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当前扩大“内需”也包括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人的需求是经济发展的不变动力。选择发展文化工业是基于经济建设、文化市场等之类的现实实践动机,其合理性也是来自于现实实践的需要。

当今世界的文化ฑ产业已成为经济中的一个重要产业,其产值也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在一些发达国家传统的很多行业如制造业、ว机械生产业、电子行业等已退居次要地位,代之以信息、知识、网络、餐饮、旅游、生态等行业。经济发展的动力无疑来自于利益的驱使,但正是这种利益的驱使才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前进,人类作为一个“类”永远不会满足于现状。至于在利益动机下发展经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只有在发展经济过程中逐步加以解决。从人类历史上看,人类的无限欲望带动了人类社会的前进,无论是向内心的追求还是向外部“索取”,都是人类追求“元限”这种欲望的表现,尽管历史上对人们的“欲望”所持的批评态度较多,但人们并没有停止自身欲望的不断扩展,我们要尽可能客观地对待人类的“欲望”这种本性。

文化的产业化ธ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需求多样化的要求,人们日常生活的选择不仅仅是一种完全理性的选择,现实生活中的个人不完全是一个理性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作为企业和商家无疑是正确的,但对于个人则不尽如此,比如人们去电影院看一场电影,其中包含着众多的审美因素、休闲因素、娱乐因素等感性选择的因素在里面,当然这也是一种经济行为。没有文化产业的支持,人们的生活就会处于枯燥、单调的状态,从而也不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企业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不得不满足社会中人们的利益,这也是一种互动。文化产品的商品化会不会使人们的需求单一化、流水化呢?可以说这在一定时期是不可避免的,文化产业部门为了自身利益的实现,在发展过程中会对自身作出调整,不断满足人们个性化的文化需求,比如现在出现了一种体验经济,“企业可以通过使用于所有经济提供物的途径——量身定制,避开商品化的陷阱”。

所以,发展的文化产业的必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发展文化产业的目的也是很明显的,不可能因为文化产业的弊端而取消这一产业的发展。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对其弊端的防范也是必须的,对于这一点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制定出相应的法律、政策,为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创造环境。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