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行为心理学分析新常态下基层领导干部的行为习惯养成
近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政治新常态对广大党员干部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因此,如何在经济、政治、生态、社会都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养成良好的行为,做一名合格的党员干部,成为思想政治工作与干部培训工作的新课题新目标。
一、调查问卷分析
(一)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问卷118份,应答率为93.2%;回收有效问卷116份,有效率为90.3%。其中男性(46.9%),女性人(53.1%);副科级人(22.5%);科级(27.5%);副处级(29.9%);处级(20.1%)。
(二)调查结果
1、基层领导干部对新常态背景的知晓程度
调查显示,对当前新常态的具体意义非常了解的占25.5%,了解的占15.6%,从未了解的占27.8%,一般的占31.1%。在深度访谈中,能够准确说出新常态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涵义的不到两成,处级领导干部要好于科技领导干部。
2、基层领导干部对新常态背景下的领导观念及心态状况
调查显示,50%以上的受访对象感觉当领导干部二重二大:即责任重、人心重;同时压力大、风险大;45%的受访对象感觉工作中存在三多二快:即任务、困惑多、期待多;同时变革快、创新快;25%的受访对象感觉领导心态时好时坏。近三成的受访对象坦言在当前的领导环境下不适应,近两成的表示不情愿、不开心,甚至会有纠结、抱怨、回避的心态。
领导理念及行为选择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对于工作目的一项,选择养家糊口的30-40岁之间的基层干部比例占40%以上,有些在匿名回答中写到上班为了谋生,把事情做好,对得起工资,把工作做好,对得起良心等。对于你认为影响到你最大的工作负能量理念一项的选择中,18%选择坐享其成、坐吃红利;26.5%选择无过就是有功、创新还有风险;有55.8%选择得过且过、明哲保身,拿一点点钱,就操一点点心。对于你认为你所处环境存在哪些现象一项,45.8%选择庸政、懒政,旁观、围观,35.2%选择不作为,能推就推、能拖就拖、能糊就糊。对于你认为当前基层干部存在的问题一项,54.2%选择缺乏使命感,缺乏责任感,缺乏上进心。
二、新常态的内涵以及对党员领导干部产生的影响
(一)新常态的内涵
经济新常态是根本性新特征,我国经济规模经过三十多年8%以上的高速发展已进入了7%左右中高速发展的新常态。政治新常态是中共十八大开创的新的政治局面,当前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反腐倡廉、加强对党员干部工作与生活的组织监督、群众监督、网络监督已经是新常态。文化新常态伴随信息化网络化呈现新格局,互联网成为全球文化传播的一个最大平台与主渠道已经成为新常态;社会的开放性、流动性、风险性、活跃性、公平性已经成为社会新常态。生态新常态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如期ฎ而至,重视环境污染与破坏,坚持科学发展已成为新常态[1]。
(二)新常态对☯基层领导干部产生深刻影响
经济、政治新常态深刻影响着基层领导干部的发展观、政绩观以及价值观和权力观;文化、社会新常态深刻影响着基层领导干部的文明观、审美观以及安全观、民生观。这是客观环境对领导活动的作用力和影响力,如何调整领导主体行为对客观环境的适应力、创造力,使其理解、适应客观环境的♂新常态,对于保持优秀党员干部的行为习惯而言非常重要。
三、行为心理学与党员领导干部行为习惯养成途径
(一)行为心理学理论及可用理论
行为主义观点认为,行为是有机体适应环境变化的身体反应的组合,这些反应不外是肌肉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心理学研究行为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的关系,以便根据刺激推知反应,根据反应推知刺激,达到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的目的[2]。通过课题组的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发现新常态环境的变化对基层领导干部的感觉、知觉、情绪、性格、价值观及心态会产生影响,行为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途径研究能够改变其创造力、智力、需求、动机、群体心理、人际关系心理、领导心理等。
行为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有经典条件作用、操作性条件作用、社会学习理论。
1.操作性条件作用:关键之处是有机体通过条件反射知道了行为与后效的关系,并能根据行为后效来调节行为。因此有意识地设置一些环境条件,使特定的行为产生特定的后效,就可以人为地控制、塑造行为。操作性条件作用的使用原理就在于此。主要概念包括:强化、惩罚、消退以及强化程序。这为我们在根据个性化发展提供客观环境的公平、人性、定岗定责等方面提供了理论依据。例如,在例会中,基层干部进行述职,上级领导以及下属给予点头、微笑等支持反应,述职者倾向于进一步的自我揭示。或者,当一个基层领导干部作出失责之事,受到上级领导的批评,这种失责行为会减少。要使反应完全消退,需要进行多次消退训练。如果反应在消退期间不时受到偶然强化,则不仅不会出现消退,反而会使该反应更加牢固。因为这种情况已是一种特殊的强化程序了。例如,某部门工作作风不正,新任领导干部上任三把火采取有效措施纠正,前期收效良好,若后期积极因素不得到持续强化,消极因素消退期间受到某些装样子言论的强化,前期的良好收效也会消退,不良作风卷土重来而且更加牢固。
2、社会学习理论: 从行为主义的角度看,只有模仿者实际再现出被模仿的行为,才能确认发生了模仿。因此榜样学习原理非常实用,如果把一项模仿活动与直接的奖励或惩罚联系起来,无疑会促进或抑制该模仿行为。例如,某部门A在三严三实教育活动中积极开展活动,从领导到下属都参与其中成效显著,部门B领导观摩学习后也带领本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活动,最后部门A和B都收到上级嘉奖,并成为单。位的典范。
(二)党员领导干部行为养成途径研究
基于对行为心理学理论研究和实践调研、深度访谈,新常态背景下基层党员领导干部行为习惯养成途径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强化常态。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新常态的背景下,要推进党员领导干部行为习惯养成的优良作风常态化、长效化。一是学习常态化。上级领导对基层领导特别是年轻人要以人生导师的身份引导其崇尚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带头深入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中纪委一系列重要文件精神,内化于心,才能不断校正前进的方向。二是教育常态化。建立基层领导干部导师制,将日常作风教育纳入基层干部教育培训、政治理论学习的内容,做到年有计划、季有安排、月有重点,并开展经常性的学习教育活动。三是监督常态化。一对一导师对基层干部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建立个性化整改方案,確保成效。三是严格问责常态化。在导师制人性化基础上,对口上级领导主动担当,带头建立工作问责制,责任到人。对影响恶劣的事件需配以严格连带惩罚,增强问责的震慑力。
2、科学激励。这是党员领导干部能否在新常态下练就积极、正能量的心常态的关键。行为心理学的实际应用是各种激励理论。对基层党员领导干部而言,外部环境变化的积极因素能否内化为内部的执行动力,科学有效的激励非常重要。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基层领导干部感觉责任大、压力大同时成就感低、收入低,这与无效激励有很大关系。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激励要将物质与精神结合,定性与定量结合,工作与情感结合,监管与人文结合,集体使命与个人成就相结合,将合适的人放在适合的岗位,并及时对工作成效给予显性肯定,切忌只让马儿跑,不给马儿吃草或只讲奉献,不讲回报的不切实的短视行为。本次参与调查的多为上有老,下有小的中青年干部,处于兼顾工作和家庭的人生奋斗期,只有消退负强化因素才能激励他们勇往直前,从内心认同新常态对他们的要求并且外显于行为,做一名优秀的基层领导干部。
3、榜样力量。纵向榜样和横向榜样的示范效应很重要。纵向为同伴效应,客观、公正地对同部门基层领导干部的奖励给予广泛宣传,会对其他干部造成正向强化冲击,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讲,在渴望认同和追求个人价值的动力下,激起学、赶、超的热情。横向为家喻户晓的榜样人物。我们党和国家不断前进的历程中,涌现出了无数的英雄模范、先进事迹,他们可歌可泣的人生就是广大基层领导干部的楷模。
4、内化修身。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三严三实的重要论述,而三严三实摆在第一位的就是严以修身,这说明了修身的极端重要性。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修身活动是内化修身的重要方法。调查显示,基层领导干部反感一本正经的政治满堂灌,欣然期待的是充满人文关怀和个性化的聊天。高层领导对基层领导干部的领导艺术尤为重要,在双方内心认同彼此的前提下,高层领导个人的修身魅力能够潜移默化传递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宗旨意识,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严格遵守党纪条规,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从政的强大信号。
5、外化实践。定期开展面对面活动,包括高层领导与基层领导,领导与群众之间,走出机关办公楼,走到基层第一线,走进寻常百姓家,与群众直接的交流,了解群众的困难,倾听群众的诉求,接受群众的批评,汲取群众的智慧。在与群众的对话中,也分析工作的得失成败;在与群众的对话中,增进感情、促进理解、引进建议、改进方法、推进工作。能够得到群众的认可,是工作成就感的重要来源。而与高层领导的有效沟通交流,也是基层领导干部心理调适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