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校生心理健康状况特点及教育策略
"
论文关键词:职校生 心理健康 教育
论文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竞争的日益加剧,从而使人的心❥理压力进一步增大。对于职校生,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使他们不能正确面对挫折和困难,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从而导致退缩和逃避产生极强的心理压力。
由于长时间的不适应,最终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因此,学校要营造一个积极的、互相帮助、关怀的环境。除了学业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自我与情绪方面的发展。
一、职校生的心理发展有什么特点呢?这一时期的学生正处在有少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阶段,正处在半成熟、半幼稚的时期,他们的۵心理活动表现出如下特点:
1、心理素质发展不平衡
职校生自尊心很强,但自制力、意志力和毅力相对教弱,在生活中一帆风顺得意时,常产生明显的优越感和盲目的自信,若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又易转向情绪的反面,产生自卑感,甚至产生悲观失望的消极心理。通过对我任教的班级的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现在初中时受到处分的学生占37%,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有厌学情绪。通过平时的交流和观察,以及上课学习的表现,有近23%的学生存在着明显的心理障碍,而且在现实中大多数的学生一旦受到老师的批评教育或某种挫折后,不能冷静思考,从自身找原因,而是通过破坏公物、打架、逃课,发怒,跟老师顶嘴等方式来渲泻自己的不满。
2、情绪和情感的发展不平衡
职业学校的学生多数处于青春期,这个时期的学生求知欲望强烈,思想活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独立自主意识增强,他们的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变化大、矛盾多,是一个“多事”的阶段。他们的明辨是非的能力较差、易冲动、理智差,独立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弱,不愿受别人的管束,处事方法简单且不计后果,极易造成严重后果。 另外,职校生情感丰富而复杂,情绪变化急剧而强烈,常常动荡不定,为一点小事可显得非常激动、高兴,因一点挫折又会陷入极端的苦恼之中,从而悲观、泄气、绝望。所以有人把青少年阶段说成“疾风暴雨”期是非常有道理的。
3、人际关系不协调
职校生非常需要友谊,需要别人爱又需要爱别人,把友谊看成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伙伴,会使他们感到苦恼和孤独。友谊给他们带来欢乐和支持,来自朋友的鼓励、安慰和赞扬,♡往往比家长、老师的作用大得多。但由于学生自尊心很强,感情丰富而起伏性大,处理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弱,不少学生往往不能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容易产生矛盾,从而带来心理上的不平衡。
4、自我意识、自我实现的观念与认识水平、认识能力的差异
职校生自我意识增强、思维活跃,尤其现在处在信息时代,大量的信息以多种途径,源源不断地提供给学生,有真善美的,也有假恶丑的,由于职校生认识能力有限,自制能力相对较弱,对各种信息不能有效进行选择,一些不良信息就可能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极其有害的影响。如有些学生由于认识水平不足,自制力不强等原因,常常沉迷网吧而不能自拔,从而导致学业荒废,情感冷淡,暴力倾向严重,心理发展异常。"
二、针对以上特点,学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心理健康教育,让职校生学习一点心理知识。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的科学。它可以促进学生对自身的认识,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心理学知识还可以解答职校生在思想上和生活中的一些疑难问题,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自己,达到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比如,可以了解青少年青春期的心理变化规律,从而主动掌握自己的心理,安全顺利地度过青春发育期。在了解自己心理的同时,也学会了解同学的心理,从而对正确地处理好人际关系能有所帮助。使学生保持心理健康,学会做情绪的主人,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培养良好的个性,不断保持与增进身心健康。因而,学校要采用开设健康教育课或讲座,利用广播、电视、录像、黑板报等宣传工具,针对职校生的心理¢特点,让职校生从多角度、多场合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正确的认识其身心发展的特点,掌握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转变不良行为,从而使其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ว。
2、开展心理咨询,重视心理咨询教师的培养。
3、通过各学科教育,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和学校教育、教学是相互依存的、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许多课程都包含着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教师应积极深入地挖掘,对学生实施自觉地、有意识地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比如,可以结合语文课中英雄人物的坚强意志和英雄事迹,人物心理的描写等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影响。学校应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促进中学生的心理健康。
4、在教学中多给学生爱和尊重,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职校生强烈要求独立,对承认的干预表示强烈的不满,不喜欢保姆型的老师,大多数学生的独立意识非常强,他们与同伴可以无话不谈,却常常和家长老师合不来,这就是所谓的“代沟”。从而造成教育的困难,倘若教育者只是说教,往往造成父母和子女、师生之间关系的紧张,甚至有些学生表现出抵触情绪,少数学生则受不了过重的压力而产生苦闷、自卑的心理。
因此,我们要掌握学生的这些特点,多了解学生,加强对话和沟通,给学生一定的帮助和指导,促进他们认识结构和情感态度的变化,对自己的行为作出正确的评价和选择,解决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更好地适应新环境,不断保持与增进身心健康,帮助他们顺利进行安全的渡过青春发育期,为将来的人生道路奠定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