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几点思考
[摘要] 随着我国 经济 的 发展 ,民营 企业 已逐渐成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必须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有效监督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就成为民营企业加强内部控制、改善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分析了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对策。
[关键词] 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思考
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经过20多年的不断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占份额也越来越大,尤其是民营企业作为非公有制经济中的绝对主力,更是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从资产规模来看,目前已经占据我国经济的半壁江山,从经济规模上看,约占我国GDP总产出的65%~70%,从就业规模上看,吸纳的劳动人口约占我国城镇总劳动力的65%,但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缺乏长远的战略规划,“小富即安”思想严重;家族管理现象普遍,公司治理较薄弱,经营风险越来越大等。民营企业要想实现更高的目标,必须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 现代 企业制度。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必须发展内部审计。
一、我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1.民营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不高
在我国,民营企业是否需要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国家并没有明确的要求。内部审计如何进行操作,没有现成的理论和准则作指导,因此,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只能仿效当时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做法。由于内部审计监督职能容易被内部审计人员所接受,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一开始便以“查错纠弊”、“堵塞漏洞”等财务审计为主导,往往把被审计对象看作自己的“对立面”,很少以积极的方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起点和定位都不高。
2.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规范
民营企业内审机构,除独立设置外,既有与财务合并的,也有与监察、甚至安全保卫等混合设置的:既有受董事会、监事会节制的,也有受总经理领导的。形式多种多样,方法各不相同,严重损害了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原则,导致内部关系不顺、工作职责不清,使整个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难以总体规划和全面安排。而有的即使设立了内部审计机构,也并没让内部审计机构真正发挥作用。
3.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手段落后、范围狭窄
进入21世纪, 电子 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的日益发达♋,对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和生产经营方式都产生重大影响。其中 计算 机 会计 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和发展,对审计人员、审计技术及审计理念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但民营企业审计人员大多对计算机还不太熟悉,许多审计还停留在传统手工查账的基础上,在新技术方面还有些无所适从。审计手段落后,不但增加了审计难度,而且效率低、准确率差,严重影响了审计作用的发挥。 民营企业内部审计还没有从传统审计的“阴影”中走出来,尽管形式上有“经济效益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等,但基本★都是财务审计的翻版,主要职能仍然是“监督”,还停留在“查错防弊”的阶段上,而以财务审计为重点的内部审计并不能直接协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能力,这显然不符合目前民营企业飞速发展的需要。
4.民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不高
我国许多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素质不高,人员存在兼职现象。大部分民营企业都与家族管理有关,因企业规模的迅猛扩张,为了强化内部管理开始设立内部审计机构,但对于内部审计人员的聘任和培训做得不够,有的来自原来的财务部门,只懂基本的财务会计☏知识,而有的ท是家族的成员,连基本的财务会计知识都不清楚,更谈不上审计专业理论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而且,由于内部审计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甚至企业的核心机密,有些民营企业不敢轻易让“外人”负责内部审计工作,所以在用人上也会受到很大的限制。根据调查,还有许多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是跟纪检监察机构合署办公,人员是兼职使用的,这也不利于内部审计工作的有力开展。 5.民营 企业 的内部管理模式制约了内部审计工作开展
我国很多民营企业都实行家族制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在民营企业的 发展 之初是很有必要的,因为由于血缘与亲情的关系,大家有着较强的责任心,相互之间信任度和忠诚度也很高。但是随着企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这种管理模式使企业财产所有者与经营管理者之间的 经济 责任关系分割不清,容易导致利益冲突。因此内部审计部门在审查经营者是否背离企业目标、损害所有者利益的行为等问题上,比较难以把握。而且由于很多企业的重要岗位都是老板的亲戚或朋友,内部审计部门在处理问题时,很容易碰到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问题,有时候难以公正的提出解决对策,得罪了老板的某个亲戚,或许自己的饭碗也保不住了。所以说这种家族制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制度了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限制了内部审计监督、服务职能的发挥。
6.内部审计法规建设不健全
市场经济本身就是法制经济,它要求任何社会行为必须在 法律 的轨道上有效的进行,内部审计也不例外。从我国目前来看,审计工作的法规已颁布了两部,其一是关于民间审计的《注册 会计 师法》,其二是关于国家审计的《审计法》。而内部审计则没有内部审计法,虽然我国内部审计法规的依据是《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但并未上升到法律的高度,这就导致了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民间审计地位上的差异,造成公司企业内部审计组织、审计人员得不到应有的重视。2003年4年, 中国 内部审计师协会正式发布了《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和内部审计具体准则,但是这些准则对于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来说也只能参照执行。民营企业内部审计仍并未被纳入国家审计机关业务指导和监督范围内,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工作得不到法律的保证。
7.缺乏政府部门的指导和支持、容易忽视国家和社会利益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国家对于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是没有任何管制和指导的,这使得内部审计在民营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缺少了理论和制度的有效指导,影响了工作的效果与权威。民营企业在所有制性质上是属于个人的而非国有的,在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的时候,往往会忽视了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而内部审计机构是民营企业内部的一个部门,它的服务对象就是企业,要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努力。因此,企业老板的思想、行为就会对内部审计人员产生很大的影响,他们会十分自觉地维护企业的利益,甚至投机取巧帮助企业骗取国家的利益。对于已经发生的违规违法行为,他们会设法用各种合适的方法粉饰或遮盖住;会给企业带来好处的,对可能发生的违规违法行为,他们可能会出谋献策,给老板出歪点子。
二、我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发展对策
1.提高领导对内部审计的认识,改变观念
内部审计工作能否搞好,与单位领导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密切相关。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目标就是为企业增加价值和改进经营活动,它的服务对象就是企业所有者。因此,要采取各种办法和措施,提高企业领导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转变企业领导的观念,使其对内部审计的认知从监督的观念转向内审部门是领导的参谋部和智囊团,发挥真正意义上的内部审计权威性,从而推动内部审计工作的健康发展。企业领导人要依法行使内部审计的领导权,真正承担起领导内部审计的责任,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充分认识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紧迫感和责任心,提高自觉性;
(2)要将内部审计列入本部门、本单位工作的重要内容,结合实际确定内部审计任务和重点;
(3)定期听取汇报,加强督促检查,定期或不定期了解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给内部审计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4)注意运用内部审计成果,促进内部审计成果转化, 总结 经验教训,消除不利因素,克服薄弱环节,努力改进自身的工作;
(5)审定审计报告,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逐一处理,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肃纪律,采取治本措施;
(6)表彰奖励内部审计工作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和人物,关心内部审计人员的思想、工作、生活,调动积极性,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