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议高校实行公务卡结算制度问题

时间:2024-11-10 13:43:22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所谓公务卡,是♫指财政预算单位工作人员持有的、主要用于日常公务支出和财务报销业务的信用卡。在具有信用卡一般属性的同时,公务卡兼具财务监管的独特属性,是一种以高度透明为显著特征的新型财政结算工具。

为进一步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减少现金结算,提高支付透明度,加强预算执行监控管理,2007年7月,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印发《中央预算单位公务卡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公务人员在日常公务支出和财务报销中使用公务卡进行结算。对于高校而言,推行公务卡结算不仅可以有效提高经费支出的透明度,加强财政预算经费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而且便于科研教学项目用款,减少现金提取和使用,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1高校使用公务卡结算的意义

在国内高校财政拨款规模日益增加和财务环境日趋复杂的情况下,公务卡结算有助于推进高校经费支出的透明化、规范化和效益化,对完善高校财务管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有助于强化高校财政预算资金监管,规范财政资金管理。随着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高校预算大部分的支付行为都已纳入财政部门的监管,但以现金方式为主的小额支出仍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公务卡结算制度的实施,不仅可以减少现金使用,提升财务核算工作效率,而且能将各类财政资金支出统一纳入财政动态监控的范围,可以通过公务卡消费信息全面了解资金流向,保证财政支出公开合规,实现财政资金管理规范化。

促进高校财政资金管理透明化,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教育经费贪腐现象。公务卡结算本身具有痕迹支出的特性,使用公务卡消费后,消费时间、地点、金额等重要信息均可在财政支付系统中查询,消费记录更加详细透明,有助于加强财政资金监管,防范和抑制公务消费中出现虚开发票套取现金、虚构经济事项转移资金等一系列腐败乱象。公务卡结算不仅增加了高校财政支出透明度,完善经费监管体系,推进高校教育反腐工作开展,同时也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支出,有效地节约财政资金。

推进财政支付方式去现金化,减少现金流通环节,降低现金支付保管风险,ล实现财务核算效率和资金安全系数双重提升。公务支出中大量使用现金不仅影响资金的流动效率,而且极易形成监管盲区,为贪污腐败提供便利。公务卡结算最大限度缩减了现金流量,资金安全性得到有效保障,同时公务卡结算方式剔除了现金核算、清点、保存等环节,减少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财务核算工作效率明显提升。

2高校推行公务卡结算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公务卡普及率较高,实际使用率较低,用卡意愿不足,有卡不用的现象普遍存在。为适应公务卡结算制度改革的新形势,高校积极组织教职工办理公务卡,公务卡持有率大幅提升。但由于国家颁布的公务卡结算指导性文件缺少实施细则,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刷卡难、报销难等现象。再加上部分教职工固有的现金消费习惯,以及公务卡制度宣传不到位等因素,最终导致广大教职工对使用公务卡产生抵触情绪,很多教职工办卡后不予开卡或者搁置不用,使得公务卡实际使用率严重降低,形成大量僵尸卡,公务卡结算的多重效用也是大打折扣。

国内消费环境尚不完善,外部刷卡条件相对滞后,普遍存在限制刷卡的情形。我国信息化发展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刷卡消费网点分布不匀,即便是经济发达地区也很难实现刷卡条件的全覆盖,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小商家网点,基本上都不具备刷卡装置,这无疑给公务卡消费造成了障碍。如果教职工去不具备刷卡条件的偏远地区,只能先自行垫付现金,后凭借消费发票和无法采用公务卡支付的说明到财务部门报销,手续反而更加烦琐。

公务卡自身的局限性。公务卡办理限于特定人群,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在职在编的国家公职人员才能申请办理公务卡,而对高校来说,除在职教职工外,学生和长期聘用人员也是从事科研教学工作不可或缺的主要群体,同样有办理和使用公务卡的诉求。另外,公务卡自身功能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公务卡消费涵盖币种不全,仅用于办理人民币结算业务,高校教师出国访学、参加国际学术交流等外币支付情形受到限制。况且公务卡透支限额一般在2万~5万元,消费额度的限制和到期还款的属性也很难满足长期出差在外人员的公务消费需求。

高校公务卡结算管理制度有待完善,报销业务流程相对烦琐。为推进公务卡制度改革进程,国家相继出台多项实行公务卡结算的指导性文件,重点强调落实推广公务卡结算,但对于公务卡结算具体实施操作细则没有明确的规定。高校本身具有集科研、教学、行政等多重属性,整体情况复杂多变,公务卡结算制度对高校事务而言缺乏更深入的指导性和参考性,大部分高校也未针对自身实际情况建立符合校情、切实可行的公务卡管理制度,而制度的缺失也导致公务卡结算在高校推广期间产生各式各样的水土不服。

此外,公务卡结算报销手续较传统报销方式更加复杂。教职工公务消费后,需留存报销票据和刷卡消费交易凭条,等待消费信息数据由代理银行反馈至高校财务部门后,教职工才能够通过网上预约报销管理系统填报报销信息、办理报销手续,而后高校财务部门审核申请报销的相关材料,确认无误后,报销款项将转至指定公务卡上,最终完成报销程序。对公务卡报销而言,代理银行反馈公务卡消费信息的空窗期和网上申请报销略显烦琐的操作步骤,容易造成教职工对公务卡结算的抵触情绪。

公务卡结算无法从根本上遏制高校教育经费腐败现象。公务卡结算制度以国库集中支付为基础,对财政预算资金支出情况实行动态监控,提高了高校财政资金支出的透明度,对防止虚开发票、虚列经济事项等腐败现象具有一定的防控作用,但对于持卡人与供应商联合串通刷卡套现、拟定虚假合同转移资金等腐败行为则鞭长莫及,难以实施有效的监管措施,无法从根本上防范和杜绝高校公务腐败问题。

3完善公务卡结算的具体措施

加大公务卡结算制度的宣传和培训,扩大公务卡使用范围,提高公务卡使用率。各高校财务部门应制订公务卡的宣传计划,通过制作宣传手册、现场巡讲、微信传播等诸多渠道积极宣传公务卡制度,为全面推行公务卡制度创造良好的校园舆论基础,在广大师生群体中形成共识,使大家充分认识公务卡结算的优越性和必要性。同时,还应针对公务卡持有人群进行公务卡相关知识的专题培训,正确认识实行公务卡结算的实际意义,熟练掌握公务卡的报账流程及各项管理要求,有助于公务卡结算在高校中推广和普及,提高公务卡使用率。

改善公务卡消费环境,通过网银交易平台减轻公务卡刷卡压力。公务卡消费环境不成熟是制约公务卡结算制度推行的一个重要原因。国家应主导改善公务卡使用环境,加快刷卡网点布局建设,积极扩大POS机的覆盖范围,提高刷卡设施的布设密度,尤其要在公务卡消费环境相对较差的中小型城市大力发展金融交易信息化建设,拓宽公务卡结算的适用空间。此外,要充分借助移动互联网的优势,将在移动终端网上支付方式作为公务卡结算的重要补充方式☮。在不具备刷卡条件的场所,持卡人可以将本人的公务卡与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绑定,通过扫描二维码进行转移支付的方式完成对公务消费的结算。通过网银交易平台结算与直接刷卡结算相比,虽然形式不同,但本质上都实现了痕迹消费,其产生的交易消费记录也应视为合规的交易凭证。

改进公务卡自身功能,拓宽公务卡的适用范围。公务卡本身具有信用卡的基本属性,在实际应用中其自身功能性和实用性还存在改进的空间。如在国外用公务卡消费需开通VISA功能,否则多数情况下公务卡无法受理;长期异地出差需提高公务卡信用额度、适当延长还款期限,否则无法满足长期出差带来的公务消费和还款压力。此外,国家财政部门应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与银行进行充分的沟通协调,推出具有教育行业特征、满足高校科研教学实际需求的特色公务卡,允许部分有需求的学生和长期聘用非在编人员等群体办理公务卡,方便参与到学校科研教学活动当中。

建立健全公务卡管理制度,推进公务卡信息系统建设。各高校应根据国家财政部门出台的公务卡相关制度和规定,结合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校情、切实可行的实施操作细则,严格区分本单位公务支出中必须使用公务卡结算的项目以及可不使用公务卡结算项目,明确高校公务卡报销流程、注意事项及违约责任等相关事项,完善公务卡管理制度体系。强调落实制度建设,严格把关财务报销,增加高校财政支出的透明度,充分发挥公务卡制度优势,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公务支出管理。

高校应加快推进公务卡信息系统建设,建立银校互联信息平台,实现代理银行与高校财务部门联动,尽量缩短公务卡消费信息由代理银行传输至高校财务信息系统的周期,使持卡人能及时查询公务卡消费信息并尽快进入财务报销程序,减少公务卡业务报销等待时间。另外,高校可以基于网上财务报销平台,与系统供应商合作开发移动终端网上报销App,教职工可通过手机随时申请预约报销、查询报销状态、还款到账情况等相ผ关信息,操作快捷方便,信息获取及时,用户体验提升,有助于公务卡在高校中推广和使用。

完善高校公务卡监管机制,有效遏制高校教育腐败现象。要建立并完善高校公务卡监管机制,需多方并举,联合高校纪委监察、审计等部门对高校预算资金使用实行严格监管,定期对公务卡结算进行审计抽查,针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全校通报。高校还应建立群众监督机制,将公务活动消费信息公开化,接受广大师生共同监督。对腐败行为坚持零容忍,给予严厉惩治,做到惩防并施,有效遏制高校教育腐败现象的滋生。

4结论

公务卡结算是国家财政深化改革的重要创新,对于优化高校财务管理体系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公务卡结算可以实现财政经费全过程的痕迹化管理,对高校本身和广大师生而言既是管理手段的进步,又是一种资金使用的约束力,对逐步提高自觉自律按财务制度使用财政经费有着积极作用。虽然在实际推广过程中还存在不少使用和管理方面的问题,但随着公务卡结算制度改革不断深入,高校应主动适应并逐步完善公务卡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公务卡结算的作用,从而全面提升高校财务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