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生活,让思想品德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摘 要】我们要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
【关键词】以学生为主体,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育方法要贴近生活;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掌握知识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提出:要密切联系学生实际和社会生活实际,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地讲述有关道理,努力克服概念化和成人化的倾向。生活是课堂的大教材,课堂是生活认知的提升地,学生在政治课堂中学知明理,在生活中认真做人。要传递和交流人类经验,就必须把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教育与社会生活相联系,既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产物。这就要求教师开发利用现有的资源,汲取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学生展开面对面的对话。为此我们要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那么,如何才能走向生活,让政治课堂真正充满生命活力呢?
一、以学生为主体,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育学者肖川指出:“真正的教育就是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的统一。”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把师生的教学活动当作不可剥离、相互锁定的有机整体,在课堂教学中,既要肯定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努力把学生真正地纳入到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师生关系之中,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学会倾听和对话、学会理解和宽容、学会等待和分享,少一点苛责和冷漠,多一份鼓励和亲切,带着微笑走进课堂,绝不做“无所不知”的“一言堂”的“专制统治者”。唯有如此,才能最终达到师生间的心理相容,并在此基础上相互合作、相互学习,达到教学相长的理想境界。
基于这样的思考,在课堂上,我尽量摒弃“灌输”,转而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如果他们犯错误了,我会寻找适当的机会、采用恰当的方法和他们进行个别交流,做善于发现学生优点的老师,对学生的进步及时进行表扬。高一
(2。)班有个学生学习习惯很差,课堂上总是捣乱,作业也不愿意做,但他的字写得非常不错。于是,我抓住契机,一改惯用的批评手段,在班级中极力表扬他的字,然后不失时机地在课堂上对他多提问,及时进行表扬。慢慢地,我发现他上课越来越认真了,受表扬的次数也越来越多。如今,他学习态度有了不小的进步,对老师也尊敬了,课堂上更积极了……
二、教育方法要贴近生活
教师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确立学生中心的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生活情境,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如主题班会、课堂辩论、小组讨论、小品表演、演讲比赛等形式,引导学生走上讲台,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我曾在《传统文化的继承》一课教学中,课前安排学生在对传统文化进行社会调查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开展了“要不要继承传统文化”的辩论活动,并提前一周把课堂辩论的题目、内容和形式告诉学生让他们做好充分的准备ฬ。在课堂辩论中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为论证自己的观点引用了大量的具体事例和理论依据,个个畅所欲言,气氛十分热烈。每当精彩之处学生报以热烈的掌声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也不失时机地对辩论进行了引导、点拨和总结。在辩论中,学生明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辩证关系,取得了自我教育的实效。
三、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掌握知识
政治老师应积极主动地研究现实,收集相应的各类数据、各类与政治理论有关的信息,并积极主动地运用于教学上去。如果教师ฑ只是按课本内容传授给学生,那这门课肯定上不好的。因为政治的内容相对于其他科目来说是比较容易看懂的。因此,这就要求教师主动去研究现实,并自己运用相应的知识分析现实现象。如在讲授商品的属性时,首先要分清楚的是哪些是商品、哪些是物品和劳动产品。对于政治老师来说,从理论上讲清楚是没有问题的,但学生是否明白就不清楚了。所以我们必须结合实际,调动学生的兴趣,从而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在℉教学中,还要注重社会调查,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理解所学的知识,从而巩固知识,学会运用知识来分析现实现象。社会调查是了解现实、实证理论真实性的一个重要手段。作为传授理论的政治老师,不仅需要自己作社会调查,掌握第一手材料;同时也要带领学生深入社会进行调查,在调查中了解现实,在调查中理解和实证理论的真实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热情。
“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高中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所以我们应该把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与生活相通,拓展更广阔的课堂教学空间,让生活实践融入到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小课堂体现大世界,让♥生活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放射魅力。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学会理解、关心、尊重;在生活中认识自我,提高自主意识和自我调控能力,让思想品德教学因生活而美丽。
【参考文献】
[1]郑金芳.让学生在赏识中成长
[2]梁小萍.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心
[3]陈平.让孩子们从小都说我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