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与追逐

时间:2024-12-26 14:07:08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 要:西部文学的“西部”是一个宽泛的涵义,正因为“西部”的滋养,成就了一个极具地域特征的西部文学。西部的地理特征、民族文化,使得西部文学独一无二、不可复制,体现了西部文学的价值。但是面对物质化、商业化的社会,西部文学也存在着问题和挑战,如何保持自身独有的特性不被时代淘汰是西部文学今后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西部;西部文学;▼精神;个性

西部文学是一个极具地域⚥特征的文学创作流派,它有着不同于其他流派的独特性,蕴含着特有的地域文化形态。丁帆在其主编的《中国西部现代文学史》的序言中这样描述西部文学:“西部现代文学史的建构并非是简单地编撰一部区域的文学门类史,它是西部独特的文明形态的象征和显现,受制于西部的自然环境、生产方式、社会历史进程以及民族、宗教、文化的多样性、混杂性、独特性的影响,并一直呼应着中国现代文学主潮的脉动”。它丰富了中国文学研究的范围和领域,获得了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席之地。

一、灵魂深处的悲怆与浩瀚辽阔

西部文学共同的特点就是粗犷、悲怆、雄奇、浩瀚,这得益于西部的地理特征。西部的人们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生存,资源匮乏、到处都是草原的荒凉、大漠的死寂无边,使得西部文学下的西部自然少不了倾诉贫穷、沉郁、野性。这些“西部”特有的♋地理风貌构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积累了特有的文化底蕴,形成了特色鲜明、独树一帜的文化风貌。

在西部人与自然相互交织的关系中,“西部♒中国的自然作为西部人民世世代代特定的生活环境,构成了他们能够在其中直观自身本质力量的对象物,从此成为独特的审美对象。”①作家是人地关系、文学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中介和桥梁,由此,西部的地理特征影响着创作者的生命体验与西部经验,渗透到作品的创作中。如陆天明的《桑那高地的太阳》便让人们感受到了西部的荒凉和孤寂。

二、在历史的逐流中走向悬崖

雪漠在《大漠祭》的序里说道:“时下不少‘作家’的作品,多是些无病呻吟的玩艺儿,或卖弄一些技巧,或写些莫名☯其妙的文字,而老百姓的生活和疾苦,却少见触及。这样的‘作家’,真叫人羞于为伍了。”当代语境中的西部文学的创作出现了一种严重的信任危机,某些西部作家在当下的文学创作中随波逐流地去迎合大众趣味,为了金钱利益或是荣誉上的成就,舍弃作家应当有的职责和姿态,令西部文学走入了一个被误读甚至被曲解的尴尬境地。

时下,西部文学产量之高、题材之广泛,确是达到了瞩目的成绩。但是,从与生活的联系、反映社会的广度高度深度等方面来看,这样的文学作品是寥寥可数。大多数作家远离生活、疏离社会、不追求作品的文化含量。它远离人民群众的生活,而对于“生民疾苦”,作家也很少关注。在创作方法上,则出现了伪现代派、玩弄叙事技巧而无视思想与文化意蕴。更为严重的还有从创作到出版的商业化、追求市场效应、粗制滥造的行径。

三、坚守个性、重塑精神

在物质丰富、精神贫乏、道德沦丧的今天,中国需要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和价值观来引领这个时代?西部文学叙述着西部世界、西部梦想和西部精神,淳朴善良的民风、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恰恰就告诉了人们:当今社会需要的正是西部精神,启发人们树立理想和目标,不要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脚踏实地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著名评论家雷达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西部文学面临诸多问题的深层次原因:“这主要是与作家的文化视野狭窄有关。一些作家不能把自己所写的放到更大的背景下看,不能把目光对准激烈变化的生活,因此总是写出一些又老又旧的故事,一些没有时代感的故事,而不能注意到一些具有人类普遍性的东西。”当然,不是一边倒地否认文学的民族性或民风民俗的价值,而是在文学创作中,在书写民族性的同时,也要放眼四方,观照当下,寻求新的突破口,为西部文学的创作增添新的血液。将民族性和时代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是创作出好作品的关键。西部作家理应执着地坚守自己的立场,不为尘土所污染,把关注百姓的生存境况、文化选择以及地域文化的展现作为创作中永恒的主题。

所以,直面西部文学在中国文学版图中的真实处境,跨过己被固化了的西部文学表层色调,超越自然景观和风俗民情等题材层面,开掘西部文学历史与现实丰富多彩的精神价值,是西部作家文学实践中应当注重而且要努力的方向。

注释:

①肖云儒.中国西部文学论.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1页.

参考文献:

[2]丁帆.中国西部现代文学史[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