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研究生课程教学

时间:2025-01-13 13:50:06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

论文摘要: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创新能力,课程教学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切入点和关键环节。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探讨了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并就转变教学观念、拓宽和优化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和手段、加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考核方式、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等方面提出了提高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的对策。

论文关键词:创新人才;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

研究生课程教学是整个研究生培养中的基础环节,决定着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影响着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课程教学不仅是研究生掌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主要渠道,也是导师传授科研方法,培养和塑造研究生宽广的知识面和综合素质,以及科研创新精神的关键,课程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研究生知识体系、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塑造,而且最终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一、创新能力培养目标下课程教学的问题

(一)教学观念落后

研究生的培养是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与科学研究实践相辅相成的过程,两者应均衡发展,通过课程学习掌握知识,通过科学研究训练运用知识的能力。研究生教学实践表明,一些教师的教学观和少数学生的学习观存在着与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不相适应的现象:由于科研和论文为重的价值取向淡化了课程教学和课程学习的重要性,误认为课程学习的目的仅仅是修满学分,从而忽视了课程学习对科学研究和论文的基础性作用;这种观念作用的结果是出现了教师过分重视科研工作而轻视课程教学♪,而研究生则过分重视硕士论文和科研论文而轻视课程学习的现象;而且,还存在以论文质量作为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的主要依据,客观上使研究生课程教学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

(二)课程设置存在不足

1.课程体系的结构不够合理。课程设置主观性强、局限性大,过分重视专业课,强调知识结构的专门化,忽视了课程的基础性和宽广性,缺少基础学科的支撑和相关学科的交叉渗透,导致研究生知识面过窄,适应能力差,缺乏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2.课程的设置和实施随意。部分课程的设置忽视了培养目标的要求,没有充分从研究生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出发,科学合理地设置研究生课程,而是根据导师个人的认识、以及导师所从事的科研方向设置,忽视了人才培养所需要的知识结构;有些课程因任课教师的知识结构或能力所限,即便有完善的培养方案和合理的课程体系,其课程教学质量也难以保证。

3.课程体系设置重理论而轻实践。研究生的培养存在重视科研和科研成果,把科研能力的培养作为研究生培养的最终目的,误认为研究生所具有的科研能力就是创新能力,研究生在科研和论文上花费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在这种课程体系中,存在忽视课程教学效果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以及创新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三)课程教学存在问题

1.教学内容重复。公共基础课程、部分专业基础课程,甚至专业课程,存在着与本科生课程或课程内容的重复[3];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和前沿性不够;课程设置因过多地强调学科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而不够宽广,相关学科的交叉和渗透不足,使研究生掌握的知识过于专门化,知识面不够宽广,适应能力较差。

2.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单一。课程教学某种程度上还存在着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对于开设了旨在促✫进研究生积极参与讨论的seminar课程,由于教师和上课时间以及所选择教学内容的随意性,课程的理论深度和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得不到保障。教师未能有效地组织课堂,存在着重视教学组织形式,轻视教学效果的现象。这两种课程教学模式都不利于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大部分课程采用较为单一的闭卷或开卷笔试这种考核方式,难以体现对研究生科研素质与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考查。

3.缺乏课程教学效果评估及激励机制。科研成果是教师考核评聘以及研究生综合评价的重要因素,在这种评价体系下,教师和研究生将大量的时间投入到科研中,存在重视科研成果,忽视课程教学效果的现象,对教师的教学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四)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热情欠缺

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热情的欠缺对研究生课程教学的良好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研究生课程设置随意、课程内容局限,课程教学不是以学科培养目标所需人才的知识结构为出发点;教师优先考虑科研的需要,随意停课调课;部分教师投入课程教学的精力有限,没有将学术前沿知识和个人科研成果及时和有效地融入到研究生课程教学内容中。 "

二、创新能力培养目标下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

(一)转变观念,重视课程教学

教师在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教师应加强对研究生教学工作的责任意识,克服重学位论文、轻课程教学的倾向。导师有责任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思维,以完整的前沿的知识结构和责任意识,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促进研究生形成独立思考的意识,以及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的意识;引导学生把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有机地结合,强化课程教学效果和科学研究成果并重的培养理念。

¡(二)课程设置的改革

1.构建创新能力培养目标下的课程体系与结构。研究生课程是教学工作的基础,它直接反映着教学目标和培养目标。针对当前研究生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构建合理的课程设置体系尤为重要。首先,在课程设置方面,改革完全以二级学科设置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做法。专业课程可按二级学科设置,以体现二级学科本身的特点和学科应有的知识结构;专业基础课程,则应按照一级学科设置,夯实学科基础知识。其次,课程设置体系应有明确的层次性,以使研究生的研究意识、思维视野和研究能力得以逐步提升。第三,增设跨学科、综合性课程,增加研究生选课的空间,拓宽学生视野,以便从事跨学科的研究。

2.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研究生课程设置应根据学科特点,建设精品课程和体现本学科特色的课程,淘汰层次低、内容老化并且与本科教学重复的课程,优化整合内容相近的课程。专业课以及专业选修课的设置不仅要使研究生形成完整的系统的知识体系,而且要体现学科交叉;加强学术前沿讲座和文献综述课程,使学生熟悉相关学科领域的热点及最新的科研成果,拓宽视野和思路;重视实践性课程的设置,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勇于实践,提高创新能力,宽口径培养研究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综合素养。

优化课程设置的关键在于研究生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目的在于研究生科学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同时还应注意课程教学内容的合理布局,课程教学内容要突出前沿性,这关系到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高低和创新成果的大小;加强研究生知识体系和能力等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使之成为研究生创新的重要基础。

教学内容的更新也必须重视教材建设,教材的编写和选用要立足于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并保持教材内容的相对稳定性和前瞻性。

(三)改进教学方式和手段,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1.选择适宜的教学方式,增强课程教学效果。研究生课程教学方式极大地影响着课程教学的效果,课程教学由以传授己有知识和成果为主要内容的传授性教学方式,向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主要特征的研究性教学方式转变,把课程教学的单向灌输方式改变为研究生主动学习和教师课堂讲授相结合,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鼓励采用启发式、讲座式、研讨式的教学方式。根据不同课程的不同特点,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应灵活选择,各种教学方式也应必要的结合。基础课侧重于传授式教学方式的同时,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的目的出发,应鼓励研究生参与课堂讨论;专业课可采用研讨式教学与传授式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但应侧重于研讨式教学方式;学术前沿讲座和文献综述类课程可采用研讨式教学方式,通过学术报告和学术交流,使研究生更广泛地参与拓宽学术视野的讨论,不断提高研究生的学术水平。总之,只有通过调动研究生学习和研究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促进研究生科研认识与实践能力的提高,才能使课程教学成为训练研究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舞台,实现研究生课程教学的目标。

2.完善课程考核方式。深化教学方式的改革还应包括灵活选择考核方式。研究生课程考核方式要能充分体现教学效果,教师应针对研究生的特点和学科培养的要求、不同课程所采用的课程教学方式,采用不同的考核内容,选择不同的考试形式。考试方式可采取闭卷或开卷考试、课程论文和文献综述等,闭卷考试应与其他考核方式有机结合。通过闭卷考试考察研究生系统扎实地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程度,通过课程论文和文献综述等考核方式,促使研究生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了解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学术前沿,拓宽知识面。考试内容要充分激发研究生的研究兴趣,促进研究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四)加强研究生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课程教学质量高低,与研究生教师的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和教学方法有着重要的关系。要围绕课程教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学术素养、教学和研究水平;严格研究生授课教师的遴选,把研究生教师的遴选、培训、考核、聘任有机结合起来,选用有经验的教师承担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通过课堂教学质量考核,促进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的不断提高;引进激励和竞争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教学和科研积极性,保持研究生教师队伍的生机和活力。

(五)建立规范化的研究生教学管理体制

要重视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修订,拟定较为完善的课程教学大纲,建立合理规范的课程教学流程,完善研究生选课制度;要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并以课程教学为主线,带动师资队伍建设和教材建设;要加强对研究☤生课程教学的管理,严格制定研究生课程考核标准,完善研究生课程考试制度;要建立有效的研究生课程教学检查和评估制度,设立科学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从教学督导、导师组、学生评价三方面促进课程教学改革以及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课程教学是要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所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因而,研究生课程教学的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培养创新型研究生具有深远的意义。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