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问题及其管理方法初探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打破传统管理思想,对大学生的管理工作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成为当下高校面临的新课题。根据当代大学生思想和行为表现的新特点进行分析.发现其问题可归纳为“四化”,针对“四化”提出了“三导”式管理方法,并将该管理方法应用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大学生;四化;三导;思想政治教育
O 引言
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这对于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相统一的系统工程 但是.近年来经常听到不少社会上反应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综合能力下降的声音,也有高校学生犯罪、自杀等事件频见报端。显然.这与我国经济体制以及教育体制改革的发展潮流不相适应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行为出现多样化、思想多元化的倾向.出现的问题也呈现诸多新特征.相应的管理方法也需要更新
1 大学生问题— — “四化”
总体来说.当代大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可概括为低龄化、多样化、普遍化、社会化.这就是所谓大学生问题“四化”。这四个特点错综复杂,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目前.进人大学或者刚刚毕业的学生几乎均出生于1985年之后.这批年龄段的孩子.不管生活在农村还是城镇、城市,他们的父母经历了改革开放,具有相对进步的思想.并且孩子绝大多数都属于独生子女。从国家的层面上来讲,这是十分有利的,但是.由于父母在对孩子的管理方面欠缺经验.导致这批进入大学的孩子出现了上述四个问题
1.1 低龄化以往.低年级的学生很听话 比如刚进大一的同学.由于刚刚经历紧张的高考.他们大多还体现高中生的特征.努力学习.非常听话,安静顺从。如果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总喜欢找辅导员、老师、同学等倾诉,这有利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大一新生一进入大学就出现了不少问题.比如家庭困难的学生偏于自卑:离异家庭的孩子缺少温暖:单亲家庭的孩子容易自闭:富裕家庭的孩子可能攀比。这些问题往往呈现隐蔽性特点.不少问题难以被发现 这与学生过早接触社会有关.体现出与年龄不相符的所谓“成熟和思考”。但是。他们对这个世界的所谓认识往往都是基于他个人的家庭背景、社会经历和个人认识层面上的.带有片面性.不客观性。
从大一就开始出现上述诸多问题.这是一种不好的迹象.需要引起辅导员及学校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否则.当他们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别人就很难再改变他们的观点.学生管理工作将非常难做了
1. 3 普遍化当代大学生许多问题是“潜伏”的.同时也是多样性的 有多少问题被发现.这需要看辅导员在学生问题中的深入程度 一般来说.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在不断跟踪不及格、自我封闭。家庭背景不好等类型的学生问题时.往往那些成绩突出学生、性格开朗学生、个人发展顺利学生的问题具有极深的“潜伏性”而被忽视比如.我国北方一高校某学院一学生拿过国家级奖学金、是学生会主席、党员。
平时待人非常热情、办事干练。但就是这样一个优秀的学生.由于恋爱失败.一时想不开.杀死了女友.同时自己也服毒自杀。这一惨痛的事件说明,辅导员工作也需要对这一类同学予以高度的关注 因此.大学生问题的多样性及其潜伏性体现了大学生问题ต的普遍性特点。
1.4 社会化高校学生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普遍受到家庭的呵扩过多.集体观念弱、相容观念弱、责任观念弱;同时由于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逐年提高.学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学生的就业压力、学习压力明显加大;而对于部分家庭困难学生。由于生活经济来源不稳定.生活压力大 加ผ之现在信息传播速度加快.广大学生接受信息的途径较多.各种有害信息对学生的思想冲击较大 另外,高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他们成长环境、成长经历、性格特点都不相同,“人各有志、人各有才”,每个人的发展方向、发展方式与最终的发展程度都不会相同需要特别予以高度关注的一类问题是.不少大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受到了家庭的影响.家庭问题变成了学生问题。比如家庭离异,给孩子造成创伤,大学期间会特别地花大量时间考虑另一半.并且产生严重的不信任感:家庭暴力,导致孩子性格孤僻,自我封闭;父母犯了经济或其他的错误.导致孩子感觉在学校抬不起头 这些问题已越来越多地成为学生管理的重点和难点 家庭的社会性加速了孩子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与认知.家庭问题的出现导致了孩子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与认知可能出现偏差和错误.从而可能走向相反的发展道路.严重的甚至由于家庭问题而直接毁掉孩子的人生和前途
2 大学生的管理方法— — “三导”
尽管当代大学生会出现上述诸多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呈现出如此鲜明的特点。但是只要深入调查.仔细分析,思考对策,把准脉博,各个击破,对症下药,所有遇到的学生问题可以迎刃而解
2.1 大学生分类以往仅依据学习成绩将大学生分成优秀学生、中等学生、差等学生三类。笔者认为.这一分类对于当代大学生有失偏颇 因为学习仅仅是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一个优秀的大学生不仅包括学习能力强、学习成绩好,其评价标准还应包括为人处事的能力、情感自我控制能力、社会交往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等.高等学校更应该重视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
笔者经过研究.制订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并据此将当代大学生✡分成如下三类:优秀学生、中等学生、待提高生 针对这三类学生给予相应的管理方法 这里特别说明,之所以不提“差等生”.而提出“待提高生”.是因为这类学生并不一定是其学习成绩不好.而是其综合素质尚未达到优秀的标准,需要进一步努力提高才行。
2.2 优秀学生的管理方法—— 引导这一类学生就是我们常讲的“又红又专”.所谓的“红”系指思想进步、奋斗目标明确、自觉性强、学习努力、持之以恒、热心助人、主动关心别人的学习和心理健康、积极主动地与辅导员进行沟通和交流 所谓的“专”系指学习成绩好.适应大学的学习特点.养成了自己的学习习惯.拥有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 他们有,能力参加各种业余的创新活动与科研活动 对于这类学生,辅导员只要适当的引导.想办法为他们提供相应的资源.帮助他们申请参加各类电工基地,或帮助他们寻找导师、进入实验室参与课题研究.借以发挥他们专业基础好、动手能力强的特点.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实际上.这类学生就是年级的排头兵.辅导员加以适当的引导.可以让他们在各个方面都走在前面.为其他学生起到一个“表率”或“引领者”的作用.让其他同学有一个努力和提高的方向。
2.3 中等学生的管理方法—— 牵导这一类大学生具有摇摆性.他们有时候表现出较明确的奋斗目标和一定的自觉性.愿意努力学习.思想比较进步.能够主动地和辅导员进行沟通。他们基本上适应了大学的学习和生活 但是他们容易受到社会环境和身边待提高生的影响.意志不够坚定.学习不够持之以恒.吃苦精神有所欠缺 当辅导员关心他们的时候.他们会热血沸腾.跨入了优秀学生的行列:一旦遇到了问题.自己无法解决.也没有主动和辅导员沟通的时候.他们体现出软弱性和易变性。
对于这类学生.当他们奋斗目标不明确.学习松懈.生活上、情感上遇到了问题.情绪不能自我控制时,辅导员需和他们谈话:当他们对前途和未来认识不清晰、人生态度和立场摇摆不定时,辅导员要适时的发现他们的动态.牵引他们前进
2.4 待提高生的管理方法— — 劝导这类大学生是管理的重中之重 因为.他们总是偏向于走在与第一类优秀学生的相对面 一般来说.能够考上重点高校的大学生都是优秀的、具有培养潜质的,他们普遍心思机敏。但是,往往由于各种影响,如家庭的、社会的、同学的、朋友的,再加上自己不正确的观念,导致他们对未来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头绪众多.明显缺乏学习自觉性。他们希望成为优秀的综合型人才.但仅停留在口头上。很少去努力,一旦受到挫折,很容易将责任推到客观原因中去 还有的学生高中学习是在老师和父母督促或陪读下完成的.不太适应大学开放的教学和管理模式:有的由于父母关系紧张.导致自己与同学关系不好.而且沉迷网络:还有的是留级生 这些学生一般成绩不突出.生活非常随意.自我要求不高.经常旷课.多门功课挂科。
经调查和研究表明.大多数的待提高生也是学习的特困户.绝大多数待提高生的问题与家庭因素有关.学生问题的“社会化”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这一类学生问题源于父母关系紧张、家庭暴力、单亲家庭、家庭错误教育方式、家庭特困.还有大学生自己立场不坚定、轻信别人等现象 辅导员就要时刻关注这一类学生.不仅要做好学生工作.还要经常做好学生父母的工作。辅导员要结合学校政策,建立学院、父母、辅导员和学生本人“四位一体”的管理网络.时刻劝导待提高生悬崖勒马、回头是岸。可以说.对这类学生管理得好.他们就可以成为国家的栋梁:管理中只要稍嫌疏忽.就可能遗憾终生
3 “三导”式管理方法的成效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只要把工作落到实处.未雨绸缪,建立大学生问题预防体系和事故应急处理系统.就有可能将绝大多数可能发生的问题化解掉 以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2012届本科生为例.这一届毕业生在年级辅导员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指导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4 结语
学生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学院老师、学院学工组联合起来。与学生家长、学生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做好 实际上.学生管理的目标是一致的,即培养优秀的符合我国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综合能力的、全面的大学生。随着时代的进步,可能会有新的学生问题出现.那就需要所有参与人员在对大学生开展“三导”式管理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探索面向大学生的管理方法.培养更多杰出的、优秀的大学生。
中国硕士论文网提供大量免费工商管理硕士论文,如有业务需求유请咨询网站客服人员!
参考文献: 2 陶霁月.论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J].科技创业月刊,2012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 刘献君,郝翔,思想道德修养[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