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类本科生职业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

时间:2024-12-26 01:53:44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在国内外,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历来都是学校、政府和社会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在当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更成为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围绕这一问题的探讨很多,有人认为扩招不妥,这显然是走精英教育的老路;有人认为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培训和就业指导,如果现有社会岗位数量达不到待就业人员的数量或存在着职业的差别,则就业的竞争于个人或社会并无实质改善;有人认为现在我国用人单位存在歧视行为,还有人认为应该进行“对口培养”,但是无法在一般学校的各个专业广泛推广等等。

于是各种各样的人才培养方法成为研究热点: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研究型等。实际上,就业问题的本质还是竞争上岗问题,只要存บ在职业能力的差异,优胜劣汰的问题将长期存在,只不过竞争激烈程度有所不同而已。

对于学校来说,面临的是全体而不是部分学生的就业,就业压力的直接影响是招生的压力,严重的后果是专业甚至学校面临生存危机。因此,缓解就业压力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

缓解就业压力的最好方法就是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其核心就是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知识、能力、素质的客观规律1.知识是能力的源泉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包括一定的专业理论、专业技术、从事实际岗位工作的操作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和解决岗位工作上出现的问题的能力。从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来看,能力是个体顺利进行某种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完成某项活动的综合本领,其实质就是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专业理论和技术是知识,它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总结,知识发展的最高成就就是科学。知识一般分为三类,即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思维科学知识。

素质主要包括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和身心素质,指人在先天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性及其基本的品质结构(如智慧、意志、情感)和对人、事、物的态度倾向性等,是一个人一切思想和行为的内在基础。[1]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它们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知识是素质形成和提高的基础,是能力的载体,知识可以通过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进行传输。

能力是知识和素质的外在表现或体现,是专业人才贡献社会的直接本领和价值。知识和素质是通过各种各样的能力表现出来的,一个能力强的人容易获得某种知识,凡不以知识为基础的能力充其量只能是一种低级的技能,甚ค至是本能。

素质诉诸于实践就表现为能力,离开能力,素☯质就无从表现、观察、确证和把ก握。素质的基本要素是知识和能力,其核心是价值观。

根据素质内在性的特征,人要把所学的知识经过自选、吸收、融合、创新,变为自己的灵魂,内化到自身之中才能形成素质,所以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引导使学生自觉加强自身的改造,才能使其形成良好的素质。因此,渊博的知识、卓越的能力和高尚的素质都可以通过良好的教育(学校、社会、自身)而获得。

2.素质教育应体现社会需求和个人的完善长期的应试教育使许多学生在上大学之前,只知道学习,其他事情全由学校、老师和家长包办,导致其除了学习,几乎什么都不会。进入大学后,一时难以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自律能力低,不会主动学习,不善于管理自己的时间,有的学生由于禁不住社会的诱惑而误入歧途。

也有很多人毕业以后,只懂得些许유理论知识,遇到问题不会解决,依赖性强,心理素质差,无法面对社会压力和诱惑,甚至导致悲剧的发生。这样的毕业生如何找工作,如何做好工作?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