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以就业为导向改革专业教学提升职业能力
论文关键词:就业导向;职业能力;专业设置;教学改革
论文摘要:专业设置和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是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关键因素。以就业为导向进行教学改革,并加强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是解决大学生就业的基础。
1以就业为导向进行专业和教学改革
1、1专业设里要以就业为导向
普通高校在设置与调整专业时,首先要对当地资源优势、产业结构、经济发展规划、劳动力素质和人才需求状况等要素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要以区域内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调整和发展需要以及本地区人才市场对相应层次、规格人才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决定专业设置,也就是说,专业设置既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当地产业政策的要求和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的变化开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需要的专业;又要以就业为导向,从受教育者的需要考虑,满足学生个人要求。
各高校的专业设置与调整,在强调需求导向的同时,必须考虑学校整体专业结构的优化和自身条件是否可能保证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另外,当今技术进步对社会职业的种类和职业活动的内容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导致产业结构和职业结构的不断变化,新旧职业的更替周期加快,职业流动愈加频繁。由于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学校设置和调整专业在考虑现实需求和条件的同时,要有适度超前的意识,科技发展的动向和趋势,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基础,抓住时机,创造条件增设新专业和改造相对老化的专业,在总量和时序安排上适度超前,以适应未来几年的需求。
经济和技术不断发展,引起了专业结构调整和职业要求的变化;社会需求是一个不断变化过程。因此,学校的专业设置要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满足社会急需和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就必须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便学校对社会需求做出迅速反应,适时适度地开发新专业,改造和淘汰旧专业。专业设置灵活也便于学校提高办学效益。但同时还应注意到,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其产业结构和就业形式就会趋于稳定。专业设置应针对不同时期的主导产业,要求一定的稳定性。教育的连续性和周期性也要求专业相对稳定,因为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师资结构、不同的设备要求,一个专业从筹办到初具规模,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物力和财力,至少3~5年才能看出效果;要取得较好的效益,则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只有使专业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才能办出质量、办出规模、办出特色和利益。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根据市场的供求法则,冷门专业与热门专业在一定的条件下是相互转化的。因此须充分研究市场供求关系、发展与变化的趋势。
专业设置不仅是学校的个别行为,也是一种社会行为。学校面临的是区域性大市场,合理设置专业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科学规范地设置专业,遵循局部与全局相协调的原则,能够减少盲目性、随意性,提高可靠性、有效性。学校的专业设置需要建立严格、规范、有序的管理体系。学校在了解清楚社会需求之后,应根据自身性质、特点和发展方向,按照国家和地方的规划布局,设置相应的专业,要特别慎重对待与周围学校相同或相近的专业,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发挥自身优势,避免恶性竞争。
社会需求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直接动力,教学改革必须与社会需求接轨。《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中指出:“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克服学校教育不同程度存在脱离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现象’。这就给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即为了适应当今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要在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改革。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良好的教育思想是教育成功的关键。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需求越来重视学生的能力,而并非纯粹的知识。因此,我们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必须朝着能力本位的方向转化。那些认为“对大学生来说知识最重要”的观点,已严重落后于社会发展的需求,我们必须重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我们的高等教育才不至于培养“无能之辈”!也才能真正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教学内容是教学改革的核心部分,传统的教学重视学科自身内容的完整性、系统性,但忽视教学内容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往往导致学生学习了大量的知识,却不知在实践中如何运用,致使“高分低能”。这种教学内容严重栓桔着我们教学的发展和学生能力的形成。任何事物都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因素组成的复合体。由于学科的分化,使得许多知识分别归类到不同学科之中进行分类学习,但是,这种内容的分化和分类学习造成学生不易对事物进行整体理解,进而造成实际工作能力低下的现象,这是当前高等教育☢的缺陷。因此,我们在教学内容筛选上,一定要紧密结合职业工作实际,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避免空洞和远离实际的理论,真正为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教学方法是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关键。高等教育实现以能力为本位教育理念,必须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下功夫。传卐统的教学方法是在知识本位理念下形成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知识本位教育已被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整个高等教育正朝着能力本位方向发展,但是作为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起决定作用的教学方法的改革却严重滞后,多数教师仍然在沿用那些“扼杀学生创新能力”的注重知识传授的教学方法。因此,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能力,必须按照能力本位教育的要求改革教学方法。
只有按照以上这些基本要求进行教学改革,培养出的人才才能适应社会发展,满足社会需求;否则,那种死守传统、原地转圈和闭门造车式的所谓教学改革所培养的人才,必定会使毕业生走人就业的死胡同,我们必须加以摒弃。
2提升综合职业能力是大学生就业的基础
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和较强综合职业能力的专业人才,而当前的大学生在这方面相对较弱,这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认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要做到在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基础上,重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真正为就业服务。
职业能力是指个体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在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情境中,进行迁移、类化与整合所形成的能完成一定职业任务的能力。此能力是指那些与职业岗位密切相关的能力,我们所说的综合职业能力与此职业能力有一定的区别。综合职业能力的构成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与职业岗位密切相关的能力,即在前面所提到的“专业能力”;另一方面是虽与职业岗位关系密切,但可以迁移、泛化到其他不同职业领域的能力,属“非专业能力”,即“关键能力”。关键能力不同于一般的基础性能力,具有明显的职业化特征,是对传统的职业能力观的补充和发展,它同专业能力一起构成了综合职业能力的结构框架。
专业能力一般是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项能力等与职业直接相关的基础能力,是职业活动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关键能力超越一般专业能力领域以外,而对职业活动的顺利进行以及促进职业生计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与纯粹的、专业的职业技能和知识没有直接的联系,但又与完成职业所需要的专业任务密切相关。关键能力包括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其中,方法能力包含独立思考能力、分析判断与决策能力、获取与利用信息的能力、学习掌握新技术的能力、革新创造能力和独立制定计划的能力等。社会能力包含组织协调能力、交往合作能力、适应转换能力、批评与自我批评能力、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关键能力之所以“关键”在于劳动者应能独立工❤作、独立思考、勇于承担责任、善于交流合作,从而能积极应对变化多端的社会,不断或重新获得新的职业知识和技能,这对从业人员未来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在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中,既要强调专业能力的提高,也注重关键能力℉的培养。通过团队活动、情景训练、挫折模拟等形式,鼓励学生走向社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增强承担实际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心理压力的能力。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具备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正确认识社会和集体合作的能力,正确处理和化解矛盾的能力以及主动适应和承担风险的能力。
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以广泛的社会需求为前提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引发的各个行业与产业的结构调整与技术的更新,形成了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才的多样化需求。教育教学改革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经济的需求,把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与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需求结合起来,使学生在面对今后的职业生涯时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