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成为事件
如何让学生的阅读成为“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途径”(课标语)?这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也是阅读教学必须要达到的境界。
一、阅读,以提取信息为开始点
阅读首先是从文本的语言中提取信息的过程,即阅读首先在文本内容中循环。
用一节小学语文课《螳螂捕蝉》来说,可能更清晰,其推动教学进程的主要问题如下:
1.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请结合关键词(老师提供,略)复述故事。
2.根据课文内容说说吴王是攻打楚国好,还是不打好?
3.历史上因劝谏而获罪处死的例子有不少,但文中的少年却对吴王说了一个故事,不仅达到了劝谏的目的而且幸免一死,你能生动形象地说说这个故事吗?
4.少年的故事仅是成功的一半,阅读2―8段思考,他还做了哪些准备?
5.少年表面上是在讲故事,实则是在劝谏,他与大臣的劝谏有什么区别?
这节课显然是阅读教学课,但这节课教了什么?或者说在老师带领下学生做了什么?
这些从文中筛选与抽取出来的内容叫什么?当然是信息。什么是信息,信息是内在于句子里能从句子里抽取出来的内容。因此,这节课给我的最大感受是,在老师精心策划下的听说读写训练的阅读活动,主要培养的是信息提取的能力。这样的教学,就好像是沙中淘金,做的是力气活。而不像蜜蜂采蜜,把花粉酿造成新的事物――蜜,做创造的活。阅读只是在文中的内容中循环,拒绝了学生的体验与感悟,因而不能创生出作品的“意义”来。
二、阅读,以创生意义为落脚点
阅读当然不能只在文本的内容中循环。意义不是什么内在于文本中的内容,而是文本引发的读者的独特的阅读体验所呈现的结果。而每一个读者的知识背景、学习经验、生活经验和阅读心境以及阅读期待不同又影响着阅读的程度。或者换种表达方式,信息回答的是“它是什么意思?它说了什么?”意义回答的是“它做什么”,问它特定的语言和审美结构在读者的具体유阅读中会引起什么反应。从内在机理上说,就是读者借助推理、想象等手段,对内容加工、提炼,因此,它是读者和文本共做的一场事件,意义是此一事件的结果。
我在教《孔乙己》一课时,就带领学生把解读引向了小说的审美结构:
孔乙己的生活环境中有哪些人组成,你能否列举一下并且归个类?
有长衫主顾,有短衣帮,有“我”,小孩子,有掌柜,还有丁举人等。可以归为三类:一类是成年人,并且成年人中也有两类,一是长衫主顾,包括丁举人,一是短衣帮;第二类是大孩子;第三类是小孩子。
每类人对他的生活有什么影响?这些影响反映了什么问题?带领学生向社会根源、向作品主题漫溯。
小孩子闻得笑声,就到店中来,孔乙己则可以分几颗茴香豆给他们,站起身来,俯下身去,在“多乎哉,不多也”中博得些许快乐。
关于大孩子,即“我”,小说中有两处描写。一处是教“我”识字,“我略略点一点头”,爱理不理,心想“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便回过头去,不再理会”。不让孔乙∞己靠近。第二处是孔乙己最后一次到酒店喝酒,“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决不靠近孔乙己。
短衣帮以嘲笑、挖苦孔乙己为乐,或者说是在孔乙己身上尽情找乐。而掌柜除此之外,只是记得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丁举人本是与孔乙己同根,中了举了,就富贵了起来,对没有中举的孔乙己,对偷了书的孔乙己则是“先写服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致使孔乙己最后只能用手“走”去生活。
把这几类人连在一起看,有什么发现?
小孩子天真无邪,纯真可爱,没有受到社会与文化的浸染,所以对孔乙己是“无忧无虑”,孔乙己能从与他们的“交往”中获得些许快乐和解脱。但只能走进他们的“笑声”,显然不能走进他们的心灵。小孩子长大一些就成了大孩子,大孩子显然正受着浸染,社会与文化的陋习正侵蚀着他们,他们的灵魂正遭受着褪变,所以也瞧不起孔乙己,鄙视与厌弃孔乙己,因此孔乙己显然已不能从大孩子身上寻得快乐,甚至也不能与他们交往或交谈。对大孩子的世界也只能远远地看着,想走近显然已不可能了。大孩子进一步成长便成了成年人,而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孔乙己连看客也不是,只是笑料。他们或者对豪强者充满敬畏,对比自己更不幸的人肆意嘲弄,并比赛嘲笑不幸者的痛苦与伤疤的能力,以重拳出击迅速给出致命一拳为荣的,来寻找一时的快乐与“陶醉”,这就是“穷开心”,穷极无聊;或者是胜利者对失败者的肆意的摧残与伤害。总之,孔乙己成了这个社会的唯一,成了这个社会全体成员的“敌人”,为这个社会的所有阶层的人所不能接受,因此,他的死是“的确”的,当然至于什么时候死,则是“大约”的。 ☠
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作品的意图在于,揭露整个社会与文化,悲剧就应该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产生,因为这个环境的最大特点,就是集体的愚昧与麻木和人性的扭曲,Ⓐ它的本质就是“吃人”。
我们还可以作更深广的讨论,继续追问:为什么会造就孔乙己这样的人,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人文环境?作者有没有在作品中有所暗示呢?我想是有的。
孔乙己的名字是怎么来的?来源于描红纸上上大人孔乙己这似通非通的尊孔教育的话里。丁举人是怎么发迹的呢?既然是举人,当然是从描红纸上大人孔乙己开始读尊孔的书而成功的。成年人嘲笑孔乙己的什么呢?嘲笑“又添上新伤疤了”孔乙己可不回答,并且排出九文大钱;“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便青筋绽出,满口之乎者也的争辩。即使嘲笑“当真认识字”吗?孔乙己也可以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而当嘲笑“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才是最为致命的一击,孔乙己便没有了招架之功,一个回合都没有便败下阵来,颓唐不安,笼上灰色,满口全是之乎者也了。把这些理解再梳理一下:什么是孔乙己的心头最痛?是什✍么改变了孔乙己的精神与思想,甚至是物质与身体?在人们的心目中什么才是最可嘲笑与鄙视的?探究这些问题后,得出的答案恐怕是封建教育和封建文化,封建教育和封建文化改变了孔乙己,改变了丁举人,也改变了短衣帮,改变了所有的人。并且从小孩子改变起,把小孩子改变成他们。所以这篇小说所描述的悲剧,恐怕不止于孔乙己一个人的悲剧,也是整个中国社会所有阶层人等的悲剧,是中国封建教育的悲剧,更是中国文化的悲剧。“大约的确”要死去的表面上是孔乙己这个人,恐怕更是整个的封建教育和封建文化,以及在这种教育和文化腐蚀下病态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