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运用多媒体实现教学高效率
【关键词】 数学教学;多媒体;情境;演示操作;化静为动;人
机交互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C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广泛使用,改进了师者“1支粉笔+1块黑板+1张嘴+1本书”的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突破了时空的限制,生动直观、形象逼真地再现了事物的发生与发展的过程,让静止的画面动态化,繁杂的过程简单化,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大了课堂的教学密度,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预伏诱因
学生的天性是好奇、好玩、好动,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大多数处在直观形象的思维阶段,他们的认知活动多以兴趣和好奇为载体,知识的积累与智能的发展多是在无意识下完成的,所以创造学习数学的愉快情境尤为重要。多媒体课件能迎合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思维,优化素质教育,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和谐愉悦、新颖刺激、宽松自主、较为开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从而喜学、愿学、乐学,做到在不知不觉中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增设疑问和悬念,引发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促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创设出有利于学生智力开发的环境,从而满足学生“乐意参与、乐意创造”的心理需要。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演示操作,攻破难关
多媒体可以集声、光、色、图于一体,能根据教学需求把教学内容实现大小、远近、快慢、整散、虚实、动静之间的转换,突破时空的限制,生动、形象、逼真地再现事物的发生与发展过程,能使静止的画面动态化。心理学家认为:动态刺激远大于静态刺激,给人留下的印象也最深刻,繁杂的过程简单化,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此时,将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和学生的实际操作结合起来,能够达到化难为易,攻破难点的目的。例如,在探究《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时,单凭课本中简单的图文介绍和学生的画面观察,难以充分发挥想象进行正确理解。这时,教师可依据学生原有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多媒体动画展示具体转换的全过程,将“圆柱体转换成长方体”这个抽象复杂的过程形象、逼真、直观化,把“新知”转化为“已知”。这样,学生很快就会找准两者间的内在联系。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化静为动,引发思维
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追逐事物的新奇,自控能力差,他们的注意力往往取决于外界环境的刺激,带着明显的情绪色彩。要使学生在学习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时感到有兴趣,就要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把静态的数学概念动态化。多媒体技术具有声、光、色、形、综合表现能力强的特点,通过图像的翻滚、闪烁、重复、定格、色彩变化及声响效果等,能给学生以新奇的刺激感受,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以生动、形象、具体的表现力,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优化学生的思维过程。例如,笔者在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时,利用多媒体技术的这些特点进行如下的教学设计:第一行先出示三个黄气球,第二行再出示六个红气球,并通过方框的闪动,把红气球分成两部分¿,然后问红气球的粒数是黄气球的几倍?学生观察后说出因为红气球有两个三粒,而黄气球只有一个三粒,所以红气球应该是黄气球的两倍。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人机交互,提高效率
多媒体技术具有强大的交互性,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只要点击鼠标,就可在短时间里演示知识⌛的发生过程,揭示概念。在演示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控制演示速度,这样既有利于新知识的讲解,又可根据学情进行再现,使知识的讲解和学生的学习更到位,课堂练习和学习内容更广泛,知识的巩固更为扎实。如,在教学《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时,笔者利用多媒体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小蚂蚁要找到回家的路。每只蚂蚁身上都有❤一道题,房门上写了相应的答案。这里利用了人机交互技术,设置了目标响应功能,如果学生找错了,多媒体会立即做出反应,并有鼓励性的提示。这样能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根据儿童的特点创设情境,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达到轻松愉快地巩固新知识的效果。
总之,在新课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做到数形结合,声情并茂,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有意识的学习和无意识的学习结合ร起来,开发学生的潜能。长此以往,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会得到明显增强,学生既能学得轻松愉快,又能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