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心窗走进荷塘
〔关键词〕荷塘月色;文艺心理学;课堂案例
文学作品是一种心灵的艺术,文学艺术的世界则是一个“心理的世界”。阅读文学作品就是读者与作者一次心理的沟通与碰撞。从文艺心理学的角度来解读作品,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作品的内涵,走进作者的“心理世界”。
教师既是艺术的接受者,也是艺术体验的二度阐释者。现代语文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在讲授知识的同时,以学生发展为本,利用课堂教学来激发每一位学生的生命正能量。打开学生的心窗,点亮学生的希望,让学生在生命成长过程中可以借助语文课堂,更清晰地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
【教材分析】
《荷塘月色》作为一篇佳作,写景语句优美,抒情动人。所以在安排本课的教学设计时,我强调诵读,引导学生通过反复地吟诵来品味文章清丽典雅的语言,进而学习作者刻画景物的艺术手法。再从文艺心理学的角度来解读作品,引导学生透过字里行间,走进作者的心灵,解读作者的情感,以“他者”来观照“自我”,思考这种情感的普遍意义。
此外,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情境教学,而音乐和图画则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教师可以音乐之声和图画之境来创设一种美丽的情境,诱发学生潜在的学习情致,通过心理的共鸣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在这节课的课堂教学中,我借助于电视、录音机、多媒体等多种现代技术手段,创设了一种声图并茂的多彩课堂,想方设法地引导学生在声图并茂中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悟情感,激发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和理性思考。
学生正处于青春的阵痛期,对社会认知比较片面,情感、道德和心理等方面正在逐步完善。他们有着或多或少成长的烦恼,他们也渴望拥有一片自己的“月下荷塘”,而这篇文学作品正好给予了他们适当的心理慰籍。
在体悟了作者“不满黑暗的现实,向往自由的思想感情”后,学生可以联系实际,打开心窗,进一步感悟人生。我们每个人都难免处于逆境、困境,逃避只能是暂时的,现实终须面对。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唯美、纯净、只属于自己的“荷塘”,正因为它的存在,我们的心灵才不会在现实的苦难中沉沦、堕落。我们需要一个心灵的栖息地,正如文中那个“江南采莲” 的热闹场面,让作者有了一个温暖的念想。而清净、自由的“月下荷塘”,给予我们心灵的自由与超脱只是暂时的、朦胧的,严酷的现实很快就会充斥进来,让人不得不推开现实的门,重新面对所必须面对的一切。所以《荷塘月色》中作者最终回“家”是必然的结果。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品味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刻画景物的技巧。
2.抓住行踪,梳理文本思路。
3.借助文眼,揣摩作者的感情。
过程与方法目标:
讨论法,启发式,陶冶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感受作者寂寞、苦闷的情怀和对自由的向往之情。
2.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启发学生构建自己的“心灵栖息地”,以更好地面对复杂的现实世界。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品味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刻画景物的表达技巧。
教学难点:解读作者的情感,思考这种情感的普遍意义。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 导入
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情境教学,而音乐和图画则可以陶冶人的情操。课堂教学开始,我给学生播放了名家的朗诵和歌曲,并附上唯美的图片,给学生营造出一种别样的诗情画意,带给大家一种视听上的独特享受,激发学生美好的心理认同感。在声图并茂中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让学生产生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从而自然而然地走进文本,走近作者。
二、背景探究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朱自清先生创作时的心理状态,获得良好的艺术体验以及对作者的心理体验,我请学生事先去电子阅览室了解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个人资料。
作者因阶级的局限性,既不满于反动派的血腥屠杀,又无法正视残酷的现实,只能用逃避的态度表示自己的不满和反抗。本文正是通过作者在“月下荷塘”的独步,表达了其寂寞、苦闷的情怀和出污泥不染、洁身自好的情操。
三ง、 配乐吟诵,品味语言
〔学生活动〕在音乐和美图所营造的优美情境中,学生自由地吟诵文本,边读边划,圈出美词美句,然后交流分享,并在老师的引导下感受美词美句所营造的情境交融的意境,积累有关语言鉴赏的技巧。
〔难点解析〕赏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里运用的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叫做“通感”。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在特殊情况下,五官功能出现互相转化、彼此沟通的现象,这就叫作“通感”,也叫作“移觉”。
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把香味比作歌声,把嗅觉中感受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有焕然一新、奇趣无穷之感。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它们沟通起来,艺术的魅力也就出来了。
通感是一种生理现象,是指一个感官受刺激的同时,其他感官也相应产生类似于与直接接受刺激的器官并联的应激反应。通感也是一种心理现象,艺术通感的心理学理论认为:从心理上分析,通感是一种自发的感觉转移,基于表象贯通的联想,又深于表象的转化和升华。
〔学生活动〕学生理解通感手法后,自己模仿造句,交流分享。
此环节可以更好地体现作者的创作活动和读者的欣赏共鸣,学生从审美心理层面接受、认同,再转而到知识技能的掌握与运用,连接贯通,一气呵成。
四、抓住行踪,梳理文本思路
〔教师提问〕筛选出每段的关键句,梳理作者的行踪,理清文本的思路。
〔学生活动〕筛选信息,按作者漫步荷塘的活动、视线的转移来梳理文本,开头“出门”与结尾“推门”首尾呼应,文章浑然一体。
〔教师提示〕《荷塘月色》从整体上说,文章的结构是圆形的。“一开始就是从一个特定的、有机的、整体的心理结构出发的。正是这种有机完整的、充实丰富的心理结构的潜在影响,决定了文学艺术家审美注意的高度集中和作品艺术概括的完美统一。”
五、借助文眼,揣摩作者感情
〔教师提问〕作者为什么月夜漫步荷塘?
〔学生活动〕筛选出第1段的关键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结合第3段和背景内容,理解作者的“不宁静”主要缘于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与苦闷。这正是文章的“文眼”。
〔教师提问〕请找出文中所有抒情的句子,理解其中所表达的情感。
〔学生活动〕筛选信息,讨论交流,解析作者的ฅ情感。
〔教师提示〕重点理解几句话。
1.“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作者怀着排除烦闷的心情走出家门,月色淡淡,独步荷塘,似乎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2.这个世界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
“这个世界”是指超脱现实的,让作者能逃避现实,暂时获得解脱的心灵栖息地。在这里作者成了一个“自由的人”。而在这里越是超脱越是自由,便越显出作者在现实中的苦闷。
3.“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以声衬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空虚与哀愁。
4.“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作者由眼前之景展开联想,自然引发了思乡的哀愁。审美离不开联想,这正是心理学家立普斯所说的审美的移情作用。这种乡愁正是当时作者苦闷矛盾的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段文字,虚实结合,即景生情,情真意切。
5.“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
猛然间,作者又回到了现实。本由“心里颇不宁静”,然后出门漫步,借着静谧的月下荷塘,进入了“另一世界”。暂时置身于超脱现实的世界中,拥有了一片“好象是我的”天地,“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沉浸在淡淡的喜悦之中,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一种淡淡的哀愁始终萦绕心头。最后,只得又回到家中,推开了 “现实的大门”。
〔学生活动〕讨论作者情感的普遍意义,自由发言,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举例说明。
〔教师提示〕现实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定要做的事”和“一定要说的话”。而有时我们真的需要有一个空间可以让我们“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什么都可以做,什么都可以不做”;在这里“我”是自由的,是完全属于“我自己的”。因此,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世界――一个日常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和一个自我心灵升华的“超现实的世界”。从某种意义上讲,正因为有了这个纯净、自由的“超现实的世界”,才能让我们更有勇气面对复杂的“现实世界”。我们总是在这两个世界的对立与并存中挣扎成长。
此环节中,重在探究审美对象所表现出来的教育意义,使审美体验者能获得一种有价值的快感。由作者的情感来激发学生观照自我,从而引发情感共鸣,打开心窗,思考人生。
〔教ท师提示〕 淡淡的哀愁―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
六、课堂小结
本文写景生动独特,情感起伏变化,叙述线索清晰,结构自然严谨。运用了比喻、比拟、联想、衬托等多种艺术手法,把景象表达得极其真切而富有韵味。
课堂上多次启发学生用美的眼睛发现身边的美景美物、美人美事,并联系自己的实际,理解作者的情感,谈谈自己的人生感悟。
七、布置作业
以《月下校园》为题,写一个作文片断,可采用多种写景手法。
【教学反思】
1.手法的细读。《荷塘月色》是一篇借景抒情散文。运用了比喻、联想、衬托等多种艺术手法,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
2.情感的品读。本文抒写的情感,历来是有争议的。有的认为是表达了作者愁闷的心情,有的认为是表达了作者闲适的心情,有的认为是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愤懑之情,有的认为是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我认为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是复杂的,既有忧愁也有喜悦,既有对现实的不满也有对未来的憧憬。多种情感交错在一起,这正是作者所有的情感都只能是“淡淡的”原因。
3.阅读的价值。朱自清先生用淡淡的笔墨给我们描绘出了一个清静、自由的“理想世界”,他像一个孤独的智者,给我们每位读者打开了一个唯美的“心灵家园”。
课堂上,师生一起研读作品,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一起感受,一起分享。作为教师,我抓住了文学与心理学之间内在的微妙联系,轻 ﭢ易地激发了学生与作者的情感共鸣。让学生通过作品反省自我,从而收获美好的情感和人生体悟。让他们认识到现实世界中总有许多让人无奈的地方,当我们困惑、苦恼、疲惫、陷入逆境时,我们总想着能来一次“说走就走的心灵旅行”。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像作者一样在内心给自己绘制一个唯美的“梦”,在“梦里”,我们的心灵获得暂时的超脱与自由,它让我们可以自由地呼吸,聆听自己最真实的声音。这个“梦”的意义是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认识社会、面对复杂的现实社会,更好地规划自己的人生,而不是逃避和自我封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