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义务教育质量问题和对策研究

时间:2025-01-13 05:36:54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

论文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质量

论文摘要:从l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到2007年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免费,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取得了很明显的发展,但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教育质量低下。本文从实际情况出发,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一、影响农村教育质量的成因分析

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会导致教育落后,进而扩大城乡之间的差距。中国农村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近年来,虽然国家不断增加农村投入,提高农民收入,并实施一系列如“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等重大项目,在减轻农民负担方面收到了显著的实效。但是,农村经济水平与城市相比仍然很落后,农民收入不高,却要承担教育成本压力,学生则因贫失学.许多地区教育落后直接导致教育质量低下。

政策和制度的影响

农村义务教育困难固然有经济发展的原因,但政策和制度的安排才是决定性的因素。2003年我国实行了税费改革,取消了农村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同时将义务教育的投资主体由乡镇政府上移到了县。“以县为主”的财政体制以及“一费制”和“两免一补”等政策措施,使农村学校教育经费锐减,可是由此造成的财政缺口却由县乡财政自己解决。现阶段县级政府不仅要负担各项义务教育投资,还要承担乡、镇在义务教育发展过程中所发生的债务,这使得本来就吃紧的县乡财政更是雪上加霜,造成这些地区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严重不足,不仅教师工资无法保障,许多贫困地区的农村学校甚至连基本的办学条件都不具备,农村教育 资源匿乏。我国义务教育的管理制度也不健全,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低下。经费问题一天不解决,农村义务教育将长期停留在落后阶段,农村儿童也将永远得不到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农村义务教育基础设施差

1.学校布局不合理。我国农村中学班级规模普遍过大,学生与老师很难有交流机会,有些孩子的才华就会被埋没,时间久了,他们就会对自己失去信心,从而放弃学习。最直接的受害者还是学生,得不到良好的教育,那么教育的质量自然也无从提升了。

农村教师水平和家庭教育的影响

1.教师数量不足且水平不高,政策性缺编严重。城乡经济收入水平逐步拉大,农村教师的工资比较低,大学毕业生一般不愿意到农村任教,优秀的教师又被吸引到城市,造成农村教师流失,所以农村中小学的教师数量明显不足。同时教师还存在结构性缺编,外语、音乐以及美术 ϡ等学科教师不足,一个老师什么课程都教,专任教师普遍短缺,如此可想其教学质量。再加上农村财政吃紧,教师进修学习和培训机会缺乏,农村师资水平无法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也无从谈起了。

2.家庭教育及社会教育的影响。农村家长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直接影响了农村学生学习的基础。家庭背景、社会环境都会对学生的学习观、价值观产生影响,并直接导致了教育质量的水平,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二、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途径和方法

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基础是保证物质资源的供给

1.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为农村义务教育服务,以经济的增长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制定城乡一体化的政策,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减轻农民的负担、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加快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等来增加农民收入,以农民收入的增长来推动农民对教育的投入。"

2.加大对农村财政资金的投入,缓解农村义务教育长期存在的设施不足问题,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资料显示2008年中央财政预算计划用于教育的支出1561.76亿元,比上年增长朽.1%,中央下如此大的决心加大财政投入,表达了政府切实担当了“人民教育政府办”的重任。农村中小学教学设施不足、办学条件落后、校舍缺乏,这都是由于经费不足造成的。那么首先要加大经费投入,加强中小学实验室和图书馆建设,促进中小学教育装备投入,推进课程改革。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仅仅增加经费投入是不够的,还要合理利用和有效配置,应按照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均衡义务教育发展”的要求,结合税费制改革,尽量避免资源的浪费。通过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快速发展,缩小城乡、地区之间的差距,为提高质量创造条件。

制度保障是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根本

1.健全立法保障。依法执行法律法规,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倾向,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有法必依,依法治教。像目前己有的法律有:《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未成年保护法》等等。我们在认真贯彻这些法律之外,还可以出台如《义务教育质量监控法》,对监控过程中出现的违法行为追究法律责任,以免相关负责人逍遥法外而损害了一代甚至几代人。

2.制定科学的义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农村义务教育评价体系要按照国家义务教育的培训要求,充分反映农村特色,符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对义务教育的目标定位、教育法律、法规的宣传与落实、教育经费投入与管理、办学条件、教师队伍、课程资源研发、办学模式、学校布局等等情况进行评价,建立科学的义务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学生观、教师观、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的发展,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会有所调整,但是其宗旨还是提高教育质量、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3.建立完善的义务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教育质量监控很早就引起国际社会和发达国家政府的关注,但是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监控休系目前还不是很完善,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监控体系是我国农村教育质量提高的最佳选择。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监控应该要落到实处,首先要明确谁是监控的主体、谁是被监控的主体。委托一代理理论可以帮我们分析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监控主体的关系。家长作为最初委托人,与学校形成第一个委托一代理关系,政府作为委托人,与学校形成第二个委托一代理关系,在学校里学校与教师形成第三个委托一代理关系,最后家长与学校也形成了一个委托一代理关系,因为如果家长认为学校教育结梁不好时,可以选择离校或其他学校。由于多层委托代理关系,使得农村家长与学校和教师之间的关系紧密,因此需要多元主体参与,对教育质量进行监控,从而加强提高教育质量工_作管理。

师资力量是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关键

教育质量关键在于教师素质,教师素质整体不高制约了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提高,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教师队伍的问题:

1.对教师人事管理制度进行改革。严格把好教师入口关和推行教师岗位聘任制,建立健全教师培训制度和机制,坚决清退不合格和超编职工,不能把优秀教师都留在城市和重点学校,提高农村中小学师资水❦平,鼓励城市教师、大学毕业生到农村支♛教。应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城乡一体化的教师编制管理方法,让城市中小学既可以接纳农村教师来校进修,也可采取派员下乡,逐步打破城乡教师的身份限制甚至身份歧视。这样有助于农村教师能力的发挥,有效的利用优秀教育资源。

2.改善教师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在农村,教师物资待遇低,生活环境差,想留住他们,使农村教师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必须要提高教师的待遇,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特别是应给一些在环境差的地方的教师支付高额岗位津贴,如果农村教师在工资待遇和环境方面都不低于城市,那么就会有更多的教师愿意到农村,农村也就有更多得机会选择优秀老师。另一方面,我们还应缓解农村教师的负担,在不断完善教学设备的同时,优化教师结构,改善农村教师长期超负荷工作和教非所学等问题,以此来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3.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ต,真正担任教书育人的重任。社会不断在发展,教师也应该做到与时俱进,主动参与各种培训,接受新的知识与观念,以丰富的知识充实自己。要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不断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个人的文化涵养,并努力将自己所学的转变为教学能力,将个人价值实现最大化。

4.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改善学校周边环境。教育环境影响教育质量,我们在增加教育经费、完善教学设施、改善教师待遇等措施以外,还应不断改善农村义务教育环境。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应该充分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则必然要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另外,优化农村学校周边的环境也很熏要,这不仅包括治安场所和娱乐场地的管理,还包括噪音限制、交通安全等方面,相关单位都应给予高度的重视,努力为农村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最终实现教育质量的提高。

总之,在当今社会,社会、学校和家长都应该共同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只有质量提高了,学生的素质自然也提高了,才能更好的为社会服务,以此来回报社会。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