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系统电气施工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
1 施工前期准备
在工程进行施工前。首先要进行图纸设计及审核。这两个方面决定了施工是否能够达标,所以要根据建设施工法规制度,做出电气工程项目设计委托书。委托书要求具有规范性、全面性,结合施工现场情况给出详细准确的施工方案,并进行全程监理。施工中如发现问题需尽快按照技术设计方案给予适当调整,而且监理部门需进行严格审核。电气工作人员需详细了解分析施工现场情形,并和设计图纸进行分析对比,将施工重点位置标识在设计图纸上,用以保障在配合工作中没有遗漏及差错,而且需另外制作详细准确的施工组织设计图,要求其符合工程建设技术指标及法规制度,用以保障质量管理及技术管理能够有序进行。
2 电气工程施工所存在问题
2.1 施工质量差
穿线管未按照标准施工安装:管口参差,管口插入箱未与盒体保持相同长度,弯曲半径不够长,管子有死弯、痛折等情况。电线管未按照标准深埋入墙,有的只是埋于墙体粉刷层当中,致使墙面涂灰层沿管开裂;箱、盒未按要求施工安装:箱、盒标高不同,箱盒体凌乱;箱盒体有变形、移位情况,而且四周未嵌缝严密;盒中砂浆、杂物等没有完全清理;管内穿线未按标准施工:穿线管在穿线时未戴护口帽,致使绝缘层受损,不同回路存于同一穿线管或是线管中有太多导线,不同作用导线未分色标示;导线未按标准连接:绝缘层在剥切时导致线芯受损,焊接所用焊料不符合饱满度,接头没有固定完全,铜铝线未按规定过渡处理就进行了连接;电器未按标准施工安装:花灯在安装前未进行吊装试验,而且日光灯所用吊链不在同一平面,引下线没有编叉,呈现上、下八字状态,灯具成排放置时,其中心位置及直线度出现大偏差;开关、插座未按照要求施工安装:线盒预埋过深,盒中砂浆等未清理;面板和墙体连接位置出现缝隙,面板被胶漆所污染,缺乏平直性:暗开关及插座没有牢固性安装,盒中导线余量缺失;配电箱未按要求施工安装:漏电保护器未正确设置控制回路,配电箱安装完成后,未通过严格检查即送电。
✿2.2 施工人员专业技能差
施工专业人员没有较为熟练且丰富的技术水平,和现代化电气工程建设所需标准具有一定的差距性。通常在施工现场许多电气质检员都是老电工所担任,他们经验丰富但是不具有专业理论。而且质检工作偏于操作技能,不重视专业技术项目及施工图纸检查。
2.3 电气材料不达标
有些承包商重视个人利益,会应用一些不合格产品,用次充好,致使产品性能和合格证数据存在差异,例如导线电阻、熔点等。
3 电气工程施工问题解决对策
3.1 布线问题
管内穿线:穿线前需带好护口,如管口没有丝扣可用塑料内护口,在相线没有进开关和没有接连螺口灯头舌簧上面的接线时予以返工,并连接线路重新试灯;不同电压所用导线不可穿于相同穿线管中,导线回路不同也需分开穿于不同穿线管中;工作人员需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区分相线、零线、接地线各自色标及作用。
导线连接☣:铜芯与其线材连接时需将线头安全拧紧,然后以锡焊方法予以连接,铝芯及其线材连接时需拧紧后以气焊加焊粉予以处理;铜芯线相连,可应用端子板实施连接或铜线焊锡后缠线相连,多股铝芯线连接可采用铜线焊锡后应用铝套管压接,如与电器相连接,均需以铜铝过渡端子来完成压接;多股铜铝线和多股铜铝线在电配箱互相连接,需以压线鼻子及接线端子排进行连接,超过两股的接地保护线需在压线鼻子后,与接线端子进行连接。
3.2 配电箱问题解决解决对策
配电箱预埋时需参照设计图纸确定位置,偏差范围在50mm以内,灯具、插座、吊扇等于同一房间进行成排安置,其中心位置偏差低于5mm。浇筑混凝土过程中,电气工程施工人员需注意配管等设备不能够出现损坏移位情况,如有问题需尽快矫正。混凝土如果是现浇状态,在其中预埋箱盒需注意与模板紧密相贴,而且固定结实。拆除模板后,将箱体中存有的杂物进行及时清理,上涂防锈防腐料,进行密封。
3.3 灯具、插座等问题解决对策
灯具、插座均参照图纸安装,不可任意变换。吊装灯具以钢管吊时,管内径应大于10mm。荧光灯在进行吊装时需将预埋接线ซ盒置于吊链一侧,灯位中心位置不可放置盒子,引下线与吊链经过编织后进入灯具。安置大型吊灯时,需先安置固定框等,防止灯具无法保持稳定。灯具外壳如需接地,要应用PE线,确保安全。
3.4 防雷接地
设计时先以轻型彩钢屋面钢梁来用作避雷网格,避雷地极通常应用桩基筋和基础筋的组合焊接体,经柱筋连接至避雷网;以基础内钢筋进行接地极应用,通常需内、外两条主筋,将基础内、外两主筋搭接位置焊接牢固,然后圈中纵、横基础边主筋需连接外围两条主筋并确保焊接牢固。焊接点都需双面焊,而且焊接长度是其钢筋直径大小的6倍,不可进行点焊。钢筋进行对接时需应用双面焊,长度是60mm ﭢ,需平行放置搭接位置。高层楼进行防雷接地时,超过9层的门窗金属框需以25×25镀锌扁铁焊接到接地筋上。
4 结束语
试验验收时,电器工程师需要对所有电器设备进行反复性检查,设备进行技术调试时,各专业工程师需要和电气工程师进行互相交流,相互配合确保校验成功。如此能够确保监理监督工作顺利进行,还可以在调试时,完善设备质量问题及安装状况,如有问题,可及时解决。调♋试结束后,需进行实效考验,确保稳定性及可靠性都达标后才能够交付单位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