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课堂提问是传授知识的必要手段,是训练思维的有效途径。课堂提问,可以说是一门教学艺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课上能否提出高质量的问题,能否使提出的问题达到预期目的,是衡量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评价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标准。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审时度势,恰当使用一些新颖且具有启发性的提问方法,这样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以中学语文教学为视角,探讨了课堂提问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一、提问时要热情鼓励,提供线索,激发学生的思维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如果总处于一种愉快、兴奋的状态,他的思维就会有超常的发挥,接Ⓐ受外界信号的速度就会非常快捷。这就是说,教师在课堂上需注意营造一种愉悦和谐的氛围,让学生时刻处于轻松自由的情绪中,这样他们就更容易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
笔者在教学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文时,当讲到“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一句时,提出了这样一个疑问:从“秦”到“晋太元中”相隔300多年,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完全与世隔绝的村中人的服饰怎么可能在300年ღ后“悉如外人”呢?当我把问题抛给学生时,又说了这样一句鼓励话:“老师相信同学们经过思考,会比老师答得更棒。”在这一鼓励下,学生的兴趣大为增加,我再适当加以引导,学生竟然得出了多个合理的答案:为了让人们相信桃花源的确存在,营造真实的氛围;给渔人以亲切感,仿佛自己只是来到现实中的另一个村子;服装不变使渔人见到村中人没有神秘感,为下文两者和睦相处作铺垫;让人内心深处存一丝希望,那便是理想中的精神家园……这样,学生的思维就完全被开启了,既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又收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处理好深问与浅问的关系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中学生的生活阅历尚不丰富,认知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因而课堂提问须符合中学生的接受状况。若问题的难度过大,学生一时无从回答,势必导致“卡壳”和课堂“冷场”现象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学生智能的发展。例如,教学《故乡》最后一段“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时,学生较难理解,我们可以从浅处进行提问:“鲁迅先生所指的‘路’,只是简单的地上的路吗?‘路’和‘希望’之间有何联系呢?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像这样的提问,我们称之为“深题浅问”,所谓“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是也。
三、处理好曲问与直问的关系
1.为人贵直,也贵曲
语文教学要避免直来直去地讲析与灌输,要让学生“跳一跳”后摘到树上的果子。就课堂提问而言,教师要善于拐弯抹角,改头换面,给学生留有充分思考的余地。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十分讲究“曲问”艺术,他在执教《愚公移山》时,有两个典型的范例,一是“愚公年且九十”的“且”字,钱先生没有直问其意,而是问:“愚公九十几岁?”学生稍感疑惑之余,顿悟“且”为“将近”之意,愚公还没到九十岁,只是将近九十。二是“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中的“孀”字与“遗”字,钱先生也没有直解其意,而是问:“邻居小孩去帮助愚公挖山,他爸爸同意吗?”这样就使“孀”“遗”二字之义迎刃而解。如果说学生掌握知识的最大动力是兴趣,那么曲问便是巧妙撩拨学生兴趣的魔棒,通过它,可产生“错综见意,曲折生姿”的功效。
2.直题须曲问,曲题也可直问
例如《孔乙己》一文的最后“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看似矛盾的话,就是一个很“曲”的问题,我们不妨这样直问:为什么说孔乙己“大约”死了?(无人关注过孔乙己的生死,“我”也没有得到孔乙己死了的确切消息。)为什么说孔乙己“的确”死了?(孔乙己的性格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注定他必死无疑。)学生经过思考就可得出结论:鲁迅用看似矛盾实则精当的语言,揭示出封建社会和科举制度的罪恶。可见,通过直问,可理清是非,晓畅易懂,达到“减头绪、立主脑、脱窠臼”的目的。
直题曲问,要独辟蹊径,以曲求伸,忌故弄玄虚、艰涩隐晦。曲题直问,要平中见奇,简洁明了,忌一目了然、一览无余。
四、积极评价,明确观点,激活学生思维
合理引导、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踊跃回答问题,这是实现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教师必须严格把关,既要保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又要避免学生的发言漫无边际、正误不分。因此,课堂®上教师一定要审时度势,及时地、积极地☂评价学生的回答,从而优化学生原有的认识结构:回答正确的,其原有的认知结构就会得到肯定和强化;而回答错误或不全面时也能及时调整,弥补原有欠缺的认知结构。
例如,教学《孔雀东南飞》一课时,教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刘兰芝既是在各方面都无可挑剔的好媳妇,那婆婆为什么还要赶走她呢?”对这个问题,学生兴致很高,他们积极思考的火花一旦被点燃,就会表现得异常活跃。他们能对同一个问题做出几个、十几个甚至几十个不同的答案。这时,如果教师不能合理地加以引导,就会使学生抓不到根本或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陷入僵局。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教师必须明确告诉学生:“同学们说的有一定的道理,已经抓住了作品的主要内容,但都是就某一方面而谈的,没有把握作品的中心思想。”这样既能保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又使学生对作品的内容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总之,课堂中提问的方式方法尤其重要,但也不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我们要善于从教学实际出发,因情而异,随机应变,这样才能收得最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