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会计内控机制研究
一、我国公立医院实施会计内控机制的政策背景
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市场获得了长足发展。并于发展中得到了不断改革与完善。2010年2月11日,我国财政部联合卫生部、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共同对外下发了《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我国医院应进一步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同年,我国财政部、卫生部又于12月28日对外下发了财社[2010]306号《医院财务制度》,对我国医院尤其是公立医院的会计内控机制提出了要求与规范。该制度要求于2011年7月1日起首先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执行,2012年1月1日起在全国执行。作为公立医院,应积极响应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建立健全会计内控机制,实现公立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公立医院实施会计内控机制的积极性
无论是何种单位类型,有效的会计内控机制都具有积极意义。其不仅能提高单位的财务管理能力,还能使单位整个内部管控都更加规范与合理。在我国,公立医院不是普通的行政事业单位,其还关系着国泰民生,肩负着公益责任。会计内控机制的良好运行显得更为重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有效的会计内控机制能够有助于公立医院加强内涵建设。有效的财务内控还有助于公立医院加强内涵建设。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新医改的不断深入,公立医院在面临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对着巨大的挑战。而财务内控机制的实施,将直接有助于公立医院加强内部管理,基于自身特点与政策环境,不断提高经济与社会ภ双效益。
其次,有效的会计内控机制有助于公立医院国有资产的有效利用。公立医院所掌握的卫生资源是一种社会稀缺资源,医院通过会计内部控制追求较高的投入产出比例,可以有效提供资产使用效率,降低资源浪费,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在保证为医患提供高质量服务的前提下,合理优化资源配置,使医院的社会效益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
最后,有效的会计内控机制有助于公立医院作出科学合理的经营决策。有效的会计内控可以有效提高财务管理的严谨性,保证财务数据的可靠性,从而为医院领导者作出经营决策提供有力的财务依据,保障医院的有序健康发展。
三、我国公立医院会计内控的现状
1.我国公立医院的管理者对于财务预算的重视程度不足
会计内控是整个内控体系的核心,而预算管理则是会计内控最为重要的手段。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公立医院进行会计内部控制管理,首先应当认清预算管理在整个内控管理中的基础地位。但现如今,很多公立医院都渐渐施行了财务预算管理,但大部分医院仅是将其认定为一种财务工作,而没有意识到预❣算管理的作用和意义。公立医院的管理者也没有给与预算管理足够的重视和支持,使得预算指标编制的不甚合理,其执行力也较差,最终使得整个会计内控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
2.我国公立医院对资金的管控力度较差
纵观我国公立医院的内部管理,资金管控一直是一个较为棘手的问题。由于公立医院一直以来的国有性质,其资金来源曾重要依赖于政府拨款,这使得医院的资金管理人员并没有对资金管理给与足够的重视,大量闲散资金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资金的周转速度大大降低。同时,资金的长期闲置导致公立医院对于新设备的投入受到限制,这也一方面降低了医疗服务水平。同时,公立医院对于资金管控的力度较差,对资金流向的监管不力,使得医院滋生了一定的财务徇私舞弊行为,使得内控管理存在较大隐患。
3.我国公立医院的内控监督机制不健全
我国公立医院会计内控的漏洞还包括内部控制监督检查机制的缺失。健全的监督机制是会计内部控制得以贯彻执行的一个重要保证,它一般是由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两个部分构成的:内部监督一般由公立医院的内部审计部门负责完成,内审部门应组织人员定期和不定期的对医院的财务情况进行内部审计,审计工作要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独立性,但如今很多公立医院的内部审计部门审计责任意识不强,工作♂独立性很难得到保障;外部监督则是由社会审计机构或者是医院上级单位组织☮人员完成,外部审计由于是第三方审计,所以审计结果更具权威性和公正性,但现如今,医院的外部审计工作往往较为被动,医院只有出现突发事件或者上级单位收到举报才会动用外部审计。
4.我国公立医院尚未完全实行对收支的统一核算
根据财务核算要求,单位的收入和支出应当一体核算,但是现如今,我国的很多公立医院仍未完全实行对收支的统一核算。公立医院的药方、后勤等部门都单独设立了收支账户,且在具体核销时并未对不同来源和用途的收支进行明细划分,更不存在收支账户的合理调整了。另外,我国公立医院对于药品收入具有较高的依赖性,在此前提下,医院对于其他收支类项目的管理较为弱化,例如公立医院对于科研项目的核算,就并未设置较为明细的项目分类等明细核算。
四、关于我国公立医院会计内控机制发展的相关建议
1.进一步完善公立医院会计内控相关制度
制度建设是公立医院会计内控管理的基础,因此公立医院首先应当重视对于内控机制的构建和完善。完善内控相关制度应当坚持以下原则:第一,根据国家2011年颁布的《医院财务制度》及2012年《企业内部控制管理规范》,公立医院应结合自身的经营管理特点,建立适合本单位的内控制度;第二,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应坚持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原则,落实各财务岗位的职责权限,保持岗位间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关系;第三,建立必要的轮岗制度,要求对重要岗位通过定期轮岗的方式提高岗位的透明度,监理岗位监督机制,杜绝利用职务权力贪污腐败、违规违纪等行为;第四,对既定制度要定期进行完善,不断修订制度中存在的弊端和漏洞。
2.严控公立医院成本费用等支出
对于任何一家单位来说,成本费用的控制都是其经营管理的难点和重点。针对我国公立医院会计内部控制管理,成本费用的控制仍要将其放在核心的位置上。公立医院应建立严格的费用支出审批制度,具体的管理步骤如下:第一,具体的业务经办人员在业务发生时需先提交成本费用支出申请;第二,部门负责人对费用申请先进行初审,保证业务的真实性;第三,财务部门对部门负责人审批后的申请单进行财务复核,保证相关单据的合法性和数据的真实性;第四,医院领导对申请单进行最终审核,保证支出的必要性以及整体预算成本费用的合理性;第五,由出纳人员对三次审核进行复核,支出款项。此流程经过严格的四层审批保证了该笔支出的合理、合法、真实,但是要求每层审核人员都必须尽职尽责,对每笔支出严格把控,使医院的费用支出得到有效控制。
3.公立医院应重视加强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是ฑ会计内部控制管理的有效手段,也是公立医院提高内控水平的最有效途径。加强公立医院预算管理应当注重以下几点:首先,重视预算的编制,采用零基预算编制方法,延长医院预算的编制时间,每年年度过半便开始着手来年预算的编制工作,使搜集的预算资料更为全面和细致;其次,提高预算执行监督,及时搜集执行过程中的反馈信息,随时对预算数据进行分析和调整,不断提高预算的可控性和可操作性,同时监控预算的执行,提高执行力度,避免预算形式主义;再者,加强和完善预算结果的考核,将预算结果与绩效考核结果挂钩,通过明确合理的奖惩充分调动员工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充分挖掘员工工作中的潜力。
4.公立医院应加强和完善监督机制
公立医院实行会计内控管理,还应当重视对于监督机制的健全和完善。前文已述,内控监督机制主要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两个部分。那么医院应当从两个方面对监督管理进行加强:一方面,公立医院应进一步明确内部审计部门的责任和权力,内审部门由医院领导直接负责和把控,审计结果也直接报送医院领导,不受其他部门的限制和干涉,在内审中发现的问题要严厉追查责任人甚至给与通报批评,内审报告应至少每季度出具一份,审计内容直接由领导把控,从而保证内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另一方面,公立医院应定期聘请外部审计机构主动开展外部审计,其审计结果可以通过一定范围的公示加强审计的透明度,对审计中发现的责任问题要严厉查处,绝不姑息。再者,内部审计部门应加强与外部审计事务所的沟通与联系,加强业务学习和合作,从而不断提升内审质量及内审人员的业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