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中的认知隐喻解读
摘 要:随着互联网在世界的普及和网民队伍的壮大❤,网络用语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本文在介绍网络语言的语体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隐喻与网络语言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网络隐喻的认知特点。研究表明,隐喻是网络语生成的一种重要的认知手段,网络隐喻研究有助于揭示认知在人类语言发展中的作用。
关键词:网络语言 隐喻 认知特点
一、引言
当今社会网络语言已经成为网民在网上交流必不可少的“通行证”。网络中的巨大信息量要求网络人际交流更加迅速快捷,而传统的语言表达形式已不足以能将信息转变成最简洁的形式输入和输出。于是,有别于传统语言形式的网络语言应运而生,并以惊人的速度在社会中蔓延、普及和传播。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网络传播是一种时尚的大众传播方式,它因具有前卫和新潮的特点而倍受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青睐,并且逐渐影响着社会大众和传统媒体。网络语言体现了新的时代精神,体现了新世纪最先锋的生活和语言活力。对网络语言进行考察,我们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着大量的隐喻表达式,如英语中的“information highway”(信息高速公路)、“virus”(病毒)、“cyber worm”(网络蠕虫)、“firewall”(防火墙)等,汉语中的“楼主”、“潜水”、“恐龙”等等。
本文拟从网络语言的定义及其认知特点出发,以英汉两种语言为语料,从网络词汇中挖掘网络语言的内在认知隐喻特征,借以说明认知隐喻对网络语言的重要意义,从而推动网络语言研究的进展。
二、认知隐喻与网络语言的关系
(一)网络语言的定义及其语体特点
语言是时代的反映,网络语言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当前网络时代的反映,是与现代人的生存方式和思维状态密切相关的。那么究竟什么是网络语言?张坚认为,网络语言是网络交际文本中基于网络环境和网络文化背景创造出来的语言,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语言指的是各种各样的计算机编程语言和文化中人际交流所使用的语言,而狭义的网络语言是指借助于互联网来进行交际的语言。[1](P49)本文主要论及后者,即狭义的网络语言。网络是语言的一个新载体,该载体比其它方式更为快捷、自由和方便。载体的变化造成了语言风格或者语体上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催生了网络语言这种新语体。
在形式上网络语言具有符号化、数字化、字母化和形象化的特点。这些特点不仅形象传神,而且使网络聊天具有了“望文生义”的近距离交际效果,给虚拟的网络生活增添了许多生气与实在感和即时感。例如,把网民称为“网虫”之类的用法往往给抽象、平淡的概念赋予了具体可感的生动形象,形成了网络语言形象性的语体特点。
在内容上网络语言具有创新性、口语化、粗俗化和时事化等特点。网络语言不受外来的束缚,构思巧妙,常常语出惊人、令人瞠目,最大限度地反映出每个人在语言上的创造力。网络语言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已有词语的变异使用;二是新词新语的创造。前者如“灌水”,该词原指向容器中注水,而在网络交际中则表示在网上发表长篇大论而又内容空洞、“水分”含量高的文章;后者如用“东东”意指“东西”。网络交际尽管不是面对面的口头交际,但却是一种即时的、非正式的交际形式,这一点决定了该媒介交际具有口语化,有时候甚至是粗俗化的特点。另外,当代社会由于广播、电视、报纸,尤其是互联网等媒介的广泛使用,使得全世界在信息互动方面变成了一个地球村,因而时事词汇就比较容易地被普通百姓所接受,当然就更加自然地进入了网民的网络交际之中,由此促成了网络语言的时事化特征。
(二)认知隐喻的含义
传统的语言学将隐喻视作一种语言现象,视作语言形式上的修辞,是语言装饰的手段。而当代认知语言学则认为,隐喻不仅仅属于纯语言的范畴,而且属于更广泛的思维和认知范畴。换言之,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一种基本的思维、认知和概念化方式。[2] 简而言之,隐喻是人类赖以形成、组织和表达概念的基础与手段。前者是指传统的“修辞隐喻”,后者即所谓的“认知隐喻”(也称作“概念隐喻”)。本文以后者即当代的认知隐喻或概念隐喻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对网络语言及其语体特点进行分析。
(三)认知隐喻与网络语言的关系
网络语言不仅是使用者思维方式的体现,同时也反映了语言背后的认知理据和动因。词汇作为人类交际的语言符号载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网络语言词汇的丰富又依赖于隐喻等认知机制和手段。隐喻作为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是新词语产生的主要手段之一,同时它也是语言得以延伸扩展的重要途径。在网络新词语的创造过程中,形象化的类比、想象、联想等多种隐喻思维方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把由此产生的词汇看成是隐喻机制作用的结果。
三、网络隐喻:类型与认知特点
本文将从源域(source domain)的角度探讨网络语言中存在的隐喻的类型及其认知特点。根据笔者的研究,我们把网络语言中的认知隐喻大致分为人体隐喻、动物隐⌛喻、建筑隐喻和航海隐喻等四大类。
(一)人体隐喻 在网络语言中,网民们也喜欢使用人体隐喻词。例如,用“皮肤”喻指“界面”(如“QQ皮肤”和“搜狗输入法皮肤”);用“幼齿”喻指年纪小而又不怎么懂事的人;用“养眼”喻指人长得好看。
(二)动物隐喻
人类在长期与动物接触的过程中,对许多动物及其比喻意义往往会出现相互一致的认知或者相似的联想,所以在英汉两种语言里产生了一些相似的以动物为喻体的隐喻。[7](P24)为便于论述,笔者把动物隐喻分为如下三种,即基于形状或外貌相似的动物隐喻、基于特点或属性相似的动物隐喻和谐音类动物隐喻。
网络语言中的动物隐喻主要是基于动物形状或外貌特征的隐喻。例如,作为电脑部件的“鼠标”其形状酷似拖着长尾巴的老鼠;“恐龙”在网络语言中不再是业已绝迹的一种动物,而是用来比喻长相比较丑陋的女生;“孔雀”在网络语言中喻指“城市女孩”,她们是在父母溺爱下长大的娇娇女,从没经历过大ϟ风大浪,从小到大生活一帆风顺,内心单纯,崇尚并向往纯真的爱情,看重男人的能力和家庭责任感。
网络语言中的另一类动物隐喻是基于动物的特点或属性的隐喻。例如,“臭虫”(bug)是让人类讨厌的昆虫,后来人们把跟电脑有关的故障都称为“臭虫”;ล“病毒”(virus)的原义是“一种比细菌还要小且能够进入人的身体致使人生病的简单的生物”(《麦克米伦高阶英语词典》),而在网络语言中则指“一种进入电脑并损害或破坏信息储存的程序”;“爬虫”在网络语言中指不会使用网络、反应速度比较慢的人;“犬科”在网络语言中喻指喜欢追逐论坛里的女性的男性网民,他们尤其擅长死缠烂打。
中国www.LWlm.Com
此外,☪当代网民还喜欢使用谐音类的动物隐喻,以营造幽默的表达效果。例如,“大虾”是“大侠”的谐音字,喻指网龄比较长的资深网民,或者在某一方面(如电脑技术或写文章的水平)特别突出,一般是人缘声誉较好的人;“驴友”是“旅友”的谐音,喻指喜欢旅游的朋友,一般泛指背包一族;与“新闻联播”谐音的网络语“新蚊连啵”,喻指遭到无数蚊子的袭击,视之或听之都会让人忍俊不禁。
(三)建筑隐喻
建筑物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因此我们的日常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以建筑物为喻体的隐喻,网络语言也不例外。例如,英文“window”的原义是“一个嵌入墙壁中带有玻璃的框架、能够让阳光和空气进入房间并且能让人看到外面的设施”(《麦克米伦高阶英语词典》),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窗户”或者“窗口”,然而,在网络语言中,它又拥有了一个新的意义,即电脑桌面操作系统,比如我们所熟悉的“windows 98”和“windows 2000”等操作系统。
下面是跟网络论坛相关的一系列网络建筑隐喻:在网络语言中,“楼主”不再是楼房的主人,而是指发主题帖的人;“盖楼”的概念也不再指将楼搭建起来的意思,而是指回复同一主题帖;“楼上的”是指比你先一步回复同一主题帖的人;与之相对的“楼下的”是指晚于你回帖的人;“拍砖”是指对某人某帖发表与其他人不同的看法和理解的帖子;“坛子”指论坛;“隔壁”指论坛中的另外一个主题;而“爬墙头”则指只看帖子但不发言的做法。
(四)航海隐喻
人类的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旅程隐喻,而航海隐喻正是旅程隐喻的一种,因此航海隐喻在生活中也是较为常见的。黄秋林指出,“航海隐喻与旅程隐喻有很多相似之处,因为航海属于旅程的一部分。” [8](P44)网络语言中也不乏对航海隐喻的使用。例如,“潜水”、“水手”和“冲浪”这些与航海相关的词语充斥网络语言之中,使得网络语言更加耐人寻味。这些词语已经从原有的航海认知域映射到了其它的认知域之中,分别喻指“天天在论坛里呆着,但是不发帖”——由此,“潜水员”喻指那些喜欢看别人发帖而自己不发帖的人;“喜欢‘灌水’的人,即喜欢在论坛上发些无价值意义的帖子的人”;“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上输入URL地址,在web页面上移动鼠标到不同的地方进行浏览”。因此,我们可以把网络语言中类似的隐喻称之为航海隐喻。
四、结语
本文的研究表明,网络语言中蕴含着丰富而鲜活的隐喻,反过来说,隐喻是网络新词语生成的一种重要的手段;网络隐喻研究有助于揭示认知在人类语言发展中的作用。需要指出的是,网络语言目前还是新生事物,网络词汇良莠不齐,因此需要语言研究者的正确引导与进一步规范。
注释: [2]LakoffG.& M.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3]UngererF.&H.Schmid.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 London: Addison Wesley Longman Limited,1996.
[4]束定芳:《隐喻学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6]卢卫中:《人体隐喻化的认知特点》,外语教学,2003年,第6期。
[7]王亚蕾,柳淑英:《英汉动物隐喻的认知比较分析》,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