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中的汉语借词及其社会文化功能

时间:2024-12-26 15:58:48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一、相关概念

中国英语

“中国英语”的概念,由葛传槼先生1980 年在《翻译通讯》首次提出,以区别于不规范的中式英语”。他认为,中国人讲或写英语时总有一些我国所特有的东西需要表达。之后,“中国英语”成为语言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也有多个学者对中国英语的概念作出描述,影响较大的定义有二。汪榕培是第一个给出“中国英语”定义的中国学者,“中国英语是中国人在中国本土上使用的以标准英语为核心,具有中国特点的英语称为中国英语。中国英语是英语国家使用的英语跟中国特有的社会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种客观存在。”汪先生经过不懈努力证明了“中国英语”客观存在的事实,结束了之前“中国英语到底存在与否”的学术纷争,在英语全球化及本土化进程中,为“中国英语”赢得“社会地域变体”的合法身份。第二个有较大影响力的定义由李文中提出,“中国英语是指以规范英语为核心, 表达中国社会文化诸领域特有事物, 不受母语干扰和影响,通过音译、译借及语义再生诸手段进人英语交际, 具有中国特点的词汇、句式和语篇。” 李先生对“中国英语”的内涵和外延作出界定,将国内“中国英语”的定性定位研究引向高潮,为之后“中国英语”研究视角的深化及扩展奠定了基础。之后学者的研究领域主要覆盖社会语言学、语用学、文体学、翻译学、跨文化交际等维度,研究“中国英语”的变体性质、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的区别、中国英语的成因研究、中国英语的评价标准、中国英语的特征与功能、中国英语与翻译、中国英语与英语教学、中国英语语料库建设、英语中的汉语借词等。

世界英语

“世界英语”的概念是世界英语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Kachru 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来的, 指不同文化背景中所使用英语的模式或变体,是英语在全球化过程中形成的多种地域变体的总称。Kachru 提出World Englishes有两个目的,一是给非本族语人士在语言交流中形成的变体一个合法的地位,批驳把非本族语人士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英语形式视为中介语的观点; 二是对抗标准英语的霸权,也就是反对英语全球化应该以英美变体为标准的观点。

依据Kachru的“World Englishes”理论判断,中国英语❥是世界英语扩展圈当中的一种英语变体,它满足为表达中国特有的事物而产生并能为英语本族语者所接受的地域英语变体的标准。中国英语的存在是一个客观事实,其出现及发展是一种历史必然,是英语与汉语接触并且相互影响的结果,是英语全球化及本土化的具体体现。

借词及英语中的汉语借词

中国英语在语音、词汇、句法、语篇及语用层面均与“内圈英语”有差异,其中词汇层面的“中国特征”最ฌ为明显。现代汉语词典对“借词”的定义较为笼统,“借词是从另一种语言中吸收过来的词语”。如此推断,英语中的“汉语借词”是指从汉语中吸收过来的英语词汇,是一种为英语表达提供便利的语言变化现象。学术界对“汉语借词”的界定历经数年,总体上呈现出从笼统到具体、从狭义到广义的发展变化趋势。早期的学者通常将汉语“借词”与汉语“音译词”同义,认为只有音和义都借到英语中的汉语词才是汉语“借词”,而广义上的汉语“借词”不仅包括汉语“音译词”,还包括汉语“意译词”,为汉语“借词”研究提供更为宽泛的社会及文化视角,是现今汉语借词研究的主流。

二、汉语借词的构成方法

汉语借词,主要通过音译、译借、音意译结合等手段进入英语。2012年,陈胜利以词源及定义为依据,对每三个月更新一次词条的《牛津英语词典》中收录的汉语借词数量进行严格意义上的统计,结果是音译词245个,意译词84个,广义借词394个。实际上,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报刊、电视、网络中出现的,未被收录进词典的汉语借词远远超过这个数字ฉ,国内较为普遍的说法为1000多条。美国“全球语言监督”机构宣称,自1994年以来,新增的英语词语中,汉语贡献了5%到20%,超过了任何其他来源。

音译法,是指采取语音相近的译写方法,将一种语言的词汇直接翻译成为另外一种语言词汇的方法。英语中的汉语音译词法始于十九世纪初,当时英国商人主要在广东和厦门与中国人通商,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汉语借词中除汉语普通话拼音借词外,还有广东及福建方言拼音借词。从这一时期到1958年,汉语音译词法主要是以拉丁字母拼写方☭法为主的威妥玛式拼音法,1958年,我国发布汉语拼音方案,1982国际标准化组织通过ISO7098《文献工作——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自此国内外逐步采用汉语拼音法创造汉语音借词。

汉语音借词中专有名词占有一定比例,尤其是人名、地名、货币单位、度量衡单位等。英语中常用汉语音译词包括Cantonese、tea、oolong、tofu、lychee 或 litche、kowtow、ginseng, taichi 、kung fu 、chow mien、dim sum、erhu 、ganbEi 、ganbu、guanxi、lianghui、putonghua 、qigong、qipao 、reminbi、typhoon、mu,zhang,cun, chi,fen,yuan,jin 、Laotzu、Confucius 、Peking/Beijing、Shanghai、Fuwa等, 它们大部分已经正式进入《牛津英语词典》,或者在外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近年来中国国际地位的大幅提升,中国网络热词在境外的传播速度令人惊叹,像tuhao、dama 等热词很快成为各大国际媒体网站的通用词汇。由于汉字发音有四声,对于汉语音借词的正确理解通常需要依赖于词语的文化背景,从这一角度看,汉语借词的语用意义验证了对汉语借词广义定义的客观现实需求。意译法,是将一种语言的词汇翻译成另外一种语言词汇的方法。汉语意译词即为用汉语的语素或词用英语对应的语素或词译出的借词, 如cultural revolution 、barefoot doctor、moon cake、money tree、laid-off workers 、lose face、spring roll、Gang of Four、paper tiger、dragon boat festival、silk road、一国两制、独生子女政策、改革开放政策、T✞he Great Wall、Son of Heaven 、donkey friends、Golden Week、NCEEmigrant 等。有些汉语借词尽管在语法上符合英语表达习惯,但仍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对英语母语者而言,它们是较为艰涩的外来语,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音意译结合法,即同时通过音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将一种语言中的词汇借用到另外一种语言中的方法。英语中常见的音意译结合法汉语借词有,Tang Dynasty、Peking duck、BEijing Opera、 China town、tea housetea egg、taikonaut 、Confucianism 、Maoism、 Beijing University 、Tongrentang Traditional Medicine Shop等。

三、汉语借词的社会文化功能

英语中的汉语借词由于是以中国特有的社会及文化背景为存在理据, 因此本身具有客观现实性, 反映社会文化的变迁。汉语借词的出现归因于中国与英语国家之间的互通往来。 从古至今, 往往是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特色的汉语借词被西方人借用并收入字典, 以填补文化空缺导致的语言表达上的空白,满足对新鲜事物的表达要求,使中国与英语国家的交流保持畅通。从本质上讲,借用词汇的同时也就是在传播传统文化,汉语借词能够反映不同历史时期中国社会发展的状况。

文化是一个民族及从民族获取社会财富的个体生活方式的总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词汇是语言最基本的表意单位,是语言最为活跃的要素,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标记文化的作用。汉语词汇在英语中的借用能够加速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能够让英语国家的人民对中国文化产生兴趣,加深了解。中国历史悠久,中国文化异彩纷呈,对周边国家乃至整个世界曾产生深远的影响。

通过借用到英语中的tea , silk和 china等词语,早期的外国人不仅了解了中国的茶叶、丝绸和瓷器,同时也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有了初步的认识。通过作为媒介的kung fu 、qipao、yangko、erhu、Beijing Opera等具有浓郁传统文化特色的汉语借词,英语国家的人民产生了对中国传统文化更进一步了解的愿望,从这一意义上讲,词汇的对外传播过程也就是民族文化传播的过程。因此,要增强运用汉语借词表达文化特色的信心,使中国英语更具可接受性、可理解性和合理性,提升中国英语作为英语地域变体的国际地位,促进中西文化认同。

从另一个角度看,英语是一种具有极强包容性、开放性的语言,本身融有为数不少的外来词语, 通过借用,不断有代表各国文化特征的词汇被吸纳入英语语言中来,使其保持一定的创新性及时代性。在英语外来语中,汉语借词的数量虽不大,但在保持英语词汇多样性上起到一定的作用,丰富了英语词汇及构词方法。随着中国与西方国家交往的日益频繁,中国经济实力及文化软实力的快速增强,必然会有越来越多表现中国政治和谐、科技发展、经济繁荣、文化传承、社会生活日新月异的汉语词汇借用到英语中去,进一步丰富英语语言,在英语中扮演独一无二的作用。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