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转型期中国社会阶层的分化及其应对措施

时间:2024-11-13 09:55:48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

论文关键词:转型期;社会阶层;分化;措施

论文摘要:目前我国社会正处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社会转型引发了剧烈的社会阶层分化,不断出现的阶层分化对当今社会发展的影响日益深刻。转型期中国社会阶层的分化有它的积极意义,但也不能否认它的弊端。这就需要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及时协调各种关系,解决各种矛盾,从而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社会阶层分化的积极效应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我国在社会结构转型和社会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出现了剧烈的社会阶层分化。原来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的社会结构分化了,一些阶层新生了,诸如私营企业主阶层、经理阶层和农民工群体等新的社会阶层。社会阶层分化作为社会结构转型的重要内容,是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必然产物,其存在和发展具有合理性,对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发挥着多方面的积极效应。

第一,社会阶层分化对加快中国社会结构的现代化有着积极作用。对于中国来说,现代化最基本的涵义就是实现从传统的农业国家向现代工业国家的转变。为了实现这个转变,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党和国家领导人采取了许多积极的措施,使得生产力有了一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有较大改善和提高,但社会结构的转变基本上是停滞的。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经济上的单一所有制和行政区划上的城乡二元结构,牢牢地钳制着社会阶层的先天性分布,使阶层之间的社会流动基本上不可能。这样必然妨碍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一个明显的事实是,直至改革开放前,我国依旧是一个农业人口占80%以上的国家。所有制变革后,阶层的流动很快出现社会结构的改观。有资料显示,1997年从农村分流ฝ出来进入乡镇企业和其他形式经济组织工作的农民达1.35亿人,此后农村的分流愈加加快,1999年全国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比重已经从1978年的89.7%降到46.6%。这样的阶层分化对中国社会结构向现代化方向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第二,社会阶层分化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对社会成员的“激励”作用。改革开放使中国走出了一个以平均主义为特征的时代。传统的“大锅饭”、“铁饭碗”制度和意识随着体制性的改革而被冲破和抛弃。从某种意义上说,邓小平提出的“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的发展思路,实际上促使了社会阶层的分化,同时对社会成员也有一定的激励作用。比如,实践中在坚持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相结合的前提下,适当地采取“能进能出”、“能上能下”、“高能高薪”、“合同制”、“聘任制”等措施,淡化干部与工人的界限,给予高才能者以优厚待遇,适当拉开收入差距,保持一个适当规模的待业面,对于刺激劳动者的进取心是完全必要的。

第三,它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增添了活力,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的稳定。过去人们以为,分化只能带来社会的不稳定,其实并非如此。我们知道,社会分化如果是简单的两极分化,那当然会有不好的结果,但如果社会分化是利益的“碎片化”,人民利益的多元化,那样,反而不容易发生利益纠纷。比如,过去绝大多数城市居民都就业于全国统一工资标准的国营、集体企业中,涨工资都需要中央颁布全国涨工资的命令。如今,绝大多数劳动者就业于各种类型的公司、企业之中,涨工资是千百万公司、企业自己的事情,大家不用“齐步走”、不会产生“共振”。所以我国社会阶层的分化是多元化的,群体相当复杂,而这样的多元分化,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却是有利于社会稳定的。西方社会分层理论就论证了这样一个重要观点:社会阶层的多元化和 “橄榄状”社会阶层结构,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激化起着缓冲的作用。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社会阶层分化不仅未必是造成社会动乱的因素,反而会为社会的发展增添活力,对保持和巩固社会稳定起良性作用。

二、社会阶层分化的消极影响

当代中国社会的阶层分化是一次巨大的历史变革,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肯定其积极意义,但并不意味着否认阶层分化可能产生的弊端。事实上,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潜伏的矛盾很多,面临的问题也是很棘手的。

当代中国阶层之间的矛盾是一个由许多具体矛盾构成的复杂体系,它们分别在经济、政治、意识形态、文化等领域表现出来。其中阶层之间的利益矛盾,是一切矛盾产生的物质经济根源。中国当代的阶层分化促使了社会个体自主意识的复苏,使公民自愿参与政治以保护自身利益的趋势不断增强,但不同阶层的政治参与水平都参差不齐,表现为政治参与的不均衡性。而各阶层政治参与的不平衡将会直接影响到中国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

社会阶层的迅速分化对早已习惯了旧的社会生活秩序的人们,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冲击。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在当前的阶层分化中存在着广泛的社会焦虑现象。这种社会焦虑固然有人们难以在短期内适应阶层分化的主观因素,但它更主要的是对阶层分化过程中存在的种种不合理不公平现象的心理反应。当前人们的心理焦虑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公平感,这是对阶层分化在起点、规则和结果各方面不平等现象的自然反映;二是受挫感,一些社会地位相对下降或社会地位一直很低的人,在心理失落中,会产生强烈的无力改变现实的挫折感;三是危机感,由于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贫困阶层,在市场经济和阶层分化的大潮面前,产生了朝不保夕、前途暗淡的危机感。"

上述这些广泛而尖锐的社会心态问题,在阶层分化过程中产生了剧烈的社会精神阵痛,使人们经受了许多额外的心理煎熬。更为严重的是,这种社会焦虑的广泛存在,还极大地抑制了阶层分化本身可能产生的社会激励效应。比如特权阶层和违法乱纪的人能迅速提升自己社会地位,那么对于内心充满了不公平感的人来说,阶层分化自然也就丧失了激励他们自我奋斗、勤劳致富的意义,甚至容易引发出“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捞一把是一把”等扭曲心理。而对于内心充满了“受挫感”和“危机感”的人们来说,阶层分化则更容易使✯他们对社会现实产生抵触情绪。

三、积极应对阶层分化的措施

上述阶层分化的双重效应,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努力促进社会阶层的分化,另一方面必须加强社会利益的整合,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及时协调各种关系,解ก决各种矛盾,从而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推进依法治国,依法协调和保障各阶层合法权益

如前所述,社会阶层利益矛盾与利益竞争在给社会发展带来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新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的克服、解决与协调,更多地必须依靠法律。通过法律与法规的规范,使利益矛盾协调化、利益竞争程序化。这种阶层利益矛盾的依法协调过程和社会矛盾的依法解决过程,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与法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一方面我们要不断地完善法制制▲度和法律体系来适应变☿化了的社会和阶层分化出现的新情况;另一方面,我们要通过推进法制建设来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协调阶层利益矛盾与利益竞争,使之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要依法保障全社会各阶层的利益,更重要的是依法保护普通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正确处理阶层利益引发的人民内部矛盾

正确地对待和处理由阶层利益引发的人民内部矛盾,是当前中国社会阶层分化之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要面临的课题。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这种阶层利益矛盾和由此引发的矛盾冲突都属于人民内部矛盾,认识到阶层利益引发的矛盾的两面性。我们要以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为出发点,用民主的方法来正确处理阶层利益矛盾及其引发的社会矛盾。

扩大中间社会阶层的规模

参考文献:

[2][美]格尔哈特·伦斯基.权利与特权:社会分层的理论[M].关信平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3]朱光磊.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

[4]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2-11-09.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