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纳人员应具备的知识(1)
一、会计要素 会计对象是指会计反映和监督的内容。会计对象分为六个会计要素,既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一)资产。 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资产可以具有实物形态,例如,房屋、机器设备、产品、材料等;也可以具有非实物形态,例如,无形资产等。 资产按其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是指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包括现金、各种存款、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存货等。非流动资产是指不符合流动资产定义的资产;包括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
(二)负债。 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它表现为债权人对单位资产所拥有的权益。负债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流动负债是指将在一年或者超过-年的-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付工资、应交税金等。长期负债是指偿还期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
(三)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包括投资人对企业投入的资本,以及在经营中形成的⌚盈余。
即:投入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者之间的关系: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四)收入。 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以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包括销售商品收入、劳务收入、利息收入、使用费收人、租金收入、股利收入等,但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五)费用。 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流出。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获取收入而发生的各种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耗费,其货币表现就是费用。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
(六)利润。 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它表现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取得的各种收入和发生的各种费用配比相抵后的差额。
收入大于费用,其差额为利润;费用大于收入,其差额为亏损。对利润进行核算,可以及时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业绩和获利能力,反映企业的投入产出效率和经济效益,有助于企业投资者和债权人据此进行盈利预测,评价企业经营绩效,作出正确的决策。
用公式表示为:利润=收入-费用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人、费用、利润会计要素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关系用公式表示为: 资产=负债 所有者权益 (收入-费用)
二、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和复式记账
(一)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标志或项目。
随着企业经营活动的开展,各个会计要素之间关系发生着变化。如用银行存款购买材料,用材料投入生产形成产品,将产品出售获取收益。
上述经营活动通过设置会计科目予以反映。
(二)会计℃账户。 账户是按照规定的会计科目在账簿中对各项经济业务进行分类、系统、连续记录 的一种形式。
会计科目与账户之间的联系是:会计科日是账户的名称,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是用来记录和反映会计科目规定的核算内容。
两者的区别是会计科目只具有特定的名称和相应的核算内容,它只是对会计对象的内容进行分类,而账户还具有一定的结构形式和登记方法,它可以在一定时期内连续、系统、分类、综合地反映和监督会计的对象,提供有关经济管理所需要的核算资料。账户比会计科目具有更丰富的内容。
账户✉一般可以划分为左右两方,每一方再根据实际需要分为若干栏次,用来分类 登记经济业务及其会计要素增加和减少,以及增减变动的结果。账户的格式设计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见表1-1):
(1)账户的名称,即会计科目。
(2)日期和摘要,即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和内容。
(3)凭证号数,即账户记录的来源和依据。
(4)增加和减少的金额。 现金日记账在实际工作中,通常采用三栏式(见表1-1)。
表1-1账户名称 年 月 日 凭证号数 摘要 借方 贷方 余额 账户借方和贷方分别记录增加额和减少额,余额可以分为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本期增加额合计和本期减少额合计又称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本期的期 末余额即为下期的期初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和期末余额的关系,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 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账户的哪一方记录增加额,哪一方记录减少额,是由记账方法和账户的性质所决定的。
但是,不论采用哪种记账方法、属于何种性质的账户,其增加额和减少额都应按相反的方向进行记录。如果左方记录增加额,则右方就应记录减少额;反之,如果左方记录减少额,则右方就应记录增加额。
账户的期初、期末余额复式记账是对发生 的每一笔经济业务所引起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相互联系地进行记录的一种方向。
(三)复式记账。 复式记账是一种科学的记账。方法,在复式记账法下账户体系设置完整,可以将经济业务引起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相互联系地、全面地、系统地进行记录,可以全面、系统地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
复式记账法分为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目前企事业、单位多用借贷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是以“资产=负债 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恒等式作为理论依据。在这一会计恒等式中,资产要素列在等号的左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列在等号的右边,左右两边的合计数永远相等,即保持平衡。
对于资产类账户、费用类账户借方记录增加额,贷方记录减少额或转出额;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账户、收入类账户贷方记录增加,借方记录减少额或转出额。 各类账户的具体结构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借贷记账法小的借和贷,代表账户记录经济业务数量的变化,其中,左方为借,右方为贷。
2、各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应与记录增加额的方向一致:资产类账户的期初、期末余额在借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赇户的期初、期末余额在贷方。 运用借贷记账法记录经济业务的增减变动,采用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荐。
” [例1]某企业将借入的货币资金10万元存人银行。发生该项业务,首先应确定它涉及到的两个会计要素,即负债和资产;其次确定这两个会计要素都是增加额;再次再确定涉及的账户,即“银行存款”账户和“短期借款”账户;最后进一步确定应记入账户的借方还是贷方。
借:银行存款 100000 贷:短期借款 100000
三、会计凭证 会计凭证是用来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作为记账依据的书面证明。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是登记账簿的直接依据,所以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真实反映经济业务、监督经济活动的专门方法,是会计核算方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会计核算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会计最基础的工作。
会计凭证种类很多,-般按其填制的程序和用途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两大类。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
出纳业务知识概述
盈余公积信息失真的查证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