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年金的发展障碍与对策
[摘要]目前我国的企业年金经过十余年的改革和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覆盖范围、政策法规、管理运营等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应逐步扩大企业年金的覆盖范围,用税收等优惠等政策积极扶持企业年金的发展,同时加大对企业年金重要性的宣传力度,完善企业年金立法等,以促进我国企业年金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企业年金;管理与运营;障碍;对策
一、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及其现状
企业年金自建立起在我国已经走过了十几年的发展历程。1993年在《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中,我国首次正式提出支持企业建立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在1994年的《劳动法》和《国务院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等文件中,又进一步对此作了说明,并逐步针对制度的总体原则、资金筹集、相关经办机构的设立及管理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制定和完善。1995年原劳动部研究下发了《关于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意见》,这为建立和逐步发展补充养老保险奠定了基本制度框架。
二、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存在的问题
企业年金制度自建立以来,对于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提高养老保险替代率以及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尽管如此,由于我国的企业年金尚处于创建阶段,还存在制度不健全、政策法规不完善尤其是企业参与程度较低等诸多问题。
(一)企业年金的覆盖率低
(二)企业年金的投资回报率不高
目前我国建立的信托型企业年金仍处于探索阶段,在产品种类、人员素质、机构设置等方面都无法满足年金市场投资的需要。首先,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相对不够完善,企业年金的投资渠道狭窄、可提供的投资工具比较有限,加之企业年金也具有保值性的要求,所以大部分的企业年金基金也只能投资于银行存款及国债等具有较高保值性的产品;其次,我国当前的很多基金管理专业机构也应该继续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在投资、服务、基金产品设计、投资风险管理等方面提供大批有经验的专业化人才;再次,企业年金目前的托管综合费用较高,这就降低了基金的投资回报率,有些投资产品的投资收益甚至低于同期银行存款收益率和国债利率,加之通货膨胀的影响,导致一➳些企业年金计划更大程度上依赖于缴费扩充基金量而不是投资收益,其结果则会影响到企业年金的支付水平和员工的参与积极性。此外,目前基金投资渠道和投资工具有限,也一定程度阻碍了较高的投资回报的取得,这就进一步削弱了企业年金对潜在参与©群体的吸引力。
(三)企业年金制度的管理不够规范
目前,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管理运营模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企业自办模式,这种模式是在企业的总的财务账户下设立企业年金账户分户。这种模式面临的问题就是,当企业遇到资金困难时,可能产生企业年金基金被挪用的风险,导致年金账户空账运行,影响员工权益。第二种是社保机构经办模式,即由社保机构完全负责年金的收取、管理、经营、发放等环节。该模式的问题主要在于年金的监管与运营合并,而且相关账户信息的披露不具备强制性,企业和员工对资金的投资情况、收益、分配等信息不能及时、全面的掌握,监管也非常不力。第三种是保险公司模式,即由指定的保险公司负责设计企业年金计划,并负责年金资产的运营和管理,通常以团体养老年金保险的形式体现。在这种模式下,企业年金资产与保险公司的资产可能没有完全分离,不能有效保®证受托的年金资产的独立性和安全性,而且管理成本相对较高。
(四)企业年金™发展区域差异过大
基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严重的区域不平衡的现状,导致了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企业年金发展状况也有较大的差异,例如在企业及员工参保比例、年金基金整体规模上差距相对较大。经济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基础牢固、发展速度较快,为企业年金的有序、快速发展创造了相对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参保企业和参保职工人数以及基金积累都比较大;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企业年金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因而呈现出波动起伏的状态,且参保企业及人员数量明显较低,同时还存在着基金运营操作不规范的问题,甚至于有许多企业因企业经营状况恶化而停止企业年金计划。 三、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对策
企业年金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层次,在完善职工养老体保险系中本应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企业年金还不能普及到大多数企业职工身上,这与提高养老保险替代率,保障居民退休后的基本生活水平的要求极不相符。由于目前企业年金制度的发展极不平衡的现状,还有可能进一步拉大居民在退休后的贫富差距状况。我们应该解决好企业年金发展中的诸多阻碍,对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有理性认识和科学规划;
(一)加快定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有关资料显示,国外基本养老保险的替代水平基本在40%左右,而我国目前的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水平在不同行业中参差不齐,有的行业设置达到了80%以上。如果基本养☃老保险的替代率水平过高,就有可能降低意味着降低这些行业的企业年金制度发展的必要性和弹性空间,个人和企业在参与企业年金制度的积极性和热情方面显得不足。为此,应尽快明确基本养老保险与补充养老保险的关系和发展定位,使基本养老保险的发展尽快合规化,提高企业与职工开办和参与企业年金制度的的积极性。
(二)逐步扩大企业年金的覆盖范围
根据企业年金制度发展较为完善的国家的经验来看,企业年金制度的覆盖范围主要受到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取决于企业年金制度的简历是自愿性的还是强制性的;其次取决于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职工的工资收入水平;最后取决于工会机构所发挥的作用。根据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发展的现状分析,企业年金覆盖率低的具体原因之一是有一些企业存在的短时效应,考虑到企业年金建立后的管理成本等问题,将可以用来建立年金的资金用工资的形式发给员工,或是认为企业年金是企业自愿的行为而没有建立;部分职工也有类似短期心态,由于目前企业年金免税水平还较低,因此很多员工认为较低的缴费水平对于养老金储备不会产生较大的作用。基于以上因素,可以考虑适时探索将企业年金制度由完全自愿式逐步向半强制性或完全强制性转变,由国家以立法的方式对企业年金计划的实施作出一些强制性的规定,以保证企业年金这一长期目标较好的实现。
当然无论是完全自愿式还是半强制性及强制性的企业年金计划,都需要结合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有区别的对待、分步骤的实施。一些实力较强的企业如国有特大型、大型企业对企业年金计划持积极的态度,目前企业年金制度也相对完善,应是推进企业年金发展的主体,可以考虑首先实行。对民营企业则需要加强企业年金的宣传工作,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在条件成熟的民营企业中,可以逐步推行企业年金计划。
(三)采取重点推进式企业年金发展战略
作为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补充,企业年金应该致力于在全国各地区的所有企业中推行,不仅在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在规模较大的企业,在经济发展欠发达地区、在中小企业等收入水平较低的群体中尤其需要逐步建立,绝不能因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就放弃建立与发展这一制度,否则当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下降后,低收入群体的老年生活将受到严重影响。但是,基于目前我国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区域、行业间差别较大的现状,统一的企业年金在全国的推行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要因地制宜有计划、有区别地推动。目前来说,石油、石化、电力、航空等大型企业可以进行强制性或半强制性的试点。这类企业具有规模大、经营效益好,企业人数多等特点,一方面有建立企业年金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提高企业年金制度的覆盖范围,具有建立企业年金的良好基础,因此,有利于企业年金的顺利建立和良好运行。如果试点工作顺利,可继续在中型企业及各类具备一定条件的企业中推广,继而再逐步发展到更多的行业中。这样就能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扩大了企业年金在全国范围内的覆盖水平。
(四)加大对企业年金的寻传力度,提高公众认知度
目前,相当数量的企业及员工存在着对企业年金认知程度有限的问题,过度依赖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认为企业年金制度作为一种补充性质的养老保险,首先是其保障程度不高,其次是认为企业年金制度是在作为第一支柱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充分和完善之后,在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和精力的情况下,才去探索和发展的一种计划。
20世纪末至今,很多国家都将企业年金制度作为缓解政府社会保障支出负担的重要手段。从宏观层面看,企业年金制度的健康发展,不仅有利于缓解日益沉重的财政负担,同时也有利于国家资本市场的发展。快速发展企业年金制度,使得企业年金制度健康有序进行,可以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形成良性、互补的态势。企业年金制度作为现代养老保障体系的一个支柱,应当受到充分的认识,国家应加强对企业年金的宣传力度,并在政策方面给予足够的支持,使得企业、员工以及整个社会都能积极参与,加快其发展速度提高制度覆盖面,以缓解“第一支柱”的压力,充分发挥其养老保障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