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对外投资的障碍及对策
【摘 要】本文从企业对外投资的模式出发通过分析中小企业的对外投资面临的风险和目前国际经济形式的趋势,从企业、社会和政府多种角度提出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对外投资;障碍;对策
ღ一、中小企业对外投资模式
国内学者卢进勇和闫实强在他们合著的《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模式比较分析》一书中比较了多种海外投资模式。他们认为目前适合中国中小企业对外投资的模式仅有三种:建立海外销售子公司、海外投资建厂、建立海外研发基地。
海外投资模式的选择直接体现企业投资的动因。企业之所以选择投资海外,直接原因是寻求本国所缺乏的东西。建立海外销售子公司体现企业需要海外的销售市场;海外投资建厂则需要充分利用海外原料资源或人力资源;海外研发基地的建立则是看中当地人才技术资源。然而这些因素的分☠析和选择便是企业海外投资面临的多种障碍的实际体现。运用好有利因素、规避不利因素成为中小企业投资模式选择、区位选择之外必须研究的话题。
二、障碍分析
企业海外投资的障碍直接来源于企业对外投资模式的弊端。企业根据目标国的特点选择投资模式,而企业不可能选择到完美之地。因此,企业对外投资总会遭遇到各种障碍。总的来说,对外投资的障碍应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信息匮乏
对于所有企业而言,到海外投资首当其冲的障碍就是信息的匮乏。
第一,信息有助于提高决策质量。对外投资需要对目标国的文化、法律、政策等多种因素进行周密的考察。商场如战场,信息战早已不是军事专用术语。成功的信息分析是企业信息战取胜的关键因素。信息不畅而导致企业决策的失误将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成本。对海外国家进行文化、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信息搜寻是企业进行海外投资必交的入门学费。
第二,信息是多种多样并瞬息变化的,把握信息的多样性和实效性是企业打赢信息战的必备技能。信息的多样化是市场和客户的多样化决定的。针对不同的客户做出不同的决策更能体现一个企业的灵活性。而市场需求一直处于瞬息万变的状态。而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实力不强,无法建立专门的信息搜集和应变机构,往往靠决策层自行做出上述工作和决策,难免会影响决策的质量。因此,中小企业对信息的反应速度以及自身信息化建设至关重要。
(二)人才、技术资源短缺
企业要实现真正的“走出去”就必须吸纳当地的人才和技术资源为自己服务。一方面可以以此得到当地政府和社会的认可和支持,另一方面可以尽可能的减少企业在目标国立足的成本。
然而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影响力在海外影响力不足、实力较弱,在于海外当地企业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因此中小企业的海外投资之旅不可避免的要经历一段时间的✪技术人才资源短缺。及时的吸纳大量人才和技术需要更多的成本投入。
其次,中小企业往往会因为技术和人才转变成经济效益较为缓慢而选择暂时忽视技术和人才因素。特别是选择国外市场时我国中小企业较多的考虑了原料和市场等直接经济效益因素,对技术和人才资源考虑不足。这种停留在资本扩张时代粗放的经营策略现如今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已经不太适合企业的海外生存。
(三)制度、法律、政治环境障碍
金融政策、外汇汇率、劳动法、税法等金融和法理风险也是中小企业对外投资必须面对的难题。而制度和法律风险则包括国内风险和目标国风险。
我国国内审批制度和数以万计的各级政府规章法规是中小企业走海外投资途径不得不面对的瓶颈。我国内部的制度和法规已经严重限制了国内企业的发展,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很多中小企业面临这些繁琐的审批事务选择科挂靠的形式来进行海外投资,不仅增加了成本还增加了投资风险。新一届领导人上任伊始便着重提到了简政放权、精简审批。这也给中小企业的海外投资之路带来了希望。
企业同样需要注意的是目标国的制度、法律障碍。目标国为了保护本国的企业不收到国外太大的冲击,往往会对来自于海外的投资进行限制。例如印度就十分注意保护本国的技术企业。如TATA 等各个印度国内的科技企业发展势头十分迅猛,占领了很大的国际份额。而像华为这种靠人才和科技作为生力军的企业也没办法从容的进军印度市场;小米等科技企业在印度的发展也遭受了不少挫折。国内的中小企业在国外的发展遇到的困难将比这些大企业更为严峻。
政治环境对企业的发展同样重要。国外由于多党制等其他原因,政治因素变换较为频繁。缺乏对这些信息的敏感反应,对于海外投资的中小企业来讲是致命的。2011年中国对利比亚的投资因为利比亚战争冲突的加剧直接损失400多亿人民币。国家的投资尚且如此,中小企业的海外投资在国外动荡的政治局势之中更加经不起打击。因此中小企业海外投资之前要做的工作很有必要。
(四)资金障碍
通俗地讲,企业海外发展面临的所有问题还是钱的问题。
首先,大企业为了发展的安全,往往会预留一部分资金作为风险基金。中小企业的发展融资十分困难、成本较高,为了使企业资金不至于闲置则会忽视风险基金的建立。最大限度的利用资金投资海外而没有应对风险的专项资金将会导致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大打折扣。中小企业有可能在国内运营十分顺利,但是在面对海外更加恶劣的环境以及本国和别国大企业的激烈竞争中往往会因为资金的弊端而处于弱势地位。
其次,中小企业本身资金实力不强是个不争的事实。因此中小企业下海之前充分融资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三、应对对策
中小企业所面临的风险时方方面面的,化解这些障碍需要从企业自身到社会行业协会以及国家政府层面的共同努力。从根本上讲中小企业自身需要做好“下海”的准备;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中介机构也要发挥其沟通桥梁的作用;而政府作为我国最高层面的代表则需要在协助中小企业对外投资的过程中深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
(一) 企业自身的准备 中小企业企业自身要做的工作的多方面的,从根本上讲要树立一整套国际化发展战略理念。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国家化发展战略理念的建立。国家化理念是一种前瞻性、全局性以及科学性的理念。它直接体现在企业投资决策目标的树立以及具体执行的过程中。敢于投放资金、乐于投入大量成本引进人才和技术、对企业发展的软实力的重视等都是企业发展理念转变的体现。
其次,打造企业软实力。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硬实力实际上差别不大,真正拉开距离的是企业软实力。软实力包括企业的信息化、♋制度化、品牌效应以及社会责任感等多个方面。前瞻性要求中小企业在做出决策时根据此决策会也不会有利于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而定,而不仅仅是根据决策短期内会不会有助于企业盈利而定。信息化建设、人才队伍的组建、科技研发资金的投入以及品牌宣传和慈善活动等都是企业前瞻性眼光的具体体现。一言以蔽之,中小企业下海之前必须将自己纳入正规化经营之路。
此外,迅速融入当地经济氛围中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也十分重要。中小企业的优势就是能够灵活多变,因此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要比大企业强得多。融入当地环境有助于企业较快的获得认可,当地的资源才能被企业所充分利用。在这一点上,国内智能手机开发公司“小米”做的就十分到位。小米公司进两年的成功就证明了这一点。
(二) 行业协会、中介机构等社会组织的作用
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本是企业发展的中介协调机构,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要发挥重大作用的。然而由于各方支持不够,目前我国行业协会的发展潜力巨大。
作为行业协会、中介机构应该在信息搜集、信贷合作、保险合作等多个方面为中小企业的海外投资发挥作用。这些方面实际上涵盖了中小企业海外投资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障碍。在这些方面如果行业中介机构能够做好本职工作将发挥极其重大的作用。很多外资企业在进入中国市场的过程中,行业协会及各公司互相协助为他们的发展减少了不少阻力。这些都成为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成功经验。
(三)政府层面
作为“走出去”战略的最高执行机构,政府的行动将起到主导作用。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强支持力度,做好如下工作:
首先,进一步深化改革、精简行政审批流程。我国政府从地方到中央大大小小的机构都是对外投资事务的权利部门。中小企业对外投资面临着巨大的行政成本压力。精简机构和审批流程、设立统一的对外投资协调部门应成为对外投资方面的重点改革。
其次,加强资金和税收支持。我国目前的“走出去”战略集中在产品的对外销售上。随着我国产品销售的增加,国外针对我国产品发起的反倾销诉讼也越来越多。反倾销诉讼的原因除了我国生产成本与国外的差异以外,对出口产品的税收政策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与其将税收政策放在风险较大的产品输出上,不如将政策投放资本输出以达到一举两得的目ฌ的。另外,政府也可以在中小企业对外投资贷款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从而缓解中小企业对外投资的资金压力。
此外,政府在外交层面对信息的反应速度是各种机构中最快的。如果能够在信息更新方面给予企业支持有利于中小企业减少信息搜集成本同时也提高了信息的准确性。总之,政府在中小企业海外投资之路上大有可为。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在对外投资之前树立企业国际化发展理念是根本;做好上述各种准备工作是前提。中小企业的海外投资面临的风险和障碍是多方面的。中小企业要想成功进行海外投资除了要考虑本文阐述的内容以外还要考虑投资模式、目标区位的选择等多种问题。化解诸多障碍有赖于企业、社会和政府等多个层面的努力。随着国际化的进程加快,如何实施好“走出去”战略将是以上三个角色永恒的话题。
参考文献:
[2]朱美虹、池仁勇.中小民营企业对外投资直接动因分析[J].特区经济,2011.
[3]宣鸿翔.对外直接投资、比较优势与我国发展模式[J].学术交流,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