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士大夫阶层自我意识的觉醒

时间:2024-09-23 09:33:01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 要: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社会离乱的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分离动荡、社会矛盾复杂的时期,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和文化风气有很大的影响,促使了文人士大夫阶层自我意识的觉醒。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文人士大夫;自我意识;陶渊明

魏晋南北朝时期,动乱频繁,新兴门阀士夫阶层社会生存处境险恶,离愁的社会环境,并没有改变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反而让他们意识到生命的短暂和可贵。当他们意识到生命的长度无法控制时,他们选择拓展生命的宽度。在生活上不拘礼法,清静无为,潇洒倜傥,被后人艳称为“魏晋风度”。

一、魏晋南北朝文化发展背景

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可以被称为乱世,汉末的战乱、三国的纷争、八王之乱、西晋灭亡,接下来的北方十六国混战,南方朝代更迭等等,在这三百多年里,战乱分裂占据着几乎全部时间,安宁的片刻几乎不存在。处于战争年代的生命是脆弱的,战争中的杀戮,伴随着战争带来的饥荒、疾病和大规模的迁徙,不知又有多少生命被夺走。

东汉末年,北方战乱不断,经济文化遭受毁灭性的打击,社会文明遭受破坏,人民流离失所,离愁,太轻易的生离死别,甚至出现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惨状。延续了三百年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最黑暗、最痛苦的时代。汉末的社会动乱和政治变迁使整个社会文化结构崩溃和解体,是一个充满悲情和血腥的过程。持续的证据动乱和分裂状态,使魏晋南北朝文化处于断裂的困境。这时,清淡和析理成了人们逃避严酷政治和残酷现实的精神避难之地。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政治黑暗、社会混乱的时代,生活在这一时代的人们经常感到生死无常,生命如秋天的树叶,随时有刮落的危险。因此,人的个体生存价值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文人个性发展自由,特立独行,张扬个性。

二、陶渊明在困境中重建自我

陶渊明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诗人。陶渊明有着十三年的仕宦生活,他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终使陶渊明辞官归里,写出的《归去来兮辞》表明与上层统治阶级决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在乡间,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安贫乐贱,通过农田劳动,维持生活,与劳动人民日益接近,息息相关。“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满堂前。”渊明爱菊,宅边遍植菊花。陶渊明一生酷爱菊,这不仅代表了他对幽静安逸生活的喜爱,还体现了他的文人人格和气节。他辞官回乡二十二年一直过着贫困的田园生活,固穷守节的志趣,老而益坚。老年给自己写了《挽歌诗》中末两句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表明他对死亡看得那样平淡自然。

陶渊明选择归隐田园体现了对简单的生活劳作方式所代表的淳朴人际社会关系的精神追求。尽管历经艰辛,但在精神上却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从他所流传下来的诗句中,山水和田园景物不再是简单的情感抒发,而是具有生命力和精神 ϡ力的单独个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出了人与自然的无我境界。陶渊明不是大自然的观赏者,而是成为了大自然的一员,他的生活简单简朴,他的创作是那个时代的异数,超然尘外,独开一家。

陶渊明归隐田园是出于生活选择,在本质上这种选择是对生活意义和生活价值的抉择,通过生活实践和朴实无华的文学创作重新确立了社会关系中的自我意识,这对当时社会自我意识的觉醒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陶渊明把自我投入宇宙过程,扩展了自我,明确了自己的价值与意义。陶渊明通过自己创作和劳作启示了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实现了个体的精神解放和个性自由。

三、魏晋南北朝士人自我意识的觉醒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不断,人民流离失所,生离死别,死亡不可避免。敏感的文人士大夫在战乱中最容易感受人生的短促、命运的无常、个人在现实中的无能为力。在这种情况下,文学创作很自然的与这个时代有了不可分割的关联。关于如何对待生、如何迎接死的思考,引发众多文人士大夫思考和感慨。生和死是一个带有哲学意味的主题,结合当代的真实生活体验,更能激发思维的扩展。

在这一动乱时代,文人士大夫懂得了生命的长度是无法由自己掌控的,只能去增加生命的密度、扩展生命的宽度,及时行乐,顺应自然。这时期创作的诗歌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特点,通过亲身经历、目睹的现实,揭露战乱罪恶,展现人民疾苦的现实主义作品,充满时代烙印。

魏晋南北朝这一时期,科学技术成就突出,文人思想异常活跃,使这段时期的作品,带有分裂割据的烙印,不同的地域文化,带有不同的特点,具有明显的差别,尤其是南北文化差异。魏晋南北朝的文学创作,在新的文艺思潮下展开。这一时期文学创作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服务于政治的要求被减弱,文学变成了个人的生活体验和情感释放。从汉代的大赋演化为魏晋南北朝的抒情小赋,便是极其具有代表性的一个转变。在这种社会趋势中,为文人士大夫的自我意识觉醒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魏晋时代的残酷现实下,人生 シ飘忽,更加突出了人的主题,促使了自我意识的觉醒。魏晋时代的自我意识诞生在在那种顾影自怜的文学中,体现于深刻的无可奈何的人生悲剧意识中。魏六朝的山水意识中便初显自我意识的雏形,山水意识抽象的反映了自我意识。在魏晋特有的人物品藻中不难发展自我意识的萌动。晋人发现了自然,使自然成了他们的移情对象,以自然形容人性之美,于自然之中发现了自我的影子。在人性和自然中建立了深刻的联系。自然山水成为感情化的自然,自然成为文人寄托感情的对象。魏晋时代的山水意识是从自我意识中衍生出来的,只有内化以自我的山水才符合那个时代自我意识的诉求。

魏晋南北朝文人士大夫自我意识的觉醒并非偶然现象。由于社会的影响,文明的发展,人类从自然中奠定了自己的独立意识,在人与ห自然之间保持一个使人们可以与之对照的距离。山水长存,年年依旧,但人们却从中看到了自己的镜像,这种发现✈意味着自我意识的生成。在这样一个时代的自我意识,自有一种活力,让人们达到重建自我的可能。

总结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悲剧、文化失范,使当代的文人士大夫有了精神ฑ上的超越,他们通过人类文学、艺术、哲学等创造性的活动来重塑自我。时代的悲剧帮助他们实现了自我意识的觉醒,通过进行精神层面的自我调节,以助他们脱离精神困境。通过自我意识的觉醒,建立一种全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突破自我,提升到天地境界意义上的自我意识。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