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冯艺文化散文的忧患意识
[论文关键词]忧惠意识 人文关怀 传统文化
[论文摘要]品读冯艺的文化散文,很容易感受到字里行间弥漫的忧患意识,这是冯艺散文3"-中的精神特质之一。作为人文工作者的冯艺,在面对着现代化进程中人文关怀的缺失,传统文化遭受外来文化的冲击,公众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地解读,呈现出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应有的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
冯艺是当代广西散文界的领军人物,他笔耕不辍,创作了大量诗歌、散文诗、散文和报告文学,其散文集《朱红色的沉思》获得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奖,之后,散文集《桂☿海苍茫》再次问鼎该项大奖。冯艺近年来致力于广西文化散文的创作,以一颗赤子之心,怀着无比庄重的心态,翻山越岭,一路探寻,一路追访,一路深思,让我们领略到另一个人文的广西。“一直想给自己锁定一个目标,要写一部反映广西历史文化的东西。”Ll《桂海苍茫》就是冯艺最近创作的关于广西人文地理的散文集。“笔记里有许多广西史书上不该忘却的背影,许多或伟大或平凡的人文墓碑。作者以本土作家的高度责任感和一腔人文情怀,描述了广西这方水土浓密的阳光和水气背后的苍茫的人文地理。丰沛而智性,详实而诗意,融文化积淀与个体体验于一体,意境苍凉。”这里是岭南文明的集散地,很早就与中原文化交流对话并被保存得较为完整。面对这一段辉煌灿烂鲜为人知的历史,冯艺的作品非但没有呈现出极度的赞扬和忘我的歌颂,反而担忧之情溢于言表。忧患意识是中国古代文人传承下来的一种精神,冯艺的这种意识可以说是与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血脉相连的。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子,俯首甘为孺子牛”等等,ฐ都可以看出忧患文化对知识分子的浸染。“具体说来,忧患意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的人文精神;
二、‘以先知觉后知’‘以先觉觉后觉’的社会责任感;
三、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J的触角就必然会是宽阔无限的,必然会远远地超越文学的樊篱,趋向于思考艺术、哲学、历史、文化、政治,甚至整个宇宙之间的许多重大的问题。正是这样的审美功能与社会效应,使它具有十分蓬勃和强烈的生命力。”[]《水意苍梧,百年码头大江东去》一文中讲到,梧州在历史上是重要的码头,商贾云集,通衢四达,可是如今文化已经式微了,梧州的文化已无人谈起,被人遗忘,连冯艺的文友都早已从商下海,只有冯艺独自享受着惆怅的美丽。虽然这种现象很普遍,可是冯艺仍然执著地呼吁:“如果有了全体人的关注,历史文化一定要在城市消亡的话,那么,通过大规模的保护计划,保护着我们祖先在这里留下的文化,我们就有可能延缓消亡的时间表。”
冯艺为广西区域文化的灿烂辉煌而深深折服,同时,也看到了古老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传统文化虽经历千年,却在碰撞中显得苍白无力。我们看得出来,文化伦理与历史进化的冲突是其忧患意识的主要根源。但是仅仅有忧患意识是不够的,冯艺通过自己的艰难跋涉而形成的理性思考,它的终极目标是给予中华民族关于传统文化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寄托,从而使传统文化在新的环境中焕发出勃勃生机。冯艺肩负起这个艰难而伟大的使命,同时也给予广大知识分子以深刻的启迪。
三
冯艺是关注人文的作家,而且也是一位有思想、善思考的作家。在他笔下,一些看似平实常见的事物,经他的点拨往往又有新的闪光点。在他的散文当中,人文景观、历史典故等材料信手拈来。可是他又不拘泥于死寂沉沉的历史,而对历史的深层进行挖掘,从而抹去尘封在历史事件上的尘埃,还原出一个原生态的相对完整的历史。作为一个人文工作者,拥有这种精神是可贵的。在《远逝的威严,走进打开的衙门》当中,作者面对的是曾经掌管一方黎民的土司衙门,他用客观的眼光对莫氏土司作了评价:“莫氏土司世袭了二十三代,其中有庸官,有贪官,也有一些好官,决不能用今天的眼光去看他们。”L9J(即历史是活生生的,而不是靠着流传下来的纸质文本或老百姓传诵的传说而构成,历史自发生的那一刻起,就淹没在浩浩渺渺的时间和空间当中,我们所听到的不过是整个历史的冰山一角,更为可怕的是我们有可能从传说中得到了相反的结论,从而抹煞了真实。冯艺用精美的语言描述了这一感觉:“布满尘埃的书房,断碑上隐隐约约的文字都是一些被读者遗弃的章节。我想一定是有些什么东西残留在雕花木窗上,闲雅的文人居室里,或明镜高悬下昧心的吼声里,一定是有些什么东西迷醉在深深的衙署中。”L9J(胛当我们面对一段历史的见유证物,它未必以一种交流的心态来对着我们,它有可能是静默的,不作声的,所谓的历史不过是后人为自己的需要而写的。这样看来,这种发现传统文化存在着误区的忧患意识既不是杞人忧天,更不是庸人自扰:“今天当我们到达忻城的时候,历史老人♋第一次把背朝向了我。而在过去,我总是认为,对于一个写作者,历史总有某种方式, ถ向我转过脸来,让我看见,让我触摸,让我对过去的时代,过去的生活建立一种真实的感觉。”[]’’
在《天国故园,挥不去的历史背影》中,洪秀全和曾国藩,两个已经在教科书中定了性的历史人物,一个是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一个是大清帝国的忠实奴仆,关于他们的褒贬善恶,一目了然。在这篇文章中,冯艺在天国故园,对两个历史人物做了具体的分析,使我们对这两个人物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洪秀全,一个农民,由于屡试不中,便与儒家正统教义决裂,于是便有了金田起义。冯艺把他放在了那个时代中进行假设,假若他考中举人,是否还对清廷咬牙切齿呢?天国军队虽有破竹之势,可所到之处仍然是一片乌烟瘴气:贪污腐化、封建等级、甚至比历朝历代更残酷的“焚书坑儒”行为。而曾文正虽然代表了没落的封建王室的利益,可是他自身的能力与魅力更高过洪秀全一筹,在关键时刻所表现的沉着冷静、睿智自信帮助他战胜了对手。
一段活生生的历史,沉睡在教科书当中,不过是几道选择题和一道问答题,在冯艺这里却复活了他们鲜活的面孔。《西林教案,西方传教士的悲剧》是对一个历史事件的深层解读。一百年以前,清政府为了镇压传教士进入广西地区传教而造成的“西林教案”这一板上钉钉的历史事件,冯艺并没有根据教科书那种侵略者与被侵者这一角色进行划分,将叙述主体转换到马赖上,突出了这个西方传教士为了自己的信仰,虽千辛万苦而不弃,抱定献身宗教事业虽九死而犹未悔的精神。历史并非只是留下来的文字记录,冯艺告诉我们,要想读懂历史,就不能只纠缠于那些表面的文字,而要有一种文人情怀,一种对真理的深层探究的精神。
散文评论家陈剑晖在他的文章《让诗性穿透历史的苍茫——读冯艺的人文地理笔记》中这样评价冯艺的文化散文,“坚守精神的向度,一只脚站在往事如烟的历史尘埃上,捡拾一片片被遗忘的文明碎片;另一只脚又牢牢立足于现实,通过与历史人物的对话和对在野文明的寻找,揭示其内在的意义及对现实的影响,为不断发展变化着的现实生活提供一种丰富的精神滋补和文化的价值参照,这便是冯艺的人文地理笔记在思想内涵方面的价值。”因此无论是对人民生活状态的反思,对传统文化败落的惋惜,对历史及文化的深层思索都道出了冯艺对民族文化的忧患、对现代文明的企盼。这种忧患意识决不是叔本华式的悲观主义,它的目标是还生命以真实、健全文化人格,最终实现对民族文化的启蒙,这在建设和谐社会,构筑和谐家园的今天是具有很高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