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态女性主义的男性学视角回应

时间:2024-12-27 00:13:51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要:生态女性主义认为女性更关爱自然,而男性气质以自然为敌,生态和环境的破坏是由男性造成的,并且对发展持质疑态度。从男性学的视角看,男性理应认同“传统男性气质”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但同时还应该指出,父权文化是破坏生态的罪魁祸首,它塑造了传统男性气质并使男性和女性同样受害。男性学可以对生态保护做出贡献,鼓励男性颠覆父权文化的压迫,与女性携手保护生态。中国的生态与环保政策制定,应该对生态女性主义和男性学的研究成果加以关注。

关键词:生态女性主义;男性学;男性气质;父权文化

Response to Ecofeminism at Viewpoint of Men’s Study

Abstract:

Ecofeminism claim that the female care more about the nature, while the masculinity is not eco-friendly at all;masculinity induces the destruction of environment and ecocatastrophes. And ecofemin♛ism still keeps queries about development. From men’s study viewpoint, the male should admit that "traditional masculinity" bring on the destruction to the environment; however, it should also be pointed out that patriarchy culture is the lord of the destruction who has figured the traditional masculinity and makes the male trapped in it and hurt as well as the female. Being able to redound to environment protection, men’s study encourage the male to overset the oppression of the patriarchy, and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hand in hand with the female. And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ecofeminism and men’s study reserch wh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olicy of China is constitute.

Key words: ecofeminism ;men’s study;masculinity; patriarchy;

女性主义在二十一世纪已经浸透到各个学科领域,女性主义的思维方式不仅对社会科学各领域,而且对自然科学的研究也发生了重要的影响。环保领域也不例外。女性主义有许多不同的流派和思潮,生态女性主义思潮对生态、环保的界入,以其对父权文化一贯尖锐的批判姿态,给绿色革命打上了清晰的性别烙印。

作为对女性主义进行回应而促生的男性学,面对生态女性主义,必须发出自己的声音,做出相应的回应。但是,就中国而言,男性学本身还是一片空白,就国际社会而言,男性学对生态女性主义的回应至今也仍呈现失声之态。

一,生态女性主义基本理念、本土化问题及质疑

所有女性主义都反对男性中心论(androcentrism),生态女性主义同时反对人类中心论(anthropocentrism),认为人统治人的思想,派生了人统治自然的思想,而二者都是应该废除的。

生态女性主义有这样两种提法,一种是女性主义的生态学 ,再一种是生态学的女性主义 。生态女性主义起源于20世纪七十年代,应该说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六十年代以来西方学界对生态环境之关注的影响。事实上,1962年,女性学者Rachel Carson出版的著作《寂静的春天》便被认为掀起了“一个永不消退的环境意识浪潮”。1974年,F•奥波尼出版了《女性主义或死亡》一书,书中首创了一个新词――生态女性主义(ecofeminism),并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对妇女的压迫与对自然的压迫有着直接的联系。” 1

生态女性主义内部同样流派众多,包括文化生态女性主义、社会生态女性主义、自由生态女性主义、激进生态女性主义、批判生态女性主义、原住民生态女性主义、第三世界生态女性主义,等等。但是,各流派都将“对妇女的压迫与对自然的压迫有着直接的联系”这一观点视为核心。自奥波尼提出这一观点,便 “揭开了女性主义理论的绿色革命序曲”,并且在20世纪九十年代得到重要发展。2

生态女性主义主张自然世界与女性主义精神的结合,因此它“既是一种女性主义理论,又是一种生态理论,同时也是一种多元的文化视角。” 3它“试图寻求一种不与自然分离的文化,并且认为一个生态学家必定会成为女性主义者。” 4

李银河将生态女性主义的主要理念总结为:

第一,女性更接近于自然;而男性伦理的基调是对自然的仇视。自然与文化,生理(动物)世界与社会(人类)世界,男性与女性……这样的二分法将女性与自然、繁殖、物质、他者性归为一类;将男性与文化、生产、形式、自我性归为一类;这是西方父权制意识形态的一部分,为贬低和强奸自然和女性寻找合理性。5

第二,地球上的生命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网,并无上下高低的等级之分。但社会状态却是种族分隔、性别分隔的,在这个等级体系中,上帝这类纯精神是最高级的,而生长在地球上的生命是低级的;在所有的生命中,人又是最高级的,以下依次是动物、植物、山、海和沙;在人类当中,白种男性是最高级的,以下才是其他种族和性别的人们。而生态女性主义的一个主要观点就是反对对生命做等级划分。

第三,一个健康平衡的生态体系,其中包括人与非人在内,都应保持多样化状态。消费市场把人们的文化兴趣搞得千人一面,既浪费资源,又无趣。生态女性主义主张,应当发起一个反集中化的全球运动,既照顾到人们的共同利益,又要反对某些消费形式的统治和强制性,这种强制性实际上是一种暴力形式。

第四,物种的幸存使我们看到重新理解人与自然 关系的必要性,这是对自然与文化二元对立理论的挑战。生态女性主义批判二元对立的理论,反对将人与自然分离,强调所有生命的相互依存,将社会压迫与生态统治的模式两相对照。

此外,生态女性主义者对发展的概念提出质疑,她们认为,发展这个概念是基于西方父权制和资本主义关于经济进步的概念而形成的,以为变革必须走线性发展的道路。女性运动的价值是去听取无权者的呼声,尊重差异性;而发展概念不重视个体,不重视社区层面,只是从经济角度评估人类与社会的进步,却不考虑诸如文化、社会、政治、精神等人类的贡献。生态女性主义中最极端的观点是从根本上反对发展的,它将发展作为西方父权主义的举措加以抨击。4

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后,女性主义,包括生态女性主义,更多影响中国学界。目前,中国的哲学界、女性主义理论界、宗教与伦理学界,以及文学界都有很多介绍、研究生态女性主义的论文问世刊行。但是,中国学界对生态女性主义的接受也有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一,引进初期的意识形态导向集中在世界妇女大会前后,接受缺乏学术的自觉;第二,不论在文学还是在其它领域,接受都还不成体系,表现为论文多而专著甚少。2

还有一个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起源于美国的生态女性主义,在传输到第三世界的时候,同样面临本土化的挑战。在这方面,中国以外的一些第三世界国家已经做了很多成功的努力,比如印度著名的女性主义学者席瓦便提出,“应该立足本土知识体系重建女性主义的生态文明,同时将此与基层妇女的环保运动联系起来,这些都体现了她的"草根"立场和对许多白人中产阶级主义者常有的‘被迫害情结’的超越”。6

第三世界生态女性主义在20世纪九十年代之后颇多发展,与西方生态女性主义相比,它具有一些独特之处:

1、以历史的方法研究诸多社会问题,如环境问题、妇女问题、和平问题等。

2、注重第三世界问题,始终站在下层人民,尤其是下层女的立场上。

3、十分注重宣扬被主流环境主义,主流女性主义等所忽略的第三世界经验及知识体验,提出以本土知识体系为基础重建女性主义的生态文明,同时将这一文明同下层妇女的环保运动、人民反对新殖民主义的运动,全球及对恐怖主义的运动等紧密结合起来,相互促进,体现了一种彻底的革命精神。

4、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有着相当程度的继承与发展。

5、重视基层运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印度的生态女性主义者在著述中便十分重视文章的通俗易懂,十分注重对农民进行教育和培训,经常参与、组织、发动有着广泛群众参与的基层运动。这显然是没有群众基础和实践沃土的第一世界生态主义者所缺乏的。

因此,有中国学者主张,中国的发展过程中应该关注第三世界生态女性主义的经验,比如印度的国情与中国更为接近,其经济教训也就更有参照意义。6

对生态女性主义,并非没有质疑。这种质疑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作为与伤害、破坏自然的“男性气质”相对应,生态女性主义赞美弘扬关爱、养育、保护的“女性气质”。但问题是,这样的女性气质恰恰是在父权体制下产生的,是被父权文化塑造成形,用来确定女性在父权文化中屈居于男性之下的“第二性”地位的。生态女性主义对女性气质不加批判地接受,同时又批判父权文化,这在逻辑上造成悖论。但支持生态女性主义的人士解释说:“虽然在论证的逻辑上出现了悖论,但是从其动机和结果来看,生态女性主义和其他女性主义流派一样都是追求解除父权制的不公控制,并实现了对其批判和解构的作用。” 2

2,生态女性主义认为女☁性天生与自然更亲近,具有很强的本质主义倾向,而女性主义的社会性别理论核心便在于建构主义。这,造成了矛盾,而且过于浪漫主义。

3,生态女性主义对发展提出质疑,却并没有提供一条足以令人信服和接受的人类生存途径。生态女性主义试图告诉人们:工业与自然为敌,农业则与自然和睦相处。但是,人类是否应当和能够回到工业化之前?正如李银河质疑的:“生态女性主义是否能够拯救世界?主张适度发展和反对无节制发展的思想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但它还面临着三个重要问题:第一,何谓适度。……第二,确定了适度的标准之后,如何做到使人能满足于这个标准。第三,公平问题。例如,在一些人得到私家汽车之后,让另一些人满足于自行车是否有欠公平?为了公平,是应当让已有汽车的人放弃汽车,还是应当让只有自行车的人拥有汽车?这些问题不解决,生态女性主义只能是空谈。” 4

二,男性学对生态女性主义应该做出的回应

生态女性主义认为,女性气质比男性气质更接近自然,是真正的“自然之友”。“男性是把世界当成狩猎场,与自然为敌;女性则要与自然和睦相处。因此,女性比男性更适合于为保护自然而战,更有责任也更有希望结束人统治自然的现状——治愈人与非人自然之间的疏离。” 4 虽然这番论述有混淆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之嫌,但若以“女性气质”代替文中的“女性”,以“父权文化下的支配型男性气质”替换文中的“男性”,则堪称精彩论述。

生态女性主义者发现,科学和技术是符合支配型男性气质的,它的发展过程便是人类对自然的掠夺过程,同时,科技的发展也是男性对女性的掠夺和压迫过程。科学技术从产生的那一天起便存在着性别偏见,科技领域长期被男性把持,女性被认为天生没有能力从事科学和技术工作。科技成果主要是为男性的利益服务,有时甚至是以牺牲女性为代价的。

“生物技术、遗传工程和生殖技术方面的新发展,越发使妇女意识到科学技术的性别偏见,意识到科学的整体范式具有父权制的、反自然的、殖民的特征,目的是像剥夺自然的生产能力一样剥夺妇女的生育能力。” 6

生态女性主义认为,过去人们没有注意到男性统治自然与统治女性之间的联系。男性的环境观是等级的,如化学品,核战,等等。7

女性主义对父权文化及传统男性气质的审视,使得男性不能不对之做出回应。正是在女性主义的激发下,男性开始反思父权文化对自身的定义,男性学便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当生态女性主义不断发出声音的时候,男性学同样应该对之做出回应。与其说这是一种学术观点上的响应,不如说是对建设新型两性关系及和谐社会的一种双向努力。

在男性学与女性主义的对接中,我以为有必要明确定义“男性觉悟”与“男性觉悟的二重性”这两个概念。所谓男性觉悟,是男性自觉地认识到父权文化的存在伤害着女性和男性。我在此提出“男性觉悟的二重性”这一概念,即强调成熟的男性觉悟应该包括两个属性:

1, 男性觉悟到父权文化和体制对女性的伤害,进而帮助女性获得平等自由的生存空间;

2, 男性觉悟到父权文化和体制对男性的伤害,进而行动起来反抗这些伤害。

在男性觉悟的过程中,缺少二者中的任何一者,都是不完整的。只强调觉悟到父权文化对女人的伤害,便无法从男性的视角提供反对父权的动力;只觉悟到父权文化对男性的伤害,就无法真正认识到父权文化的本质,意识到女性是更深的受害者,从而难以建立两性和谐。

以“男性觉悟二重性”为基点,针对生态女性主义对“传统男性气质反自然”的定义,我个人主张,男性学应该明确两点态度:

1, 认同并支持生态女性主义者关于传统的男性气质对自然具有破坏性的主张;

2, 明确强调必须对父权文化与男性进行区分,传统男性气质是父权文化强加给男性的,是这种男性气质在与自然为敌,男性同样是受害者。

此两点态度的提出,同样意在说明,男性学学者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自己与女性主义者在反父权文化和体制方面,应该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再进一步,男性学应该从男性的视角,检讨父权文化对女性和男性的双重伤害。

对于第一点态度,应该不存在普遍的争议。但是,对于第二点态度,争论可能会很激烈。

最有代表性的反驳之一可能便是:你主张将父权文化和男性分离,那么,数千年来不正是男性在维护着父权文化吗?不正是男性在按着男性气质的要求,去破坏自然吗?

我在多篇论文ฝ中强调,简单地说男性在维持父权文化是错误的,男性是一个内部有太多差异的群体,并非所有男人均从父权的不平等关系中受益。不同年龄,阶级,收入,种族的男性是完全不同的。8所以,父权文化是由信奉这种文化的男性和女性来维持的,他们实际被这文化所骗,所害,所误,却不自察。性别研究应该致力于帮助他们觉悟,而不是单纯去指责他们。

父权文化给男性的许多利益,以父权眼光看是利益,所以它能够长期维持,但以男性学的眼光看,就是伤害,只不过以前男人同样没有觉悟到这一点,男性学的理念可以帮助男性意识到,自己在得到的利益同时也受着伤害,所以要放弃父权文化给的权利以及利益,从而和女性建立平等的关系,使得男性和女性均受益。

正因为如此,泛泛地说男性统治自然或男性反生态,我认为是不准确的。我们需要反思的是,父权文化如何通过定义男性气质来束缚男性的思维和行为,并进而指使男性成为自然的破坏者的。破坏环境的不是男性,而是支配他们的男性气质。男性被父权文化强加了这样的男性气质,他们自己也是受害者。所以,根源要打倒传统男性气质及后面的父权文化,而不是把男性当靶子。

即使男性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了对自然的破坏,那也是父权文化的结果。男性当然应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悔过并改正,并为此承担一切道义及法律责任。但是,这远远不足以改变人类对生态的破坏。只有认清深藏在后面的父权文化的本质,才能够从性别研究的视角为解决生态问题提供一个终极方案。

这样的思维方式,便是男性学应该做出的对女性主义的发展与贡献。

男性学针对生态女性主义“男性反自然”的第二点态度,还可能引发这样的反驳:主张男性也受父权文化及生态破坏之害,是男性的一种自怜,男性根本没有受害,至少不像女性受到那么深的压迫。

确实,父权文化对女人的压迫重于对男人的压迫,但同时必须注意到从受父权文化剥削这一点来看,男人同样是弱者。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父权文化在带给男性利益的同时也必然带来伤害,对此的认知同样需要性别敏感(gender sensitive),只是与对女性的伤害表现形式可能不完全一样。即使父权文化对男性的伤害为轻,也不能成为拒绝承认这种伤害,以及拒绝男性摆脱这种伤害的理由。

在生态问题上,既然男性和女性生活在同一个星球上,这个星球的任何改变不可能只影响女人不影响男人,男性怎么可能不同时也是生态破坏的受害者呢?

生态女性主义的一个观点是,女性更多家务劳动,因此水污染,食品污染,环境污染更直接地伤害她们。但是,男性在工作场所,室内装修和空调排气污染,办公用品污染,工业废气废水污染,汽车尾气污染,不是同样更直接地伤害他们吗?而且,男性同样难逃所有加诸女性身上的污染的伤害。如果说生态破坏直接伤害了女性的生殖能力,也有研究表面,男性的生殖能力同样受环境污染的毒害。而且,女人的孩子也是男人的孩子,如果一个女人因为新生儿成为生态破坏的牺牲品而痛苦,必定也有一个男人因为同样的理由而痛心。

核竞赛是典型的父权文化下竞技和炫耀武力的产物,但男性同样会成为核战争及核污染的受害者。虽然核竞赛,化学品,多是由男人基于对男性气质的追求发明出来的,但这并不会使他们自己逃脱其害。

当生物技术、遗传工程和生殖技术方面的新发展被指责为对女性生育能力的剥夺之时,我们同样要反思,高科技给男性的生殖和遗传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但是,我们说这些,不是否定生态女性主义,更不是否定女性主义,只是想提醒人们,在强调父权文化对女性的压迫之时,不应该对男性彻底忽视。男性学反对把精力只用于谴责,特别是谴责具体的个人,而放弃对症结的核心进行探究,特别是放弃对改造与出路的思考。

三,男性学推动生态保护的若干设想

仅仅认识并批评传统父权文化定义的男性气质对生态构成危胁,并不是我们的目的。男性学要在生态领域树立自己的学科地位,必须对如何促进环保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如果说,传统的男性气质是与生态、环保理念相冲突的,那么从逻辑上讲,参与环保工作,有助于改善传统的男性气质。

R•W•康奈尔在其所著《男性气质》中提到,在20世纪八十年代,女性主义“与参与环保的男性产生了一些冲突,然而许多男性都接纳了女性主义的观点。……参与环保的男性无论他们的个人历史如何,都无法回避女性主义界定的性别政治。” 9

康奈尔对六位参与环保的男性进行了深入的个案研究,认为男性气质并非天生,而是后天形成的。男性参与环保,在多重意义上改变了他们的生活:“在环境保护运动中,男性们发现了人际关系和文化理想的有效结合。绿色政治在多个层次上参与了他们的生活并迎合了他们多种需求:与他人的团结,精神上的明确性,个人价值意识。这种参与对性别政治的产生是重要的。可以说,这一运动对参与者的情感生活起了杠杆作用。” 9

康奈尔将父权文化定义的男性气质称为“支配性男性气质”,认为即使没有女性主义参与,环保运动本身也对支配性的男性气质提出挑战。“绿色政治和文化的这些意识形态至少在观念层次上将对支配性男性气质提出某种挑战。专制受到来自平等和参与性民主的意识的抗争。竞争性的个人主义受到集体工作方式的对抗。……环保激进主义的思潮和大量个人事件的结合足以发动这些男性实施改革计划,将他们自己与他们熟悉的主流男性气质分离,重构个性,塑造一个新的、非性别歧视的自我。” 9

对于男性学来讲,首先要做的,也许同样是最艰难的一件工作是:帮助男性觉悟到父权文化定义的男性气质,或称“支配性男性气质”在对男性构成伤害。

之所以讲这项工作是最艰难的,是因为父权文化对这一男性气质如何美好的定义,已经深入我们的骨髓,遍及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并且被男性集体内化了。但是,在颠覆父权文化对两性的压迫的过程中,认清传统男性气质的真相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决定权步骤。

男性学检讨父权文化对男性的社会性别模式塑造,应抓住其中最核心的 “刚强”二字,由刚强演绎出硬汉、强者、粗犷、勇敢、事业成功、健壮,等等诸多概念。男性学要帮助男性觉悟到,一直被认为是褒意词的“刚强”实际上在伤害着男人。“刚强”就要求男人事业成功,能够“养家糊口”,要“男主外,女主内”,两性分工差异便被合法化;而“事业成功”没有一个恒定的标准,男人为使自己活得“像个男人”,就要不断拼争,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牺牲包括他和家人、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刚强”要求男性勇敢,粗犷,凌驾于女人之上;要求男人有烦恼有心思都要闷在心里,这不仅阻碍了男性的情感表达,也影响了和女性的交流,给双方造成很多误解;刚强模式诱导男性轻视健康,扮演硬汉,有病也撑着,男性在多种疾病中所占比例远远超过女性,男性寿命减短,从而也给家庭生活中的女性带来苦恼和负担;刚强模式要求男人在性上表现强者之风,将男性刻化成性机器,伤害着男性的尊严与自决权,也为他们在性关系中对女性的侵犯与伤害提供文化上的背景;……

从生态的角度看,正是男性“刚强”、“成功”的神话伤害着生态环境,因为这些与不断追求发展、鼓励“战胜自然”,作“胜利者”,“自然的主宰者”是一种思维逻辑。当男性将不断“猎取”,不断收获作为生存第一法则的时候,不可避免地持续向自然索取,永无止境。生态,就是在这样的男性气质的作用下被损害的。

“刚强”模式剥夺了男性自由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我们提倡男性觉悟,就是要让男性觉悟到父权文化对他们的性别模式塑造,剥夺了他们自由发展的可能。Pleck和Sawyer指出: “作为男人我们希望能要回我们完整的人生。我们不再希望汲汲营营,出人投地,以符合一个不可能达到、具有压迫性的男性形象——坚强、沉默、冷静、英俊帅气、喜怒不形于色、功成名就、主宰女人、鹤立鸡群、有钱富裕、聪明干练、身强体壮……” 10

在反对男性气质支使下的对生态的破坏这一点上,男性学与生态女性主义找到了共同点。无论女性主义还是男性学,所要改造的都是父权文化,而反父权文化的新男性气质,同样应该成为二者共同的追求之一。

虽然视角不同,但女性主义与男性学均将矛头指向父权文化这一点,使我们能够描绘出两幅最终交叉到一起的路径图:

女性觉悟——女性反父权(女性主义)——两性携手与和谐

男性觉悟——男性反父权( ﭢ男性学)——两性携手与和谐

我们看到,男性反父权与女性反父权,在两性携手与和谐这里交织。之所以能够出现这种交织,同样因为男性觉悟的二重性,既反父权对女性的压迫,又反父权对男性的压迫。但这仍然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女性主义者也同时意识到,女性主义也应该有二重性,既反对父权文化对女性的压迫,又反对父权文化对男性的压迫。唯此,两性的携手与和谐才可能实现。

席瓦在《生态女性主义》一书中提出,需要一种新的世界观,承认自然界中的生命(包括人类)是通过合作、相互照料和爱来维持的。6在我看来,这种合作当中,同样也应该包括男人和女人的友好合作。

综合以上论述,男性学应该为生态保护所采取的行动,可以总结如下:

1, 帮助男性觉悟到,父权文化同时伤害着男性和女性,伤害的形式可能不同,但性质却完全一样,ห都是对多元与个性发展的打压。男性应该自觉地检讨自己充当父权文化执行者的过程中对女性的伤害。

2, 帮助男性充分觉悟到,父权文化定义的男性气质模式,因为对“强者”形象的强调,将会导致破坏自然、反生态的结果。男性和女性均将因此而受到伤害。所以,觉悟的男性应该自觉地反思“刚强”模式在生态及其它问题上的破坏性。

3, 鼓励男性更多参与环境保护工作,在实践中体味生态主义、女性主义理念,从而理会颠覆父权文化将给男性、女性,及生态环境带来的巨大效益。

4, 努力培养执政者(通常以男性为主)的社会性别意识,帮助执政者充分意识到性别问题对生态的意义,因此在国家的生态政策,环境保护法规的制定中,有意识地加入性别视角,对生态女性主义和男性学的研究成果加以关注。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所以,我们必须,而且能够,保护它!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