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视野下硕士研究生学术生态优化

时间:2024-12-26 14:06:11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 要】硕士研究生学术生态优化是主体按照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要求,对硕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学术生态环境及其学术活动等所进行的最优管理、引导和选择活动。硕士研究生的学术生态优化要遵循关联性、整体性与动态性的原则,按照生态位原理、最低因子定律、耐度定律和边缘效应原理进行优化。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学术生态;优化

一、硕士研究生学术生态优化的生态学原则

我们认为硕士研究生学术生态的优化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关联性原则

硕士研究生学术生态优良与否主要凸显在硕士研究生的学术水平与学术能力上,然硕士研究生学术水平、学术能力与其自身的学术动机、学术旨趣和学术精神等因子相互关联,也与导师的学术水平、指导质量等因素密切相关。学生的学术动机、学术精神及导师的责任感、学术指导质量等与培养单位的育人环境也有密切的关系。硕士研究生的学术行为和导师的指导等,是在一定的时空背景下进行的具体活动,必然受之于传统文化和时代价值等的影响。其影响因素相互关联,错综复杂,既有内部各影响因素的相互关联,也有外部各影响因素的相互关联,也有内部与外部因素的相互影响,内外相互作用。众多学术生态影响因子彼此作用、相互关联,所以我们对其的优化首先应坚持相互关联性的优化原则,把优化行为统筹于众多因素的相互关联之中。

(二)整体性原则

在硕士研究生☒学术生态优化中,为了克服“从个体出发、孤立的思考方法”,我们就应坚持整体性的原则。坚持整体性原则就应告别头疼医头,ϟ脚疼医脚的僵化思维,把所有影响硕士研究生学术生态的“致危因子”和有害硕士研究生优良学术生态形成的行为置于更广、更宽的整体视野中予以审视之,然后对其采取积极行动。对硕士研究生学术生态的优化不仅要对学术主体进行优化,而且也要对学术环境进行优化;不仅要有对物质环境的优化,也要有对精神环境的优化;不仅要倡导对学校内部环境的优化,也要呼吁对整个社会环境的优化,优良学术生态的创造,不仅依赖于内部环境的优化,也有赖于外部环境的改善;对硕士研究生优良学术品质的教育,不仅要重视外部的规范,也要重视其内在规范的确立。总之,我们要切实 “认识到一切有生命的物体都是某个整体的一部分”。

(三)动态性原则

硕士研☮究生学术生态优化的首要目的就是营造一个优良的学术生态环境,最终促进学术生态主体的进步和成长,然主体的进步和成长是个渐进的动态过程,优良环境的创建与培育也是个不断改善和提升的动态过程。生态世界观中的动态性主题,要求我们在硕士研究生学术生态的优化中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当下的硕士研究生及其学术,要关注硕士研究生学术及其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从动态性的原则出发,我们还应把研究生的学术优化,自觉地置其于整个民族及全人类的历史使命与学术责任中去思考及实施,为人类培养优秀的思想家、发明家、科技人才、文学家、政治领袖、慈善家等。

二、生态学原理与硕士研究生学术生态优化

在硕士研究生学术生态的优化中,生态位原理对其的优化同样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为了便于分析,在此我们把硕士研究生学术生态的生态位主体分为硕士研究生教育生态系统、生态群体与生态个体。硕士研究生教育系统是研究生教育系统中的一部分,也是整个教育系统中的一组成部分,那在整个教育系统中,从生态位角度考虑,存在一个定位的问题。然在不同层次的高校,各高校各专业也有关于其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定位问题。各国的发展水平不一样,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坚持硕士研究生教育以学术性为主的教育取向,但并非所有的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专业、硕士研究生都适合培养学术型人才的取向,我们还应根据实际,有计划、有选择地进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把硕士研究生分为学术型与专业型(应用型♂)硕士研究生也是一种比较科学的定位,两种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要求、培养方式、课程设置、学制年限、学业要求等都应有所差异。此种安排,从生态位来看,有利于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之间的有序竞争,也有利于引导资源的合理流动。

三、 最低因子定律与硕士研究生学术生态优化

在硕士研究生学术生态中,不论是硕士研究生个体生态,或是硕士研究生群体生态,不论硕士研究生的小系统,还是大系统,限制因子都是客观存在的。从硕士研究生的个体生态来讲,限制因子的存在也是明显的。如,学术兴趣就是一种限制因子,学术兴趣的淡漠,甚至厌恶学术,就会致使硕士研究生丧失对学术研究的动力,那不用期望硕士研究生在学术上能勤于钻研,更不用奢望其能取得有创造性的学术成就。因此,有目的地引导其培养对学术的兴趣,就是一种较有效的解决方法。

四、耐度定律与硕士研究生学术生态优化

在硕士研究生的个体学术生态中,也明显地存在着关于硕士研究生承受力和耐受度的问题,其学术生态因子对硕士研究生来说,也存在“达不到或超过度”的问题。例如有的学生过度热衷于在外兼职或投身于其他非学术性活动,有的学生在外频繁兼职,或忙于出入商业市场,如此便少了在书桌前安心读书,与圣贤哲人交互往来、❤汲取知识的时间和精力,错失了在实验室潜心研究的大好时光,学术往往常被冷落于一旁,甚至完全被丢弃之。相反,在资讯发达、人与人的合作趋于增多的现代社会,若一个人总是置身于与外界相互隔离、封闭的世界中,不利于他们的生活,也不利于他们的学术发展。在现实生活与学术中,“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世界已不在存有,学术的成长需要生活实践的土壤和对现实世界的感知,这就要我们把握一个“度”的问题。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