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尼采的悲剧哲学及其对西方传统人生观的超越
【摘 要】文章梳理了西方两种典型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与之相对比,主要阐述尼采悲剧哲学的思想以及相对的人生观的超越之处,提倡尼采悲剧哲学中直面现实人生、审美生存的思想。
【关键词】形而上学;尼采;悲剧哲学;酒神精神;日神精神
哲学一开始就关注世界问题,进而关涉人生问题。古希腊哲学的诞生标志着理性的觉醒,经过两千年的过度发展,理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西方文明引向了彻底的虚无主义。此时尼采一反传统理性主义,把目光投向古希腊悲剧艺术,提出酒神精神学说,创立了悲剧哲学来慰藉生命。
一、西方传统形而上学思维的人生观及其困惑
西方传统形而上学思维发展的历史即是构建了二元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历史;理性思维发展的过程也是贬黜现实生命的过程。
(一)柏拉图式形而上学世界观与乐观主义人生观的缘起
泰勒斯的发问“什么是世界的本原?”种下了形而上学的种子。早期希腊哲学家有各不相同的回答,“水”、“无定者”、“气”、“火”、“四根”、“原子”等,但它们作为本原尚不是精神性的、超验的、超自然存在。只有当本原被解释为一种根基性存在,作为万物产生的原因、原则时,才潜在的含有二元性质(产生者即始基、本原与被产生者即万物、现象)的倾向。
巴门尼德“存在者存在,不存在者不存在”把世界彻底地划分成存在与非存在两个断裂、对立的世界。“存在”的世界是完满自足的、永恒不变的、不生不灭、连续不断的一;“不存在者”是偶然的、虚假的、转瞬即逝、不真实的。只有对存在的思想把握才是真理,而对不存在这生灭变化的现象世界的感官知觉只是意见,与之相对的是真理之路和意见之路两种不同的认识方法。“存在即思维”,存在与思维的一致性假设被默认为形而上学的前提,并为以后的唯理论打下了基础。到此为止,形而上学的基本框架已经基本确立,那便是:一个集能动性、创造性、永恒在场性、无限性、圆满性、必然规律性于一体的真实世界和一个集被动性、流变性、有限性、多样性、偶然性于一体的现象世界。柏拉图继承这一形而上学模式并将其体系化、学理化、完备化,为形而上学的世界模式奠定了稳固基础。之后的形而上学哲学家的主要工作是对这已经形成的世界图式做各种加工。
基于这种世界图式上的人生态度是乐观主义的。因为形而上学的本性是虚化现实和构造“真实”,因此它的首要任务就是虚化现实世界和追求理想世界。西方哲学家都把现实看作不真实的、虚假的,并竭力去追求一个无矛盾的、永恒的、完美的真实世界,把这个“真实的世界”看成是唯一确定的存在。相反,对现实世界中的变化、痛苦、灾难、死亡、恐惧、悲伤,他们都能忍受,原因是他们告诉自己这一切都是不真实的、表象的、暂时的。于是,他们把生命的重心都放在追求“真实世界”上。那个真正的、至善的、完美的、绝对的永恒世界赋予了我们人生确定性和神圣性,我们来自那里并且会返回那里。在编制美梦中,他们自得其乐,忘记了真实的痛苦。这种形而上学的乐观主义看似乐观,根本上也源于深深的悲观意识,没有自我意识和反省的悲观,悲观到绝望,却穿着极端乐观主义的外衣。
(二)叔本华式世界观的悲观主义反叛
柏拉图式的形而上学思维在黑格尔那里得到升华并走向圆满,同时也走到了终点。后来者无路可走,叔本华就倒着走。叔本华哲学整个就是一种倒过来的柏拉图主义:以纯粹不变的、永恒不朽的理念世界为真实的世界,以混乱易变的、生灭流逝的感性世界为虚假的世界。叔本华继承了这种自在之物与现象、真实与虚假、本质与表象二元区分的形而上学传统。与柏拉图不同的是,叔本华给自在之物、本质世界赋予了完全相反的性质和内容,真实的世界是意志世界,这种意志世界是一种盲目的、不可遏制的生命冲动,它无理性、无目标、混乱不堪、只求生存,而个体生命是有限的,意志的冲动在个体身上得不到满足,于是它无休止的创造又毁灭个体生命。意志永远得不到满足,人生必然会死亡,这样,人生作为现象,就像漂浮在横无岸际的绝望之海,千方百计的避开暗礁与漩涡,却走向不可避免的船沉海底。所以,个体应当“认识生命的内在矛盾及其本质上的虚无性”,自觉地否认生命意志,进入类似印度教的“归入梵天”,佛教的“涅” 那样的解脱境界。
叔本华的人生观是极端悲观的,他强调“意志是人生的痛苦之源,进而把痛苦当作否定人生意义的理由,认为根绝痛苦的办法就是采取一种否定生命意志ด为动机的死亡方式”。“人生是一场梦,只是纯粹的外表,经验性意识远远无法为意识到的存在提供保障”。
(三)两种传统形而上学世界观的人生观困惑
柏拉图式的形而上学世界观是极端乐观的,其典型代表是基督教乐观主义,相信在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有一个“真正的世界”――上帝世界,它赋予人生神圣的意义。这种貌似乐观的信仰,实质上是一种坏的悲观主义,因为它用“真正的世界”否定了现实世界的价值,纵使它永恒美好,但却压制现世生命,它用思维“构造了一个合乎理性的世界模式,而又用这样的世界模式来规束人的现实生活”。于是,生命被贬值,本能受压抑,法则统治一切。现实的人只能浮在人生的表面,做一个虚幻而久远的梦。
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及科学理性的崛起,冲垮了上帝之城,建立在基督教义基础之上的一切随之倒塌,基督教赋予人生那些“神圣的公正的至善的永恒的”一切也都失落,人们被科学理性从谎言中惊醒,不知将何去何从。撕开虚假的面纱,当必须面对人生的真实,“我们立刻可怕的面临着叔本华的问题:人生终究有意义吗?”人生作为那盲目意志的偶然的客体化、意外的个体化,在意志世界寻不到任何安慰,人生无常且苦难频频,终将万劫不复的走向死亡。这样人生没有活下去的理由,陷入一片虚无。有一则神化故事正好可以阐释叔本华的人生观,弥达斯国王在树林里久久地寻猎酒神的伴护,聪明的西勒诺斯却没有寻到。当他终于落到国王的手中时,国王问到:“对人来说,什么是最好最妙的东西?”这精灵木然呆立,一声不吭。直到最后在国王的强逼下,他突然发出刺耳的笑声,说道:“可怜的浮生啊,无常与苦难之子,你为什么逼我说出你最好不要听到的话呢?那最好的东西是你根本得不到的,这就是不要降生,不要存在,成为虚无。不过对于人还有次要好的东西――立刻就死。”
二、尼采悲剧哲学的积极超越与救赎
(一)以赤子之心“脚踩大地头仰星空” 地直视人生
资本主义和自然科学的发展互相促进,与之相伴,在哲学领域是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平分天下,它们的携手动摇了欧洲人基督教信仰的基础。对科学和理性近乎狂热的迷信代替了上帝的地位。不幸的是人们发现科学理性并不能给人带来全面的幸福和心灵的安慰。此时尼采极力呼吁超人的强力意志与激情,希冀以此拯救上帝隐退后的价值失落。尼采在这空前的大崩溃中看到了空前的大自由,在这从未有过的黑暗中看到了从未有过的希望。“地平线对于我们仿佛终于重新开拓了,即使它尚不明晰,我们的航船毕竟可以重新起航,冒着任何风险出航了,求知者的任何冒险又重得允许了,海洋,我们的海洋又重新敞开了,也从来不曾有过如此‘开阔的海洋’。”
受叔本华影响,他对人生持悲观看法,但又无法忍受一个无意义的人生。尼采承认人生的悲剧性质,他看到痛苦是生命不可缺少的部分。所要做的是,在承认人生的悲剧性前提下,去肯定人生,旨在确定一种对待人生的积极态度。没有痛苦的幸福是卑微的幸福,没有痛苦的人生是肤浅的人生。“人是最勇敢的动物…….他高唱战歌征服一切痛苦,而人类的痛苦是最深的痛苦。”纵使人生本来没有任何意义,我们也要赋予它一种有利于生命的意义。尼采他深恶苏格拉底和基督教的伦理人生观,而要从美学的角度上寻找突破口。他开始于悲剧艺术,提出悲剧哲学的精髓――酒神精神,创立他的悲剧哲学和悲剧人生观。
(二)从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的相互抗衡中发觉生命的意义
在《悲剧的诞生》中,尼采用日神阿波罗和酒神狄奥尼索斯的不断和解与斗争来说明悲剧艺术的起源、本质、功能乃至人生意义。在他看来人生就是一部个体化的小悲剧,世界就是一部永恒的大悲剧。在《悲剧的诞生》中,尼采并未脱离形而上学的二元论框架。沿袭着德国古典哲学的模式,特别是康德的自在之物与现象和叔本华的意志与表象。尼采提出了日神精神(阿波罗精神)和酒神精神(狄奥尼索斯精神)。
日神精神与酒神精神是尼采悲剧哲学的两个关键要素,就其来源,是尼采从古希腊艺术、希腊民间智慧和各种悲剧性艺术中总结出来的两种艺术特征、艺术现象和创造能力。“酒神精神是一种放纵、毁灭、挣脱个体束缚的冲动,是一种形而上的悲剧性情绪。酒神的象征来自希腊酒神祭,在此秘仪上人们打破一切禁忌,狂饮滥醉,放纵性欲。尼采认为这是为了追求一种解除个体束缚、复归原始自然的体验。对于个体来说,个体的解除是最高的痛苦,然而由这痛苦却解除了一切痛苦的根源,获得了与世界本体融合的最高欢乐,所以,酒神状态是一种痛苦与欢乐交织的迷狂状态。”酒神世界是一个与日神相反的世界,混乱、放纵、痛苦又狂喜,在个体解体中,打破了规则、限制、传统束缚,进入与周围世界的前所未有的融合状态,在瞬间进入永恒。用哲学的语言来说,酒神冲动是本体性生命意志否定、毁灭具体事物和现象世界的冲动,而所谓的酒神世界便是本体性意志世界本身。所谓日神精神,他的光辉使万物呈现美的外观。在造型艺术世界和梦境中,一切都像是处在太阳温暖的光照之下,显得宁静和谐、节制有序、美丽、无忧✌无虑。尼采借用希腊神话中的日神阿波来命名这一世界,又名日神世界 阿波罗现象,把这个世界的属性称之为阿波罗属性,将创造这个世界的需要能力,叫做阿波罗冲动、阿波罗本能、阿波罗精神。用哲学的语言来说,日神冲动首先是指本体性生命意志表现为具体事物的冲动,这种冲动创造出包括天地万物在内的整个现象世界。人也是本体性生命意志创造出来的具体现象,他是独特的个体,因为其内在的秉有世界意志,所以他同时具有日神和酒神冲动:当他释放出自己的酒神冲动时,便进入醉境或创造出酒神艺术、音乐艺术。当他释放日神冲动时,就进入梦境、幻境或创造出造型艺术。
这两种精神并不是单纯的相互分离,而是相互浸透、相互贯穿、相互吸引。
在本体论意义上,酒神冲动是自在之物、永恒的意志本身,是万物之母、原始痛苦、生存核心,而日神世界即表象、幻觉、本体世ณ界的外观。日神世界和酒神世界不是两种相分离的实体,而是意志世界和这同一个永恒存在的两种本能性冲突、趋势。“前者表现为和创造出个体事物及由个体事物组成的整个现象世界。后者则破坏和毁灭个体事物而使之返回意志的怀抱;前者是意志的肯定纬度,后者是意志的否定纬度。”叔本华所反对的正是尼采所肯定的,他把盲目的、不断创造和毁灭的意志视为生命力充溢的象征,就决定了他必然会把酒神冲动作为世界的本体。“世界意志的破坏性、否定性冲动相对强于其创造性、肯定性冲动,运动变化的洪流扬弃一切持存和定在;相反,如果让创造性、肯定性冲动占了上风,反倒不好解释那永恒生命无限生成的过程。”在毁灭中为新的创造提供了可能与必要性,在自我否定中体现了生命意志的自我超越性。听!厄流息斯秘仪的呼喊:“苍生啊,你们颓然倒下了吗?宇宙啊,你感觉到那创造了吗?”
三、悲剧哲学的积极人生意义
像在哲学本体论上,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是同一意志的两种动力,既斗争又合一,在艺术中,这两种能力、需要也同样难分难解,因此,呼吁着他们的和解――悲剧艺术。日神艺术虽然是出于对个体生命的抚慰和拯救而出现的,但人一味的沉溺其中,就会让他忘掉生存的可怕真相,失去对生存痛苦的抵御力。正如基督教上帝的崩溃,使人们瞬时间陷入无助的虚无主义。相反,酒神艺术虽然能够窥见事物的永恒本质,但人如果被这种力所浸透,人将厌弃日常生活,丧失生活的勇气与动力,生活就难以继续。因此,两种艺术、两种精神不可也不能独存,呼吁一种融合。由其本质决定,具有融合的可能行和条件。首先,尼采视酒神因素更为原始、基础、本质,因而相较于日神因素就更为重要。“酒神因素比之于日神因素,显示为永恒的本原的艺术力量”。这是因为,尼采依然用形而上学的二元论架构解释艺术和哲学,同时又视世界的不断毁灭和创造是其生命力充溢的见证。其次,日神和酒神也不是绝对对立的,他们之间存在着由此达彼的通道,他们相互排斥又相互吸引。日神冲动创造个体、肯定个体,而这一切日神的创造物都是有限的,要被毁灭,走向消亡,因而他是“一种趋向于破坏性和否定性的创造性和肯定性”。而酒神冲动破坏和毁灭一切个体事物,为日神的创造新的事物开辟道路,因而他是“一种趋向于创造性和肯定性的破坏性和否定性”。尼采认为这两位神灵兄弟能互相说着彼此的语言就是艺术和人生的最高目的。
(一)悲剧的哲学纬度与哲学的悲剧纬度
《悲剧的诞生》是一本由艺术通向哲学、通向人生的著作。尽管这种悲剧哲学带有浓厚的悲观气息,但也能在艰涩的旅途中欣赏沿路的✔风景;虽然它还是形而上学的,却是真实世界和人生能触及的,它能从艺术到生活到哲学到信仰通达一体,让现实的个体获得了整体性,灵活和肉体不再分离。
从哲学的角度看,悲剧是日神和酒神的不断创造和破坏的过程,因而也是永恒快乐和痛苦交织的过程。尼采常常称意志世界为世界艺术家,通过拟人化比喻,我们很容易瞥见那最高的悲剧。悲剧在这样的角度是形而上学的。
尼采通过悲剧的眼光分析哲学思想,从哲学的中寻找悲剧意识。从阿那克西曼德的“不确定者”能看到一种悲观气息,“一切确定之物都来自于某种‘不确定者’” 。赫拉克利特提出火本原说肯定火具有规律性和内在矛盾性,而且认为斗争是正义的,在斗争中万物生成又回归于火,火在总体上不多不少,不曾不减,个别事物的生灭变化是“火”游戏般的创造,因而超越了善恶性,游戏――一种审美的活动。从赫拉克利特那里得到启发,尼采肯定了酒神与日神的不断斗争和融合,提出了世界艺术家的观点。至于柏拉图式的乐观主义则源于更深的悲观主义情绪。尼采在1869年一则笔记中写到:“悲剧时代的伟大思想家思索的不是其它现象而是艺术所涉及的现象”。尼采看到了悲剧和哲学之间的同一性,其内容都是那个悲剧时代的反映,它们都出于生活和生命的需要,以不同的方式安慰着生命。
(二)悲剧人生观的审美意义
为了区别于柏拉图式的极端乐观主义和叔本华式的极端悲观主义,尼采将自己的人生观命之为悲剧人生观。尼采吸收融合了二者的正确因素并加以创新,在正视人生痛苦的同时,真诚的寻找肯定人生的理由。
尼采很欣赏古希腊人――一个容易痛苦又热恋生命的民族,他们创造了奥林匹斯众神的神化,用众神过和人们一样的生活来为人生辩护,在众神的明丽光辉下,人生值得一过。对人来说,最坏的是立即要死,其次是迟早要死。渴望活着,努力的活下去是他们最高的希望。有一则希腊神话最为动人的表达了这种生命意识:希腊英雄赫剌克勒斯高傲的对冥王哈得斯说,宁可在人世做一个穷人的奴隶,也不愿在冥间高居为王无所事事!
简单的说悲剧人生观就是:活着是最好的,死亡和灾难也不必害怕。尼采强调的是现世人生、个体生命。我们看得到尼采对形而上学的挣脱和战斗。叔本华让我们从柏拉图的理念世界惊醒,让我们伫立于现实,却不给我们生活下去的理由。尼采所作的就是寻找生命的理由,他希望我们在这生命的热土上,尽情的高歌和舞蹈,在创造和被创造、毁灭和被毁灭❥中享受游戏的乐趣。面对人生我们尽情尽性、尽兴尽力,但也不必太执着!
尼采注重个体生命和现实生活。然而他的哲学与艺术形而上学并没有达到此目的。在关于狄奥尼索斯艺术和阿波罗艺术的关系问题上,悲剧的诞生对此解释道:“悲剧是阿波罗世界吸纳了狄奥尼索斯世界的超验玄学。阴森神秘的时代:我们在这两种艺术形式里看到人生的可能行,尽管只是对生活的知识”。这样的目的和他的理论框架不能完全合一。酒神精神的世界意志本身和酒神――日神的框架,让尼采只能将酒神作为本源性的存在,这就构成了尼采哲学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