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的女性形象
摘 要:莎士比亚是著名的剧作家,尤以悲剧见长。本文对“四大悲剧”――《哈姆雷特》、《麦克佩斯》、《李尔王》、《奥瑟罗》中的典型女性形象进行分析,从“天使型”女性形象和“恶魔型”女性形象两种类型出发,结合时代背景,对比中世纪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分析其对女性观的继承和超越,并从人文主义思潮和封建观念两方面对莎翁在这四部悲剧中女性形象的刻画影响展开剖析。
关键词:莎士比亚;悲剧;女性形象
莎士比亚,世界文坛中著名的诗人、剧作家,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他创作的“四大悲剧”中,形象高大、闪烁着人文主义光辉的正面男主人公引得不少学者的研究,却忽略了其中女性形象的深入探讨。受时代所限,文学作品中的女性虽常作为男主人公的配角存在,却也是故事构架和人物塑造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且在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潮的熏陶下,女性观也较前期更为进步。本文即从时代环境、文艺复兴运动及莎士比亚女性观等角度,对“四大悲剧”中的典型女性形象进行分析。
一、形象分类
在这四部悲剧中,女性形象虽多作为男主人公的陪衬出现,但其个性形象仍鲜明独特。她们或天性善良;或接受良好教育;或敢于站在世俗对立面;或机关算尽,趋炎附势。;或野心十足,心狠手辣。尽管如此,她们的命运却终逃不过悲剧结局。她ว们逐渐失去了文艺复兴时期刚刚萌发出的独立自主的女性意识,反而渐渐屈服,最后不可避免地沦为欧洲封建社会中、男权意识下的牺牲品。笔者将这些女性形象分为两类:
(一)“天使型”女性形象
典型的“天使型”女性形象有《哈姆雷特》中的W菲莉娅、《奥瑟罗》中的苔丝狄蒙娜、《李尔王》中的考狄利娅。“天使型”的女性都生得美丽,多情可人,再结合当时的英国正处于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作为英国文艺复兴的重要人物,必定受到人文主义的很大影响,这些影响不仅使他成功塑造了如哈姆雷特等一众代表着作者人文主义理想的男性形象,也为我们展现了孕育着人文主义情怀的女性形象。
《哈姆雷特》中W菲莉娅温顺得体,对父兄言听计从,这既是她的优点,也为她的悲剧人生埋下了伏笔。因为对于霸道狡诈的父亲来说,父女之情并不重要女儿只不过是被他利用来接近哈姆雷特的工具;对于复仇当道的哈姆雷特来说,W菲莉娅也不过是他为父报仇的棋子,爱情只是他生活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而这些对于W菲莉娅来说却恰恰相反。所以她不堪情人的出言不逊,无情抛弃,更不能接受情人在她面前将其父亲杀害,最终精神崩溃,溺水而亡。她的死亡不仅在于其性格缺陷,更是封建道德对女性束缚和压榨的结果。这样的女性在故事中的出现,实际上都是悲剧冲突展开的需要,在适当的时候,她们定会作为故事情节的牺牲品,或为自己,或为他人了结生命。
(二)“恶魔型”女性形象
在这四部悲剧中,作者以激烈的口吻、愤怒的笔调塑造了几个恶女的鲜明形象,如《麦克佩斯》中的麦克佩斯夫人、《李尔王》中的高纳里尔和里根姐妹等。她们阴险狠毒、趋炎附势、人性泯灭,悲剧的下场更是惨烈。
《李尔王》中,不同于正直善良的小女儿,李尔王的大女儿高纳里尔和二女儿里根对父亲的爱并非出自真心,她们爱的是钱财和国土。为此二人口蜜腹剑、机关算尽,达到目的后开始虐待父亲,变成了彻头彻尾的恶妇,良知丧尽的两人还在争夺一个男人的问题上弄得鱼死网破,二人勾心斗角,自相残杀,最后里根被高纳里尔毒死,高纳里尔也落下了蓄意谋杀丈夫的罪名而自杀。可以看出,当这样的恶女有着比男人更强烈的野心和欲望时,就背离了男权话语下的规范和传统,随即为这个社会不容。
二、进步的女性观
父系社会建立以来,“男尊女卑”的观念常渗透于社会的各个层面。女人常被认为是低下的存在。这种约定俗成的观念在社会生活与文学艺术中时有体现。在文艺复兴以前,以英雄史诗、骑士文学、教会文学、城市文学为主要构成的中世纪文学占据文学的主导,在文学创作中,女性形象依旧承接着被视为劣等、低贱化身的女性观。中世纪占主导地位的女性观是对女性的贬低和歧视,这主要是是来自于基督教例中对女性的约束、教会对婚姻的贬低及对禁欲主义等。“中世纪基督教对女性的看法大致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把女性与肉体欲望相联系,认为女性是男性实现精神追求的障碍,是不洁以及邪恶的化身;二是把女性作为比男性劣等的存在,是卑贱的、应该受到男性的统治”,“在基督教文化与日耳曼文化的碰撞与整合中,尽管两者时常冲突,但在对女性的负面观念却达到了一致并得到了融合。这一观念在英雄史诗的创作上折射尤为明显。”①在早期的骑士文学中,贬低女性的内容十分常见。如在《亚瑟王传奇》中,女人被视为“红颜祸水”,导致国家衰败灭亡的导火索即是圆桌骑士兰斯洛特和王后之间的私情ล。而随着骑士制度的发展,在骑士文学中也逐渐形成了一种典雅的爱情观念,修正了一些传统的女性观。
随着文艺复兴进入英国,莎士比亚也受到了人文主义思想的洗礼,对女性♥的看法也比从前的作家进步。在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莎翁的很多作品都出现了一种现代进步的女性观,他对爱情极力歌颂,推崇个性解放和男女对爱情婚姻的自主追求。如《奥瑟罗》中,他赋予苔丝狄蒙娜冲破传统理念的勇气,在与奥瑟罗的爱情追求道路上,她坚持了自由与平等的主体意识,当以父亲为代表的阻挠势力出现时她所表现出的坚持从某种程度上象征着女性与封建传统力量的抗争,这与先前的女性观形成了鲜明对比。
三、投射在女性身上的时代烙印
在“四大悲剧”中,作者笔下的女性形象总是下场悲惨,时常沦为他谴责批判的对象,这与莎士比亚所处的时代风云突变有着很大的关系。十三世纪末开始,发起于意大利进而席卷整个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他们主张以人权反抗神权,解放思想,追求自由,这其中的核心便是人文主义。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使人们包括女性同胞开始重视本体价值,反对消极的人生观,转而运用自己的聪明智慧,从禁锢的个体中解放出来,反对“来世报”而更加ฆ重视现世生活,并为现世生活的幸福而奋斗。一方面,伊丽莎白女王时期的太平盛世配合了文艺复兴的进入,确实让莎士比亚创作了很多不同于以往的新女性形象,如《威尼斯商人》中的鲍西亚;《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朱丽叶等;但另一方面,随着先前掩盖在盛世之下的封建王室和资产阶级矛盾的逐渐暴露、文艺复兴带来的个人主义膨胀,使得莎翁笔下的女性不但敢于表现自己的情感,甚至愿意主动追求物质上的幸福及纵欲的满足,如麦克佩斯夫人等。所以人文主义带来的人性中善与恶在其戏剧中的女性形象身上都有体现。
总之,文艺复兴让人们从蒙昧的状态中解脱出来,但资本主义刚刚萌芽,封建恶势力仍占有一席之地,包括人文主义者在内的广大群众思想并未得到完全解放,人文主义思想和封建思想的矛盾使得女性形象的矛盾性必然成为作品的一部分。
四、结论
在《哈姆雷特》、《麦克佩斯》、《李尔王》、《奥瑟罗》中,莎士比亚对女性形象的刻画已超越以往,但人文主义思想和封建思想的矛盾同时作用于她们身上,所以纵使W菲莉娅德才兼备却仍只是被利用的工具;纵使苔丝狄蒙娜愿为追逐爱情勇敢冲破世俗却仍在男尊女卑的爱情中失去自我;纵使麦克佩斯夫人为得到权利用尽心机,可女性的脆弱神经终究使她走向死亡。
总之,在“四大悲剧”的女性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莎翁对人文主义新风的宣扬,同时也看到了他并不能彻底摆脱以“男尊女卑”的男权意识为代表的封建思想,所以“四大悲剧”中的女性形象无一摆脱悲剧结局。
注释:
①彭佳,李园.浅谈西欧中世纪的女性观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投射[N].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
参考文献:
[2]方平.和莎士比亚交个朋友吧[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3]姜秀山.徘徊在边缘:四大悲剧女性形象解读[M].重庆出版社,2009.
[4]陈小兰.女性主义批评与莎士比亚研究[J].国外文学,1995.
[5]王虹.女权意识的奴化、异化与超越[J].社会科学研究,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