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天使”夫妇的博爱人生

时间:2024-12-26 00:26:47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何爱民夫妇长期从事麻风病调查和治疗工作,30年来,他们的足迹遍布100余个村落,为麻风病患者送药、检测和治疗。

县疾控中心慢性病科医生何爱民与妻子黄琼,徒步近两个小时后,终于到达了角口村。夫妇俩刚进入村口,寨子里就响起了鞭炮声。

村民陈晓英家,七八位麻风病人忙前忙后,下厨为何爱民夫妇做各自的拿手家常菜。沉寂的小山村异常热闹。

何爱民夫妇长期从事麻风病调查和治疗工作,30年来,他们的足迹遍布100余个村落,为麻风病患者送药、检测和治疗。

期间,夫妻俩都曾有不少“走出去”的机会,面对高薪,他们有过动摇,但为了生命的尊严,他们选择了坚守。

30年如一日,他们让患者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和鼓励,他们用无私博爱和执着✎追求,诠释着“白衣天使”的使命与担当。

踏足100余个边远村落

ϟ 今年52岁的何爱民致力于服务农村麻风病人,初衷是为了完成父亲的愿望。而妻子黄琼选择这条路的初衷就是为了让丈夫有个伴。

“父亲从1974年起,就一直从事对麻风病人的调查与治疗工作,他的愿望就是让社会更多的人尊重麻风病人。1988年退休后,他把‘接力棒’交给了我们。”何爱民说。

1984年,夫妇俩一起从毕节撒拉溪卫校毕业,这是贵州一所专门培养医治麻风病人医务人员的专科学校。毕业后,两人分到德江县疾控中心,主要工作是为全县的麻风病人送药、检测及治疗。

得知他俩坚持从事麻风病防治工作时,亲朋好友都表示不理解。但他们还是背起了药箱,去挨个给患者治疗。

“刚开始接触病人,我害怕得一夜未睡,连床都没敢碰。”何爱民记得第一次为麻风病患者送药的艰辛,“从德江县坐车到务川县,然后步行10余公里,才到德江县的一个偏远山村”。

“那名患者双脚、双手已经开始溃烂,当时对我的触动很大,农村医疗资源匮乏,作为一名医务人员,我们想要担起这份责任。”黄琼说。

那时候的德江,交通不便,何爱民和黄琼就将近处的麻风病人集中起来交给父亲何伯乐,他俩则每月负责徒步将药送到居住在偏远山村的患者手中,并为患者治疗。

夫妇俩每次送药总是结伴出行。“有些乡村非常荒僻,有时走上几个小时还不见人烟,陪着他说说话也好。”黄琼说。

“一把雨伞,一个水壶,一个挎包,是我们下乡送药最基本的装备。”何爱民说,有时候走累了就在山洞里过夜,第二天再继续上路。

30多年来,何爱民夫妇在诊疗时,还与麻风病人交心谈心,鼓励他们坚强乐观,成了患者心中的“白衣天使”。

服务180名麻风病患者

在黄琼的办公室里,她拿出一本相册说,“这些照片,是我们下乡做检测时,给麻风病患者照的,我们想记录他们病情的好转和对待生活的乐观。”

“早期的麻风病人因治疗不及时,大多落下面瘫、眼瞎、口角歪斜、四肢残缺等后遗症,很容易让人感到恐惧。”黄琼一边翻页,一边说,“我们下乡普查时不敢说是查麻风病,否则会把你撵出家门。”

冒着酷暑走家串户,到田间地头给村民做普查,为痊愈者做检测。何爱民夫妇30年如一日,他们服务过的患者已达180名。

黄琼回忆20年前的一个次送药,她背着药品,随身带的水喝光了,很想将箱子里的冰块敲一块含在嘴里解渴,但又担心药品因为温度变高而失效,就背起箱子拼命跑,最后累倒在地,是路过的村民发现了才被扶回家。

“这是那次摔倒在地,被乱石划破的伤口。”黄琼伸出手臂,挽起衣袖,一道长长的伤疤成了她永久的记忆。

“那个年代,人们对麻风病还很恐惧,村民甚至都不敢让我们靠近他们。”黄琼说,用真诚去默默做事,群众会记在心里的。近几年来,每次下乡都在村民家吃饭住宿。

每次到病人家里,黄琼与丈夫何爱民总是毫无顾虑地为麻风病人体检,手把手地教病人护理知识以及残肢功能锻炼方法,把病人当亲人。

“没有她们,我也不可能活到今天。他们真的很辛苦,谢谢他们!”患者田应能说,是何爱民夫妇这些年来的关心和鼓励,才让他有信心活了下来。

今年63岁的田应能老家在德江县潮砥镇,在他不到10岁时,因患麻风病被送到“麻风村”集中治疗。虽然离家只有60多公里,但他至今已有30多年没有回过潮砥镇老家了。他说,“麻风村”让他有了家的温暖。

24小时不关机,手机随时为患者开着,随行的药箱总要放在身旁,这已成了夫妻俩的习惯。黄琼说,“经常会有病人打电话给我们,诉说心中的喜怒哀乐。”

好雨润物,细而无声。何爱民黄琼夫妇的真情关爱,深深地感染着麻风病人们。“现在每次下乡检测,都会收到村民送来的蔬菜和土鸡蛋。”黄琼说。

坚守30年的疾控卫士

在德江县疾控中心四楼办公室,何爱民打开窗户,指着对面的县人民医院说,“有领导想把我调到那里去上班,被我拒绝了”。

对于何爱民来说,他的人生有两次机会可以改变。

两次他都放弃了。

“社会对麻风病患者的关照依然不够,作为医生,我们有责任让他们活得更有尊严。我的父亲为麻风病防治事业奉献一生,我也要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一辈子。”何爱民说。

尽管周围同事换了一茬又一茬,但他和妻子黄琼依然坚守在麻风病防治的岗位上。

何爱民说,只有与麻风病患者接触过的人,才能理解他们活着的艰难。“与世隔绝,没有家人的关怀,社会的包容,☪这些给他们的内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麻风病其实没有那么恐怖,完全可以治愈,全社会对麻风病的歧视也可以治愈,但还需要时间和宣传,需要更多的人参与进来。”黄琼说。

“社会要正确认识麻风病。”黄琼说,麻风病的治疗技术问题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解决。“德江县已建立了系统的疫病预防控制机制,一旦发现病人,就可立刻找出传染源,✘全面防止病源传播。”

“参加工作30多年来,他们夫妇一直坚守在麻风病防治工作一线,几十年如一日服务于麻风病患者,为边远农村麻风病防治做了大量工作。这种执着、奉献、担当精神,值得每个医务工作者学习。”黄琼的同事张小飞说。

何爱民、黄琼夫妇,这对医疗战线上的疾控卫士,他们用坚定的信念、无私的奉献履行了“白衣天使”的承诺✍,守护着一方特殊群体的健康。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