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教师的精神家园
记得1991年初当老师时,经常到学生家里去,走一走,聊一聊。既不是告状,也不是为了批评某个孩子。遇到吃饭,拿起筷子就吃,与家长很亲近,很熟悉。跟学生很和谐,很能体谅每个孩子。遇到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经常个别辅导,有时候在家里,有时候是周末或节假日,有几年,几乎每个周六都会带上七八个孩子到郊外玩,告诉他们怎么观察,怎么写作,把自己的藏书借给他们,也有很多看坏了,弄丢了的。家长感激拿点水果之类的,我也接受,但不收补习费。现♪在,有几人还能和家长亲如家人?默默付出不计报酬的还有多少?
大环境下自然难以免俗。但我们仍然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创造一个良好的小环境。有良知的教育者仍想在学生健康成长和考试考评的巨大压力的夹缝间寻找理想的精神家园。
孔子教育学生时说:“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首先,在我们的精神领域,一定要目标高一些,追求远一些。超越自我,追求卓越。“自我”就是现实生活中的我,是被环境侵蚀的我,是想锦衣轻裘,想挑肥拣瘦,想有房有车,也想比上不足,比下更有余地过日子的我。可是这个自我一旦沉湎于这些,它就难以达到超越自我的境界了。要么经济上超越,如李嘉诚、李连杰、陈光标等,可以不为衣食谋,可以不为温饱愁,可以为理想活。要么精神上超越,如霍懋珍、李镇西、魏书生等教育界名人,不管自己过得怎么样,也不在乎别人怎么看,只为自己心中的那份理想。
超越自我用在教育上也就是舍得和付出。教师是一种谋生的职业,不是谋钱的职业,要赚钱,真的可以去做生意,教师转行去做生意或做别的,都会做得很好,有太多这样的成功例子,但是要做成一个好的老师却太不容易。教育不像其他行业ฃ,付出多少,回报多少,可以算得清清楚楚,教育的付出是无形的,教育的回报是长远的,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种影响是一辈人,是一个人的终身,是我们的下一代,是祖国的未来,是整个民族的未来。
所以,只顾眼前利益者,不要做教育;想发家致富者,不能做教育;一味抱怨者,不配做教育。
做教育者要至爱、至纯、至诚。爱,才会视为己出,才能设身处地;纯,才能不染世俗,才能得到尊重;诚,才能求真求实,才能遵循科学规律。
做教育者,要能享受教育生活,一种平静、清苦、为目标孜孜以求的生活,这是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过去我们也讲幸福生活,但强调的是未来的幸福,我们希望强调的是当下的生活,让学生能够体会到当下学校生活的快乐。而且,这种快乐不是单纯感官上的,而是强调身、心、灵的统一性,强调最好的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成为自己。生活是多么快乐,生活是多么幸福,学习是一种乐趣,学校是一ฎ个乐园。
所喜的是,部分学校在文化领域一直抢先一步,始终坚持了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正气,那些品德高尚、吃苦耐劳者能勇立潮头。
但是,我们的精神家园要向卓越进发,还亟待解决许多问题ฐ:
如,教师的阅读面和知识的广博度都还有待加强,因此,教师要努力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教师的兴趣面和学生的兴趣面都还可以扩大。如,加强体育活动,多参加演讲、朗诵、征文、知识抢答、辩论等比赛。
总之,作为教育者, ﭢ首先理想要高远,其次要清和静,然后要用心去爱教育,最后是享受教育的过程。这一切都需要我们用智慧和爱心,用责任和境界打造自己的精神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