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消费社会下建构的“完美”女性身体形象
媒介通过自身所带有的符号,消融了我们对客观世界的真实认知,而沉浸在媒介塑造的想象的真实中。正如凯尔纳所说,电视提供了塑造个人认同性的榜样和理想,[1]而当代人对自我的认同也越来越受到媒介文化的调停。无论是我们在电视剧中看到的好男人的形象还是女神的形象,都是电视媒体在荧幕上呈现的虚拟现象。
詹明信写道,文化正是消费社会本身的要素;没有任何其他社会像这个社会这样,为记号和影像所充斥。[2]电视中充斥的女性符号化的表现形式,尤其是通过对身体的塑造所呈现出来的形象,一方面,社会消费着女性的身体,通过对其身体的透支来增加消费文化中的诱惑力;另一方面,女性本身被消费社会所营造的一种消费环境所裹胁,被动地参与到消费进程中。本文选择电影《整容日记》为个案进行研究,来关照当下消费文化中的对女性完美身体的塑造过程和表现方式。
一、消费社会下的影视生产
《整容日记》
《整容日记》主要是在当下整容浪潮下的一部都市爱情喜剧。影片讲述了毕业在即的名牌大学生郭晶,因为长相不出众而丧失爱情和工作。先是用自己的奖学金做了双眼皮、隆鼻和去皱,在接下来的面试中便是幸运获得了面试机会和上司雷蒙的爱慕,尝到整容之后带来的甜头之后,郭晶便又做了隆胸手术。在经历了一系列整容手术后,郭晶便从一个丑小鸭变成了人人羡慕的白天鹅。最后,收获了甜蜜的爱情和自己的事业。
消费社会
后现代的消费不再是一种单纯的商品消费,而更多的是一种意义上的消费。鲍德里亚曾在《消费社会》中写道,消费者与物的关系因为发生了变化:他不再从特别用途上去看这个物,而是从它的全部意义上去看全套的物。[3]人们在消费过程中从来不是在消费物体本身,而更多的是通过消费一种物体来达到能够凸出你自己的一种符号,而这种符号恰好是符合主流价值观。而这种主流价值观同时又是当下社会建ห构下的主流价值观。为了能够适应这种游戏规则,人们不得不遵循这种游戏规则。如此循环下去,这种游戏规则便成为规训人们行为准则的一项社会标准。
正如《整容医院》里服务人员口号所说的视为知己者装死,女为悦己者整容,本身整容这种消费不仅仅是为了修饰身体某些方面的不完美,而是更多地为了达到美这种象征性的符号所带来的意义。而这种意义有时候很难界定,可以说像是电影中所表现的那样,获得了工作上的提拔,获得了爱情上的眷顾。同时,这种意义还体现在一种心理上的满足和社会地位上的凸显。
所以,在消费文化语境下,观众观看电影本身并不只是在消费这种数字化的影像,更是为了在电影之于自己的意义。当然这种意义不尽相同,有的则是为了在电影中寻求一种自我角色的定位和认同,而有的则是为了完成一种整容消费的价值确认。所以,无论是在剧中人,还是剧外的观众,都是在消费物体之外的更宽广、更深层次的意义。
二、影视建构的完美身体
建构的女性身体
建构主义的理论是发展比较早的,最早用在人际传播理论中。它由Jesse Delia 以及同事在伊利诺伊大学提出来的。这一理论最初的研究重点是解释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后又被运用到多个领域。建构主义把人看作是解释经验,并根据这些解释采取行的主体。人是积极的解释者,他们通过各种各样的解释体系来卐建构世界。这些体系来自于有遗传意义的基础结构,其他来自于个体的经历,更多的则是通过语言和其他共享的符号体系,从社会群体中继承而来。[4]这个建构的机制与个体自身的经历,个体接受符号的影响以及个体在其他社会成员中学习到的法则或者是经验有关。
正如凯尔纳所说,今天的电视呈现出了某些习惯上是归宿于神话和仪式的功能。[1]影片隐隐传达了这样一种暗示:知识改变不了命运,但是漂亮能够改变。女人可以一无所有,有对胸就可以了这句影视剧中的台词更是凸显了当下媒介文化对女性形象的建构过程。以电视为代表的媒介将女性塑造成一个可以凭借身体就能赢取事业和爱情的形象,而降低了其职业能力的要求,后来被逼走的Monica 更是说明了这一点。
隶属于男权的女性身体
男性并非天生就具有比女性更高的权力地位。在最初的母系社会时候,女性在氏族中占有较高的地位。但是随着私有制的产生,男女的工作有所分工,女子开始承担更多室内的工作,而男性则更多地承担室外的工作。随着一夫一妻制的推行,男性在家中便占据了主导作用。尤其是封建社会的建立,男性在家中的绝对优势地位彻底建立。福柯在《男性统治》这本书中写道,女子被抛入其中的这个按照性别等级划分的世界,向女人颁布连续的、沉默的、看不到的指令,这些指令堆砌术语过于艰深晦涩,就会脱离读者。这是专业领域事件报道中,必须克服的一个问题,语言上要易读,做到以受众为本,客观、准确、顺利地传递新闻事件信息。[2]
二、医疗事件报道问题的改进对策
严把事件调查核实关
事实是新闻的前提,没有事实便没有新闻。在医疗新闻报道中,报道者一定要做好新闻事实的认定和核实工作,特别是在网络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消息来源空前快捷,但往往有些消息真假难辨,报道者要严格遵守职业规范,采集事实方面严格把关,不道听途说,不捕风捉影,做到客观真实地报道事件。
医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科学,在新闻报道中,往往会涉及一些医学专业的知识,报道者一定要在充分地了解相关知识,知悉事件的前因后果后,在尊重医疗卫生规律的前提下,进行客观公正的报道,而不能片面追求轰动效应和读者的眼球,在没有搞清事实的情况下,妄下结论,或是不顾事件发生的特定环境,断然截取只言片语,不仅可能出现荒谬的错误,还有可能引起公众敏感性的反应。
平衡报道
平衡报道在涉医报道中话语权的构建和媒介形象的建构中作用重大。媒体应该成为公器,要为社会服务,服务于公共利益。[3]在医疗报道事件中,必须客观真实报道,努力酿造一个医患关系和谐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
杜绝揭黑幕式的报道,把医患双方对立起来,造成双方的不信任和抵触情绪。或是将医生作为假想敌,进行倾向性较强的报道,让医生一方失去声音,偏听患者一面之词。预设立场的新闻报道,毫无客观可言。将患者预设为弱势群体,进行维权式的报道,不符合新闻从业者的职业素养。
在涉及医疗纠纷的报道中,报道要保持客观中立的立场,不作任何主观推断,不刻意迎合某一方的心态,不有意突出一方而损害另一方。具体操作中,要做到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的平衡,要保证消息源的真实、可信,要获得当事人双方和官方权威信息,要♥多源核实,相互佐证,避免单一消息源的不确定性导致新闻报道失实。多源核实的过程中,要注意不同观点的消息源的引入,要使事实全方位、多角度、最大限度地呈现事件真相。
报道中,报道者要尊重事实,要把握好报道倾向,保持中立视角,避免对新闻事实进行断章取义、曲解或者进行煽动性的评论,制造对立情绪,否则会对医疗事件的恶性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避免情绪化和标签式的语言
情绪化报道指的是报道文本中有诉诸感情的倾向,并通过字里行间所夹杂的强烈ผ感情色彩和说服倾向来影响受众,吸引观众眼球的现象。[4]媒体从业人员在进行涉医报道时,不能预设立场,将报ฃ道的焦点过多地放在医患之间的矛盾和医疗事故上,更不能以此进行煽情化的报道,过分地追求轰动效应。媒体应该客观、公正地反映当下的医疗环境和医患关系。
媒体更不能做标题党,用扭曲原意、夺人眼球的标题为噱头以吸引读者。同时也要做好把关,对未审核、尚未有准确定论的医疗报道要谨慎措辞,不能夸大其词,更不能伪造事实、以讹传讹、妄加揣测、传播谣言,为医患关系的进一步恶化推波助澜。
除此之外,医疗报道还要把握好准确性和通俗化的问题,要处理好医疗报道中专业用语的问题,也要做好新闻的可读性问题。新闻是向受众传递信息。医疗报道由于专业领域的问题,报道者对于医疗行业用语,要根据具体词语所代表的事物、现象在社会上推广的程度,谨慎选择,区别处理,要尽量做到以受众为本,换位思考,拉近新闻传播者与新闻受众之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