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众文化狂欢屏幕后的弹幕好了
编者按
你不是一个人在看――这就是弹幕网站的存在感。它形成了新的“抱团”观看模式,也真正实现了无时空距离的社交。于是,有人说,弹幕文化促成了“宅文化”的形成;也有人说,弹幕是一种典型的青年亚文化形态。但不管怎么说,弹幕火了,它成了隐藏在屏幕背后的小众人群的文化狂欢。
有人说,随着弹幕网站的出现,弹幕这种亚文化的表现形式便逐渐进入了大众的视野。
弹(dàn)幕 弹(tán)幕
任何形式的文化都必然有着自身的载体,就像报纸电视一样,而对于弹幕文化来讲,它的载体自然是弹幕网站。弹幕网站的始祖是日本的NicoNico,而之所以被称为“弹幕”是因为在NicoNico上观看视频时观众发出的大量评论会实时出现在视频画面上,从右至左飘过,而且这些加在视频画面上的评论会被网站自动保存,当你经过一段时间再次打开时依然能够看到这些评论。
“弹”字是个多音字,所以对于弹幕网站有人称
弹(tán)幕有人称弹(dàn)幕,从词义词源上来讲,“dàn”是正确的发音。弹(dàn)幕,本意为STG(射击游戏),子弹过于密集以至于像一张幕布一样。使用到视频中,当大量评论从屏幕飘过时,其效果看上去就像是游戏里的弹幕。故而这个弹字指的是子弹的弹,而不是弹出的弹。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名不正言不顺”,在互联网时代这种崇尚个人主义的时代,读tán还是dàn并不影响交流。实际上,弹幕也可以理解为:评论型字幕,换个时髦点的说法就是:吐槽型字幕,因此读成弹(tán)幕也无伤大雅。如果你经常去浏览弹幕网站的视频
时会发现,里面的弹幕内容更多的是像聊天谈话一
样,所以与其说是弹幕倒不如说成是“谈幕”。因此,弹幕文化的一个特征就是:谈论交流,且这种谈论交流是在匿名、自由和平等的基础上。
弹幕网站为什么能火?
弹幕网站的风靡,反映了当今视频社交化的大趋势。弹幕的本质是一种互动形式,通过互动加强内容的趣味性,提高用户的参与度,进而在视频网站内容同质化的竞争中杀出重围。你不是一个人在看电视――这就是弹幕网站的存在感,它形成了新的“抱团”观看模式,也真正ฌ实现了无时空距离的社☒交。
从社交角度看,视频可以增强社交的深度,展现出社交的价值。在弹幕模式中,用户在社交中分享某类特别话题时往往根据“人以群分”的原则构建自己的社交地✄图或人脉圈子,与朋友分享一类感兴趣的话题。这对于视频的价值在于,内容的制作可以与社交的某类主题更加契合,这样的视频内容可以更加容易地找到受众目标。
另一方面,从视频的角度考虑,社交可以创建客户的粘性,提升平台价值。在弹幕模式中,用户可以直接在页面上观看视频并进行刷屏,类似于一个视频的微博。从本质上讲,视频的UGC化,就是用户创造内容并社区化,这将是非常重要的潮流性的趋势,有助于数字消费平台提升自己的用户粘性。
而造成弹幕网站火热的背后,是整个社会“吐槽文化”的兴起。如果说从前的视频爱好者还只是围观党,那么正是弹幕网站让人们变成了吐槽党――人们的关注力从剧集本身转移到精彩评论,甚至到发表自我看法的层面上来。
在4G技术实现商用的大环境下,视频被公认为下一个爆发点。而弹幕网站,在视频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社交的因素。因此,弹幕网站想不火都很难。
弹幕的本质是“恶搞”?
弹幕的本质其实是“恶搞”――这不是一个不严
肃的®词,恰恰相反,由于互联网的兴盛,“恶搞”两个字已经进入了学术殿堂,成为学术界普遍关心、正儿八经研究的对象。一个文本(包括文字、图片乃至视频)一旦存在于网络上,它就是一个开放性文本,因为网络赋予了大众书写的权利,从而使得“恶搞”和互联网几乎是同时诞生并一起成长的。开放性文本,在大众文化、通俗文化的研究者费斯克的笔下,就是所谓“生产者式文本”。
在互联网上,任何一段文本都有被解构“恶搞”的可能。如果被恶搞的对象本身足够知名、足够具有象征性,那么在短期内引发“恶搞”狂潮,真的是一点都不奇怪的。毕竟,我国发展到今天,已经拥有了数亿网民。比如说,“杜甫很忙”的网络恶搞事件。
✡ 不过几年前的互联网“恶搞文化”通常是针对文字和图片,视频受限于技术原因,真正能对视频进行恶搞的,还需要一定的专业能力,比如《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对电影《无极》的恶搞,作者胡戈是掌握视频剪辑及制作能力的。弹幕技术的发明,使得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恶搞者。视频网站土豆,就提供了这样的弹幕操作入口,另外,还有一些在弹幕界极其有名的站点,比如所谓的A站(acfun)、B站(bilibili)。
弹幕背后的青年亚文化
亚文化植根于人类所具有的叛逆精神的土壤中,我们对现有事物的不满,会促使我们产生对新事物的渴望与需求,会促使我们创造新的事物来满足自己的需求。作为亚文化之一的ACG(动画、漫画、游戏的英文缩写)文化无疑也有着天生叛逆的基因,A站的出现是在对当时国内视频网站的不满足的情况下产生的,B站的出现则是由于对A站运营不满足的情况下产生的,因此这两个网站所孕育出的中国弹幕文化也充满了叛逆。叛逆不是指一定要推翻什么一定要开创什么,只要是对主流文化的调侃、戏谑、讽刺都可以看作是一种叛逆精神。在弹幕网站中常见到的一种弹幕是“XXXX人民发来贺电”,其实这就是对主流文化的一种讽刺。众所周知,这种“XXXX发来贺电”是新闻联播中常用的句式之一。弹幕网站的用户们运用这种句式来完成对主流文化与主流媒体的一种调侃。此类例子不胜枚举,在弹幕网站上每天都会有这种“叛逆”抑或是“作死”的弹幕出现。
不过,弹幕对视频收看的体验并不是很好,它适合视频收看者对视频内容本身具有一定的了解,比如说,你看过一遍《小时代3》(或系列小说)才会习惯看弹幕式《小时代3》;又或者,你对某一个游戏非常熟悉,你才会习惯看弹幕式的游戏通关视频。倘若对视频内容基本陌生,像子弹一般的评论条只会严重干扰你的观看体验。
故而,弹幕本身作为一种形式,很难看到它变成主流的一天,不过,动用受众的恶搞能力来丰富视频作品的表现,这可能会在未来以某种更具可操作性的形式来完成。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一个本意是出于解构、挑战既有文本的恶搞手法,最终还是会被主流大众文化生产方式所征服,成了更好地去组合一个文本的手段。
弹幕文化的商业价值
2014年,五一长假期间有人在知乎网站上爆料说某弹幕网站完成了A轮融资,抛开这爆料是真是假不说,资本市场早就已经涉水弹幕界了。事实上,中国弹幕网站的始祖AcFun已经被一家上市公司奥飞成功收购。我们还是从弹幕网站如何权衡自有用户与资方的角度,去想想资本会怎样影响中国弹幕文化吧。对于弹幕文化来说,先有土壤生存才能有所谓的发展,因此引入资本运营对于弹幕文化生存和发展确实是有利的。网站搭上了资本的快车后,弹幕网站出现了商业利润时,如何平衡商业利益、投资人利益和自有用户的关系,将是通往大资本时代的弹幕网站与弹幕文化面临的重要问题,显然加强自制将会是弹幕网站和中国弹幕文化的解围之路之一,这条路已经有人在尝试,不
过能否保质保量地坚持下去就是个未知数了。
没有一个弹幕网站能够代表弹幕文化本身,他们只是弹幕文化的一部分。很可惜很多人都将弹幕文化与某个具体站点联系在一起,认为一即是全,全即是一,就会逐渐让弹幕文化演变成为一个“监狱”。严格地来说,弹幕文化本身没有监禁人们的思想,但是人们却自己禁锢了自己的思想,这会让基于平等自由的弹幕文化逐渐演变成由一个站点所代言的“权威弹幕文化”,这恰恰是对弹幕文化最大的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