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之人物形象
【开篇导语】
记叙文的主要特点是通过生动的形象和事件来反映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记叙文的考查重点之一即是正确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对作品的形象进行赏析。在设置考题时,往往要求理解作品中对人、事、景物的描述。具体考查点有:通过描写把握人物的心理;看人物的生存环境;看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行动;概括人物性格;评价人物形象。
【典例呈现】
一、(2014・浙江衢州卷)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爬树的男孩
□[英国]尼古拉斯・保罗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偷偷爬上那棵猴面包树,这是拉瓦一天中最期待的时光。可惜,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仅仅只是两三分钟,耳边便会响起一声熟悉的口哨声,有人来了,他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回到营房。
“看到了什么?”刚刚躺下,安德烈便拖着瘸腿凑过来问道ฃ。拉瓦不想回答,ช但安德烈就是那个吹口哨的人。两人约定,拉瓦每天爬上树冠看看周围,看看远方,下来之后再把看到的新鲜事儿告诉放风人,也就是安德烈。三年了,两人还算默契,在这座死寂的集中营,每天都有人因为严厉的禁锢而自杀,他们却因为那棵猴面包树而充满希望。
“我们就要自由了,等着吧!”
安德烈一双粗糙的手在拉瓦头上抚摩,要不是因为拉瓦是黑人,连安德烈自己都会觉得眼前熟睡的少年就是自己的儿子。当然,拉瓦是不会明白安德烈的心情的,更不会想到,安德烈是戴高乐将军钦点的间谍。他并不是困在集中营,而是肩负特别使命潜伏在这片草原深处进行侦探。
那棵猴面包树就像一个梦想,它恰好坐落在集中营的中央。白天的时候,很多纳粹士兵坐在树底下休息,恨得拉瓦牙痒痒。只有到了晚上,他才觉得那棵树属于自己。
可惜,连安德烈也没想到,梦想会突然破碎。那天晚上,他吹了好几次口哨,可拉瓦就是不肯下来,直到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奔来,他知道,出事了。
拉瓦毕竟是个孩子,熬不住接二连三的酷刑,便一股脑儿地全说了出来。但安德烈只是笑笑,即使两块火红的烙铁夹在他的双颊,也没吐出一个字来。
本以为必死无疑,却没想到生机犹在。半个月后,盟军终于发起了大反攻。因为安德烈提供的精确信息,纳粹分子瞬间溃败,整座集中营安全解放。
安德烈伤得很重,但令随军医护人员奇怪的是,哭得最伤心的竟然是一个黑人男孩。毫无疑问,这个男孩就是拉瓦。在安德烈昏迷的日子里,他一刻都没有离开他的“搭档”。尽管医生开玩笑地跟他解释:“只要挂上水(打吊针),一定能起死回生,你就放心吧。”可是,拉瓦就像听不懂一样,虽然一脸惊愕,却依旧没有离开寸步的意思。
当远处的炮声逐渐平息,安德烈终于睁开了眼睛。可是,拉瓦却不见了,几个医生都非常好奇地询问安德烈,那个黑人男孩到底是什么人,此刻又突然消失,他到底去哪了。安德烈点点头,良久,才吐出三个字:跟我来。
在安德烈的带领下,一行医生再次来到集中营。顺着安德烈的手指,他们看到,那棵猴面包树的半个树冠已经不见了,树叶也是稀稀拉拉。显然,它遭炮击了,在烈日下显得奄奄一息。
但这跟拉瓦有什么关系?随行医生面面相觑,却听安德烈一声口哨,树干后便露出了一个脑袋。他手里正拿着一个医院的吊瓶,准备往上爬。安德烈这次也不再躲在一旁放风了,而是拖着腿往前奔去,也不知是为了那棵树,还是树后的男孩。
(谢素军译,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2年第4期)
1.根据你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在下列横线上写出与人物有关的内容。
(1)拉瓦利用 。
(2)安德烈利用 。
2.文中写道:“拉瓦就像听不懂一样,虽然一脸惊愕,却依旧♚没有离开寸步的意思。”请结合语境,揣摩拉瓦此时的心理活动。
二、(2014・广西柳州卷)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父亲的雨
□谢宗玉
有一个人总在来雨时走出家门,那是我父亲。
田是梯田,禾苗都是喝水长大的,但天雨常不遂人愿,所以在每一垅梯田的上坳总得有一口山塘。夏天热,禾苗需要同人一样拼命喝水,山塘没多一会儿就被喝得见了底,村人就有些慌了。好在天再糊涂,也不会让村人处在恐慌中太久。雨说来就来,一堆乱云一聚,几声炸雷一响,还不等村人都从田里地里跑回家,雨就下了。站在屋檐下,看雨中的庄稼欣欣向荣的样子,村人都一脸傻乐,乐得什么☁都忘记了。只有父亲还记得要往山塘补水,他是一个小小的村民组长。
父亲先也是站在屋檐下,傻头傻脑地看雨,突然就记起了什么的样子,叫一声,哦,要去拦水,说罢提把锄头就冲进雨幕。等母亲转身从灶屋寻来蓑衣斗笠时,他已经不见人影了。为这,父亲回来没少挨骂。父亲并不在意,他湿淋淋地站在屋中央,垂着衣袖,笑着听母亲唠叨,仿佛挨骂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母亲一边念叨一边把准备好的热水提到灶屋。父亲洗澡时,母亲又从衣柜里把干净的衣服找出来。
父亲年轻时很结实的,他什么也不怕,再大的风雨也敢往里钻。风雨越大,父亲就一副越快乐的样子。有时,父亲叫一声要去拦水,就被母亲眼明手快地拉住了。虽然戴上母亲寻来的斗笠,但一出门,风就将它刮跑了。父亲跟着风跑,终于跑在风前面将斗笠拾起来,然后一甩手,斗笠旋转着从大门口飘进屋来,雨水像珠子一样从笠沿四射开来,溅了我们一身。待我们弹落身上的水珠,再看父亲时,父亲又消失在雨中不见了。父亲在雨中的身影像个谜,一闪一闪的。 在瓢泼似的雨中,道道水流从山上落下来,父亲全把它们往山塘里赶。山塘像个气球,一下子就给吹胀了。我想,面对一下子就水灵丰活的山塘,父亲内心应该有一种满足。
但我仍怀疑父亲是为着好玩,他在雨中那副兴奋得不得了的样子同小孩儿没什么区别。但小孩儿不能玩雨,小孩儿只能在大雨初来时,在稀稀朗朗的雨颗中,嚎着叫着钻来钻去,迅速返回屋檐下。所以我竟有些羡慕父亲。
一年夏天,天旱了很久,大伙以为再没雨下✍了,就挖开山塘拼命往自己田里放水,父亲左劝右劝要节约,但没有人听他的。后来再下雨时,父亲硬撑了两个小时没出门,但终于没忍住又冲了出去。只有母亲看着心疼,念叨就更勤了。
母亲的念叨并非多余,如今年老的父亲一身病痛,不打半点折扣。母亲给父亲煎药时,还在不停地念叨,而父亲,也再不能笑吟吟地听她念叨了。他躺在床上,配合母亲的念叨,咝咝咝地从牙缝里抽着凉气,他疼呢。父亲正在为他年轻时所经历的风雨支付代价。只不过,父亲的心里未必后悔。
(选自《青春美文》)
1.请任选一个角度(如修辞手法、词语运用、描写方法、描写角度)赏析文章第四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
2.你认为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结合文章情节和具体内容作简要分析。
【考点解析】
◇考点一 分析描写方法
[思维轨迹]记叙文中,会较多地用到描写这一表达方式,其作用是使描写对象栩栩如生。例一的题2需通过分析拉瓦的行动来分析拉瓦的心理。从描写方法看,运用了动作描写,从描写角度看,运用了侧面描写。例二的题1需要从描写的不同角度分析。
◇考点二 评价人物形象
【技巧总结】
一、通过分析各种描写,把握人物形象。
自然环境描写是为了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心情,渲染气氛等;社会环境描写可以交代时代背景、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语言描写表露人物感情,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动作描写显示人物精神与性格,使人物具有活力;心理描写展示人物的精神世界;肖像描写显示人物的外貌特征。
二、通过探究人物感情、评价人物形象。
要立足文本,紧扣人物的身份职责进行分析;联系故事发生的大背景或特定环境进行分析;把人物放在具体的故事情节中进行分析,从相关情节中把人物的某些特征抽象出来,不能毫无根据地给人物乱贴标签;理清人物感情发展变化的线索,注意捕捉人物感情发展变化的转折点。
【专项训练】
1.请结合《爬树的男孩》全文内容,对拉瓦这一人物形象作简要分析。
2.请简析《父亲的雨》一文中母亲这一人物形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