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传说

时间:2025-01-13 05:36:27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编者按: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ข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清明作为我国传统的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春秋战国时期,晋国有一大臣叫介子推。一年,有奸臣想害死晋国大公子重耳,介子推知道后,保护重耳逃离了晋国,流亡国外。

有一天,他们在一座大山里迷了路,几天几夜没吃上东西,重耳饿得头昏眼花,再也无力走动。重耳坐在一破席上叹息说:“重耳一死事小,恐怕将来晋国的百姓很难康乐了。”介子推一听,想到重耳于苦难中还能不忘百姓,真该尽心相助。于是他跑到僻静处割下自己腿上的一块肉,用火烤熟了送给重耳吃。重耳接过,狼吞虎咽地吃了个精光,还问:“哪来的肉?还有没有?”介子推卷起裤腿说:“肉从这腿上来。”重耳感动地说:“你这样待我,日后我怎样报答你呢?”介子推说:“我不求报答,但愿你不要忘记我割肉的痛苦,要多想些治理国家的方法,希望你以后做一个清明的国君。”

重耳流亡后的第19年,终于回国做了晋国的国君。他把流亡时期跟随他的人都封赏了,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提醒他,他才猛然想起,觉得很惭愧,马上去请介子推,可是介子推就是不来。一打听,才知道介子推不愿见他,背着老母进了绵山。于是,重耳派人搜山,可是荒山野岭,一个人影也不见。这时有人献计,不如放火烧山,ณ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着起来,介子推自会走出来。重耳就命令烧山,可是仍不❦见介子推走出来。再派人进山寻找,才发现介子推背着老母依偎°在一棵大柳树下死去了。介子推的脊梁堵着大柳树洞,洞内藏着他留下的一块衣襟,上面用鲜血写着几行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自明。柳下做鬼终不见,强似伴君做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重耳看后,十分感动,将这血书珍藏于怀中,然后将介子推和他母亲安葬于烧焦的柳树下,并下令,每年这一天严禁烟火,寒食(吃冷的食物)一天,还把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寒食节,那棵死柳树忽然复活了,绿枝千条,随风飞舞,重耳就把这棵柳树定名为清明柳,也把寒食节改成清明节。

在此后的历史岁月里,有关清明节的诗文、习俗不胜枚举。其中,杜牧的一首《清明》诗脍炙人口,流传最广。到了清朝乾隆年间,大学士刘墉给《清明》诗重新断句,又引出一段有趣的佳话,令人回味不已。有一次,他给乾隆皇帝书写象牙骨折扇,扇的正面画的是《九曲黄河图》,于是他配了一首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不料书写时,漏掉了一个“间”字。当时用漏字的唐诗呈给皇帝,是犯了欺君之罪,非同小可。

但见刘墉沉思了一会,从容镇定,方寸不乱,不慌不忙地说:“万岁息怒,臣并不曾写什么漏字唐诗,那是臣根据古人诗意,自拟的一首小词。”接着,他朗朗地读了起来:“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乾隆见断得自然合辙,无懈可击,怒气也就消了。

接着,乾隆又命刘墉给杜牧的《清明》诗重新断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刘墉读了一遍,胸有成竹,清了清嗓子念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